分类目录归档:网络佳作

有声第174期 | 苦难中的乐歌—96岁马世英和300多位老人【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Rain Flowers Pictures | Download Free Images on Unsplash

作者 | 喻书琴

播音 | 舒舒

摘自 | 《境界》

一位曾经身患癌症的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在过去二十年间已经服侍了三四百位老人。她不怕劳累,不求名利,在资金匮乏、法律限制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创办老人之家,为的是什么,背后又有怎样的力量在支持这样一位迟暮老人呢?请听今天境界为大家带来的96岁马世英奶奶的故事。

见到96岁高龄的马世英奶奶时,老人家正倚(yi三声)在床头翻阅一本字迹清秀,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我借过去一看,原来是老人家在2009年写的日记。每一天都详细记录了来自五湖四海弟兄姊妹的每一次探望和每一笔捐助,颇像当年慕勒靠信心办孤儿院时写的日记。采访过程中,老人微笑地看着我,面容慈祥,眼神温和,有一种赤子般的天真神态,不用说话,你就会觉得整个浮躁喧哗的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受逼迫的岁月

1920年,马世英老姊妹出生在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从小就立志一生为主所用,长大后成为一名妇产科大夫,1948年,刚结婚生子不久的她在宽街开放了家庭进行聚会,是当时北京九家基督徒聚会点之一。

文革期间,由于家中的聚会点,也由于“复杂”的海外关系,她被单位管制,被迫从妇产科医生的职位上撤离,派去扫地、刷厕所、洗衣服、搞卫生,每天要早请示,凌晨4点开始向毛主席像低头请罪罚站,直到大家上班,她就得去劳动,一直干到晚上快12点才准回家,而且被要求在全院斗争大会上批判信仰,交代反革命罪行,最后还被关押了1个月,饱尝饥寒交迫、冷嘲热讽。而五个孩子也因家里的问题,受到政治牵连,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偏远地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9年,随着毛主席提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四声),她随北大医院的丈夫一起被下放到甘肃岷(min,二声)县农村。那里是高寒地区,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很差,连生活饮用水也稀缺,且语言也不通。不过,他们夫妇在那里一呆就是10年,以“救死扶伤”作为天职,以“身为信徒,我要荣耀神”作为呼召(四声),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当地公社农民,多次被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被“好心人”举报是516份子,公安机关根据举报成立了专案组,将她隔离审查,各级领导都逼她交代罪行。那时,她痛苦极了,坐在岷县中寨的眺河边上想自杀,一了百了,但内心深处有个强烈意愿,不可以自杀。终于,她忍耐着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在此期间,丈夫因不适应高寒地区的生活,屡次发病,错过了回北京治疗的最佳机会,不幸去世。伤痛还没过去,数月后她又被诊断出直肠癌,后转京治疗,终于奇迹般战胜了疾病。在这之后,她在北京市西城区丰盛医院妇产科工作十年,直至退休,曾获得“北京红十字会”奖章。

老人的眼泪和呼声

退休后,因为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余热,她接受了西城区二龙路街道办事处的聘请,担任卫生站站长,在居委会服务了十年。在此期间,主要是照顾和医治孤寡老人,在他们需要援助的时候帮助他们。

“社区有位老太太,街坊都不喜欢她,她自己有个从小带大的孙女也只是偶尔来照顾。我去看她的时候,她躺在一个挖了个洞的木板床上,洞的周围不光滑,刺得老太太的皮肤都流血了。我立马弄来一些棉花铺在洞的周围,这才知道老太太整天叫唤的原因,因为她疼、不舒服,可是没人知道!此后我一直在照顾她,直到她走,这是我照顾的最难忘的一位孤寡老人。”

一开始,她就是看看这个老人,再去看看那个老人,帮她们做点吃的,收拾收拾东西。老人们家有东城的、西城的、甚至更远的,时间比较紧张,一个上午只能照顾到两位老人。“……只能帮他们多做点,可还是有遗漏的时候。有一位姓黄的老人,做饭时特意多做了些,跟她说等会饿了你就把它热热吃,可第二天去,那碗饭依然摆在那,我才意识到她自己不能动。可是又不能只照顾她,还有其他老人。这些孤寡老人平时靠街坊和一些热心人士的帮助,但毕竟有限。如果他们都住在一起,那照顾起来就方便多了。”

他们的眼泪、呼声和无助的眼神,撕扯着她的心,使她思绪万分。可是走到老人家里去给他们看病并照顾他们,精力、时间、物资上都不具备条件,很难达到理想的服务目的。由此她萌生了建立老年之家的动机:把一些孤寡老人集中在一起照顾不是更好吗?!经过充分的祷告和准备之后,她毅然离开了长期工作的居委会和卫生站;又约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了筹建老年之家的工作。


凭信心创办养老院

决定和她一起创办老年之家的,也都是几位年老的基督徒医生。他们看到一些弟兄姊妹们终生为主献身做传道的事工,到了年老时处境艰难;因大都是单身,无儿无女照顾。老传道人们渴望能找到一个地方作为他们的养老之所,令这几位医生心生怜悯。

多少年来,也有很多弟兄姊妹想做这项工作,但苦于资金短缺和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更有很多肢体在神面前献上祈祷。在1993年读圣经时,主的话深深感动了这几位老医生,如哥林多后书8章6节所言:“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就当办成了。”。于是她们开始行动。正好香山脚下有五间平房出租,她们看过后都很满意,虽然无任何经济来源,只凭信心和房东签订合同——一个月必须筹齐1万元。他们用祷告向全能的神祈求办敬老院的一切条件,求他亲自来承办和管理;神真的听了她们的祷告。

筹集资金的过程很奇妙。他们先是计划动用自己仅有的储蓄;再去找有钱有房的亲戚,却得不到什么帮助。倒是那些经济并不宽裕的朋友们主动踊跃地捐助。一位老太太叫王美兰,她从上衣口袋、裤子口袋、内衣口袋掏出了许多小纸包,凑了1000元交给他们。而从内蒙教会来的两位姊妹替他们的哥哥特意送来1000元。还有一些教会中的弟兄姊妹送来300元或500元。马世英院长也从银行中取出未到期的3000元存款拿来奉献。这些捐款虽然不是很多,却是他们节衣缩食省出来的,怎能不令人感动?

这样,她们仅用了26天,就凑齐了一万元房租,又成立了以马世英为院长的八人管理委员会,终于在1993年8月14日,在香山脚下办起了养老院,开始收住四位老人。他们的条件太简陋了,不敢叫“敬老院”;就起名叫“香山怡乐老年之家”。“怡乐”恰好与圣经中的“以勒”一词谐音,就是主耶和华神必有预备的意思。

的确,他们这个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处处看见神的恩典和祝福。开始时,屋内的摆设几乎全来自大家的奉献。蔡大夫捐出她家的床,马院长的女儿女婿把家里的暖气片送过来,自己却烧煤球;其他老人带来了不同颜色的棉被,不同样式的家具、床等,还有人来帮助安装暖气、下水道,并将房屋粉刷一新。

敬老院同时也注意培养一些信主爱主愿意服侍主的弟兄姊妹作服务员。他们虽然拿着不高的工资,却是在努力周到地服侍老人。他们很快学会护理知识,医疗常识;为老人端饭、送水、喂药、打针、擦身子;对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老人更是亲手把屎把尿。他们还常为困难老人买生活用品供给(ji三声)他们。他们的热情服务受到老人们的夸奖。这些早期的服务员最后都成了传道人。


这里有圣灵的同在

一开始,入住的老人每人每月只收120元,是全市最低标准(当时社会上的养老院都收500元以上)。当地政府领导口头上接受了他们的申请,但认为“不久就会关门的”。这些老基督徒们确实没有办养老院的经验,但他们愿意去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心灵需要,并体贴入微地照料老人。此后老年之家不但没有关门,反而越办越兴旺。

“1994冬季,老年之家的房子不够用了;再租一个小院要6000元租金。正当我们一筹不展之际,有一位姊妹主动问有何需要;知道我们的困难后,不想第三天就差人送来了6000元。1999年我们已租用了三个小院,可还是不够用。有一天一位带小孩的年轻人刚下飞机就直接来到我们这里看望老人;他奉献了300元,另外又拿出两万元说是替他老板捐助的,我们却问不出他们的姓名。

“1996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总参老干部赵捷同志给我们大力支援并无偿捐赠两万元。还有很多感人事迹。我们没有向政府申请支持,就想自己改善改善,有想法没有力量,那就往后推推。我们就是想给老人一个愉快的晚年,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工资,都是义务的。我们很为难地盖出了这10间房,已经花了54万。没有那么多钱却想办那么多事,全靠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对在此期间收到的来自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热情捐助,心中充满了感激;没有这些捐助以及各样的服务和关怀,我们是不可能度过种种难关的。”

很多老人们主动找上门来;怡乐之家成立4个月后,入住的老人发展到十几个人,开始时都是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后来因为儿女照顾不了或者照顾不周,有儿女的也愿意来,大家同住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温暖。到2006年,12年来,累计共收住了近300位老人和残疾人。老年之家也由一个小院发展到5个小院;从4位老人发展到最多时54位。

这里收住的老人有几个特点:一是年纪老迈者多。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就有43位;其中最高年龄100岁以上的3人。有22位高寿老人带着满意安详的笑容离开;现尚健在的有18人;二是孤寡老人多。未婚老人18人;无子女孤单老人19人;三是身患各种疾病者多,包括双目失明者、痴呆症、精神病、脑病后遗症患者,以及不少不能下床的老人。一般的敬老院都拒收,但神的爱使马院长她们愿意付出爱,收留照顾他们;四是无经济来源者多。有的是子女不愿供养,有的是没有经济来源的独身老一代传道人,马院长她们也是靠着信心和爱心给予一视同仁的照顾,直到老人们归回天家。

和其他敬老院不同的是,这里几乎所有入住的老人都信主,有的本来不信,但入住后,被这里其他信主老人关爱的氛围和淡定的心态所感动,也慢慢信主了。这里每周日都有主日崇拜,每天早晚都有聚会,简陋的院子里洋溢着喜乐的氛围。不少老人之前都在监护室,看病治疗花了不少钱,转移到这里后,病开始奇妙的好转。北京不少教会的年轻弟兄姊妹也都到过这里当义工服侍过老人们,往往是这些年轻的服侍者们被这里圣灵的同在深深地感动了。

以信仰为指南办敬老机构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外地弟兄姊妹来这里参观后,都非常受震撼,回去后也照这种模式办起了敬老院,分布在山东济南、东北松花江、河南新乡,黑龙江七台河等地……而也有许多非基督徒来参观过,有人说:“这里是一块净土。”有的说:“这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温馨。”还有的说:“这里硬件虽然差,软件很好。有一种大爱。”


风雨客旅,恩典涌流

孤寡老人们温暖和谐的晚年生活背后,是马院长、蔡大夫等人十年如一日艰辛的付出,她们常常是自己掏养老金交房租买菜;马院长早年忙着照顾老人,放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心思相对少了。有一年冬天,实在是太忙了,顾不上孩子冷不冷,还是街坊陈阿姨给孩子们做了一身棉衣。有好几次因为伺候老人时没注意脚下的台阶而摔了跟头。蔡大夫以前是儿童医院的大夫,退休后就在这里服侍老人,她笑言以前是服侍儿童,现在是服侍老儿童。

十多年来,这个老人大家庭相依为命,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非常艰难地前进。遗憾的是在很多年里,他们都不能取得合法经营手续,无法被民政局批准认可,甚至有关部门要取缔,要求他们把老人转到国家有条件的养老院;但这里很多老人无钱无势,无法拥有入住国家养老院的条件。他们每月只交200-700元,有的甚至不交。如果取缔这个老年之家,这些可怜的老人就无家可归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以“北京怡乐佳文化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登记注册。由于各种原因,十来年中他们搬了六次家,还受到一些缺乏爱心的人的欺侮(wu三声)逼迫。但靠着为老人服务的坚定信念,靠着对神的仰望,他们坚强地走过来了。

2006年,马院长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到:“不知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如今我心所爱的老年之家成立已有12年多,我也已是86岁的高龄了。虽然20多年前曾被诊断为直肠癌,但我一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精力充沛;真是越活越年轻。在近期的身体检查中,竟没有被查出任何明显疾病;这真是彰显了我主的荣耀。我退休后,虽然单位常拖欠工资,在主的恩典下,我仍丰丰富富,每月还要拿足够的钱来奉献。我的儿孙们也都长大成材,殷勤地为我们的信仰而活。我的心灵从我所敬畏、侍奉和热爱的主那里得到满足了。”

到2011年,他们迫于外部某些压力,只好从香山搬到了房山。加上马院长当时已经年逾九旬,心力憔悴,体力不支,于是就由儿子代为接管房山那边的护理院。“怡乐老年之家”也改称为“重阳爱心护理院”。马院长回家休养之余,开始撰写整理自己的回忆录《蒙主恩典的岁月》。

在这份回忆录的最后一章,她这样写道:“在我已经91岁高龄之时,每每想起自己的一生,从儿时起到主召唤办院,直到如今白发的岁月,生命中的每一个台阶和小站,主都亲自陪伴着,神迹奇事总是随着我,心灵深处的感恩常常会自然而然地涌流出来。在这地上作客旅的日子里,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难处和挫折,伤心流泪过,疲倦软弱过,受过各种危难和逼迫,不停得到但也不停地失去,地上的生命好像水流一般,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抓不住,什么时候想抓住据为己有时,主就挪去。主的同在是我们最大的福气,我不过是一个卑微的瓦器,恩主把那么尊贵的自己放在这瓦器里,实在是我一生的荣幸,愿我们都快快地顺服并跟随祂的引领。”

有声第173期 | 从化蝶到复活【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齐宏伟

播音 | 舒舒

摘自 | OC海外校园

国的文化和历史中,是有对复活的憧憬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代表复活精神的化蝶。但这种戏剧化的复活叙事,能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什么帮助吗?是否有另一种复活的生命,足够带给我们全新的盼望?

有一年元旦,我和妻子一起去听新年音乐会,最后一曲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复活的憧憬 

我原以为对这首曲子很熟,但那次现场聆听,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尤其是最后梁祝化蝶,乐曲忽然变得那么绚烂、宁静、美好,一下子把人的灵魂提升到某种出神入化、蒙受恩宠的天堂之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中国人骨子里是不甘心世界就这么悲惨而又凄凉地收场,所以,才一定要给出一个光明、灿烂的结局——这是人心所向!

当初,这首协奏曲的创作班子差一点就要把这个所谓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结尾给删掉,还好没那么做!想着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相亲相爱的情景,我想到了复活。中国人内心深处是有某种对复活的憧憬的。

有人曾就梁祝的故事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梁祝为什么一定要死后变成蝴蝶而不是乌龟?乌龟岂不是活得更长?

这么问其实问错了。蝴蝶在那个故事里其实代表了某种复活精神,代表了跟以前的生命完全不同的境界,而不只是以前世界的延续而已。这就像毛毛虫死了,变成蝴蝶,但蝴蝶的世界和毛毛虫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大自然其实到处有某种“复活”的现象。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种子死了,还会复活,而且可以结出许多子粒。

复活的确信

当然,种子死里复活结出新的子粒,毛毛虫死后变成蝴蝶,蚕死了变成飞蛾,这些都是某种复活精神的象征而已。严格说来,种子和新子粒,毛毛虫和蝴蝶,蚕和飞蛾,其实都有某种延续性。

那么人呢?你我看人,看到人被埋葬,过了些日子,尸体就腐烂了。你很难相信,这些腐烂的尸骨会变成另外一种生命形式存在,因为它明明在这个世界有腐烂后的痕迹。

所以,圣经提到的复活跟其对人的看法密不可分:人原来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人哪怕在肉体死后,灵魂仍继续存在。将来耶稣第二次再来,人的灵魂和一个更新了的肉体会重新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崭新的灵体。这个灵体有圣洁的灵魂,也有不朽的肉体,合成一个真实的人。这是一个奥秘,但圣经认为这是确确实实的。

为什么这么确定无疑?因为基督徒都相信耶稣基督是带着身体复活的,他成了初熟的果子。他在耶路撒冷的坟墓到今天还是空的。后来,耶稣带着身体升天,将来还要带着身体回来。这就成为基督教复活盼望的根基。

这令人难以置信。不过,真理经常看起来显得很荒谬,所以才需要信心;而信心,有时候看上去更像赌博和冒险。

复活的事实

然而,你还是可以稍微多想想:耶稣当初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没有基督教。他临死前一直在说自己死后第三天会从死里复活。但当时没多少人相信,连他的门徒在他被钉十字架时也四散而逃。

奇怪的是,这批胆小如鼠的门徒,在耶稣死后第三天却聚了起来。之后,开始声称见到了复活的耶稣。

再之后,就舍生忘死地广传福音。那时候,不少门徒被扔进斗兽场,被砍头,被钉十字架,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绝少退缩!

你想,如果耶稣并没有像他声称的那样复活,那这位耶稣岂不就被证明是个骗子吗?门徒本来就信心小,恨不得散伙拉倒。一看耶稣是骗子,怎么可能还愿把自己的命也赔上来传这虚假的宗教?除非耶稣真如他说的那样复活了,也真给了门徒复活的盼望和力量。

于是,基督教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并发展起来。因为基督教就是复活的宗教。

你要非得说世界第一大宗教完全就是建立在一个三岁孩子都能想到、看透的骗局上,这确实有点说不通。

耶稣复活,跟你我又有什么关系?他复活他的,他复活说明他有能耐,但跟我离得远呢——有人可能这么说。

可是,不!这关系大着呢!人人都有一死,而死又是从罪来的。罪要是不解决的话,死后还有上帝的审判,还有地狱的永火……你想这多么可怕!你说,谁知道有没有地狱!但问题是,你怎么这么确定就一定没有?世界第一大经书圣经说有,世界第一大伟人耶稣说有。所以,我相信一定有,因为所有古老文明都相信有。

我想,所有这些加起来,比你的“保不准”更有说服力吧?而且,你保不准到底有还是没有,那为何一定要像“没有”那样生活?而不是像“也许有”那样生活?即使也许有,也许没有,那也应该以“也许有”的心态来准备和生活才对啊!

复活的生命

那怎么脱离审判和地狱?这就必须得从死里复活,得到永远的生命才行。

圣经说,那些罪没有解决,不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也都会死里复活;但跟信徒的复活不同。那些罪没解决的人被复活定罪,义人则复活得生。怎样才能复活得生?那就必须得接受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所得来的圣洁和公义才行。

这就好比你破产了,还不起欠银行的贷款,有人替你还了。耶稣基督就是替你赎罪的救主。你一旦相信接受了,就可以免罪并得到永生。

人永远无法凭自己的义到天国,而你不相信和不接受,就没有复活得永生的那种生命了。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哪有这么好的事?基督教认为就有,所以基督教把这称为福音,又叫好消息。

这好消息就是借着信靠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你也可以从死里复活并得到永远的生命。

难道我这么烂上帝都不在乎?是的,上帝是看在耶稣基督的份上接纳你,但这不是说你会永远这么烂。耶稣被接升天之后,赐下圣灵。这圣灵就是三一上帝中的第三位格,他也是上帝。所以,圣灵可以赐给你新的生命,赐给你死里复活的生命。

当你被上帝称为义人之后,从里到外都被更新,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你也能不断地活出这复活的生命,你不只是分享耶稣基督的复活,你自己也会经历死里复活。这是所有文化和宗教都做不到的,只有耶稣基督的信仰做到了。

所以,一个身处中国文化圈的人,不能只忙着憧憬化蝶背后复活精神的美好,更要在信心中去真实经历这复活生命的大能!

有声第172期 | 在看客时代我们如何自处?【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A 4-Step Plan to Make Your Q&A More Audience-Friendly

作者 | 葡萄树的枝子

播音 | 舒舒

摘自 | OC海外校园第142期

(原文标题:作看客时代的小盐光)

一次偶然的谈话,一位姐妹问我:“一棵树上有7只鸟,一枪打死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

乍一听,我以为是脑筋急转弯,思考片刻回答说:“还剩下死了的那1只,对吗?”听了我的回答,她瞥了我一眼,正儿八经地说:“不对,是47只!死了1只鸟,47只鸟来围观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是47只,或者可以是48只、49只亦或50只?但她的答案令我深思,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确实进入了一个可怖的看客时代!

冷漠是最大的问题

鲁迅先生早就在他的文章里,用冰冷的看客来形容冷漠的中国人,他一度批判国人冷漠至极,只顾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特蕾莎修女也曾说过:“除了贫穷和饥饿,世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 “社会的进步,无法修饰爱心的冷漠。”看来,冷漠确实不只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问题,其腐烂的气息一直贯穿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最近流行的一个词叫吃瓜群众,据“百度百科”解释,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微信上还专门推出一个微动表情,来讽刺以“围观者”和“看客”为代表的这样一个“吃瓜”群体。

对吃瓜群众而言,他们喜欢自己的状态,并放大其对社会的作用,宣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人们争先恐后、有意无意地用此微动表情互相调侃。一般来说,大众的流行文化折射出群众的内在需求,“吃瓜群众”热门的背后,极大地反映了大众内心厌恶虚伪冷漠,追求真善美的迫切需求。

平凡人之间的割裂

自2013年6月信主以来,我常有机会接触不同的群体。教会里天真烂漫的孩子、敬老院里的老人、学校里的师友以及勤工助学办公室里的同事……我也常常看到电视新闻说,哪个人被骗十几万;少女在路上被不法分子强行拉上车却没有人上前帮助;老人昏倒在地却没人敢扶起……如此种种不同的人和事,给了我很多思考。

网络直播、微博、微信、QQ上的动态,让很多最新事件第一时间被转发和关注,但很多时候,吃瓜群众也只是捕风捉影、雾里看花。起哄也好,抨击也罢,人们很少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仅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参与而已。不过,新闻是新闻,终究是少部分人的真实体验;那么,在平凡人当中,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是否也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呢?

从大一到大四,我一直在办公室勤工助学,那是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的一个工作机会。同事和我一样,也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按理说,大家理应在工作上惺惺相惜、彼此支持才是。但我发现,办公室里的同事几乎没有什么友谊可谈,大家会为了自己看起来多做了一些工作而抱怨,不是分内工作也不会主动去管。今天你帮助了别人,似乎是理所当然;明天你若拒绝别人的请求,就会受到质疑。显然,无论做学生,还是工作者,缺乏信任已经是一种交往的常态了。

教会里一群弟兄姊妹,会定期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看望老人。他们很欢迎我们。有一位老奶奶,我照顾过多次,有一天对我说:“你不要去理睬隔壁的那个阿婆,她很坏的!”我听了,心里很难过。这些老人曾经历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坎坷,但内心的伤害和苦毒依然存在。显然,无论年龄长幼,无力饶恕也是一种常态。

我习惯把福音单张和零钱放在一起,路遇乞丐,就把它们一起放进他们的碗里,然后跟他说一句“耶稣爱你!”有一次,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是有团伙的,可能比你还有钱!你看吧,你给他的单张他转眼就会扔了。”我知道对方的分析自有道理,但面对那一双双伸出来的手,我仍想诚实地告诉他们:“上帝爱你,耶稣爱你!”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被上帝所造,都有上帝的形象和样式,即使他刻意要骗取我的一两块钱。

用爱磨去冷漠的棱角

耶稣曾预言:“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马太福音》24:12)。

为什么冷漠会成为一种常态?是因为,我们被骗、被坑得太多了,所以,自保的方式,就是尽量和别人保持距离,这是生存的常态。于是,我们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空洞。我们不信任别人,也不被别人信任;不关心别人,也不被别人关心;对别人没有爱,别人也无法爱你。我们陷入矛盾的境地,一边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边选择站在冷漠的那一边。

然而,正如特蕾莎修女说的那样:“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真。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因为这不是你和人之间的事,这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参《马太福音》5:13、14)难以想象,如果耶稣没有来过世界,这个世界将是何等地悲惨?!愿从你我开始,从身边做起,用舍己的爱,磨去冷漠的棱角,丢开吃瓜群众的看客面具,作有滋味的盐,作有温度的光!

作者为在校学生。

有声第171期 | 恩典不是皇帝的宠幸【佳作共赏】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Slideshow image

作者 | 小约翰

播音 | 舒舒

摘自 | OC海外校园第142期 https://yzd.oc.org/oc142-34/

有一次,翻查一本词典,见“恩典”是指“皇帝的宠幸”,我哑然失笑。

上帝与皇帝

是不是在中国人心目中,皇帝就跟上帝一样,久而久之,也就以皇帝的宠幸代替了上帝的恩典?所以,中国人往往只知皇帝的宠幸,而不知上帝的恩典。哪怕皇帝把美丽女子都霸占了,也要说谢谢笑纳、三生有幸;哪怕皇帝一怒之下赏赐毒药和绳子,也得先跪下磕头高呼——“谢主隆恩!”

这些活在皇帝恩威下的臣民,是不是认为连阳光、空气、水都是皇帝恩赏的,都要皇帝批准才能享用?是不是没皇帝就没饭吃了?

皇帝也不过是一个软弱的罪人,绝对不会是上帝。古往今来,皇帝总的说来比一般人更无能、愚蠢和败坏,皇帝干坏事更多!

从根本上来说,你我并不欠皇帝什么。没了他,人可以照样活,而且活得更好。

人活在地球摇篮中,倒是欠了把人放在摇篮中的上帝很多。你一读圣经就看得很清楚: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宇宙万物不是自己进化来的,因为宇宙并不是一架永动机。再说,要是原来什么也没有,怎么可能突然说有就有了?上帝的创造可以从无中造有,并使“有”各从其类成为美好。而所谓从一个物种进化成另一个物种,目前没有任何中间状态的化石能加以证明。

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之后,又按自己的形象造了人。所以,人能成为万物之灵。人虽“身无彩凤双飞翼”,但“心有灵犀一点通”。人应该活得像上帝,而不应该像猪和狗。

因此,人生来就有对真理、仁义和圣洁的追求,也有对永恒、终极、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都是上帝造人的时候给人的“天赋”礼物。人难道不应该心怀感恩?

普遍与特殊

单单想想这一点吧:上帝造了人,又给了人一个地球作为最完美、最美丽的摇篮,人在其中生存、生长。人并非自有永有,文明也并非自有永有,而是来自这份创造恩情。

越想,你岂不越感到惊奇和敬畏?难怪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越想越感到敬畏,一是我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内心的道德律。这说明上帝不只在我头顶存在,也在我内心存在。”

有一次,我给冰箱除霜。断电后,把冰箱打开,等着厚厚的冰融化。那一刻,突然有个问题回响在心中:这个地球难道不是一个更精密、更复杂、更好用的大冰箱吗?我们不至于腐烂败坏,不全因有这个冰箱保护吗?谁造了这个大冰箱?谁又时时刻刻给这个大冰箱插电、送电?是啊,人是活在一种多么不可思议又真实无比的恩典、护理和大爱之中!

然而,单单这些,圣经认为还只是普遍恩典,更重要的还有特殊恩典。跟特殊恩典相比,普遍恩典不过是一支太阳底下的小小蜡烛。特殊恩典是什么呢?就是:造物主自己造访过这颗星球,到过这个世界,还作为替罪羊替人死在十字架上!不说你也知道,这指的是耶稣基督。

圣经用最为动情的笔墨,以如椽巨笔如此描述这作为特殊恩典的大道:“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参《约翰福音》1:1-14)

恩典与宠幸

上帝何必费这么大事亲自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那是因为人罪孽深重而又难以自救!但中国文化一向不承认人软弱至此,对自我拯救充满信心,故对上帝的拯救计划和行动难以心动。但圣经并没有讳疾忌医,而是如天光照彻人性的幽暗,让我们看到生存实际和浩大恩典。

恩典之所以为恩典,就在于接受的人确实不配接受。但最终,这不配接受的人还是如乞丐一般接过了这从上头来的恩典。在接纳自己本相的同时,也接受了对这本相的更新与提升。所以,上帝的恩典不再是外在于接受者的一种外在赏赐,而是一种由上而来也由内而外的更新。

这种更新对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去体验一把。

美国神学家斯普洛说:“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恩典,基督教伦理的核心是感恩。”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你必须先相信这一浩大恩典的存在,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感恩和感激之情。

这一恩典观念对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好比同样是领奖学金,没有恩典观念的话,领取的人会认为这完全是通过自身努力挣来的,这人就可能更加努力,但也会更加骄傲,而不会去感激和爱他人;但若有感恩之心,领取的人会认定这其实是有人因为有爱心设立了这笔奖学金,否则自己又怎么能领到?于是,自然会心怀感恩,对人充满了爱,日后也会想着怎么报答和分享。

你看,连这么简单的事,区别都这么大!

有声第170期 | 你被谁裹上了塑料膜?【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林洁琼

播音 | 舒舒

摘自 | 海外校园142期

“没有和他吵架,也不是认为他多么不好,而是我根本没办法爱他啊!”

“在一起3年,异地半年,我爱他,可我再也不想忍受见不到他的痛苦了……”

“大概也是喜欢过的吧,时间长了,也就淡了。”

开年只1个月,好友里就曝出两三对恋人分手;与此同时,单身的人还在期盼着春节前赶紧脱单,“快快告别寂寞的生活”。

孤独者越来越不会爱

我忽然明白,那些在人群中健谈而开朗的人,为何实际上感到极其孤独。在世界上,除了亲人和恋人,谁会第一时间无条件地分享自己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呢?内心的情感如同海洋,如果找不到一个最亲密的人可以诉说,当多得满溢出来时,随便遇到一个不太熟悉的人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聊上半天。

只是,你会悄悄地隐去那些或尖锐或柔软却最为真实且原始的印迹,用浮于表面的戏谑来半遮半掩那渴望被触摸的孤独。现代城市里,最为稀缺的,莫过于一双倾听的耳朵。“我可以在私聊的窗口里跟你聊上一整个晚上吗?”“对不起,我要加班……”“不好意思,今晚要陪女/男朋友……”“为什么不在群里聊(你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思)?”……

现代人的抑郁,或许是某种表达的用进废退,诉说似乎是无意义的,日常的交流趋于机械化,花200块钱就能买来一个小时的心理咨询。大脑逐渐放弃了努力,终于一片空白,无需烦恼。不是所有人都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但我们却已经越来越不会爱了,在不断地规避风险中,对亲密关系的需要,被我们远远地抛开。

今天,很多人宁愿一个人过日子,也不愿去贴近另一个人,因为近距离必定会带来关系中的磕磕碰碰,让人饱受被刺透、被束缚的疼痛。实际上,很多人不愿意看到一个真相——在杂乱无章的生活和困难重重的关系中,自己需要被破碎、被重塑、被修正;更不愿意用自己被磨碎、被置于尘埃低处的代价去爱、去拥抱坐在对面的那个人。

我们是多么自私啊!

模模糊糊看不清彼此

很久以前,读过一篇恐怖故事。

有座老房子里,住着专门使人消失的鬼怪。有一家人住进去以后,家里的小儿子莫名失踪了。一开始,家里人还四处寻找,但没过两天,关于那男孩的记忆就迅速地从家人的脑海中消失,仿佛他从来就没存在过。最后,在鬼怪的地下室里,男孩被找到了。前来寻找他的哥哥发现,男孩全身赤裸,身上裹满了塑料膜,它们已经与男孩的皮肤长到了一起。男孩的眼睛始终睁着,但在塑料膜以外的世界里,他已经不复存在。

怪谈的恐怖在于它的隐喻。我们很多人,每天都裹着一层又一层的塑料膜,走在街上。塑料膜隔开了我们与他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透过这层层隔膜,我们的状态极其艰难,模模糊糊地看不清彼此,也看不清镜子里的自己。被包裹起来的人,是不容易受伤的,但扯不断的塑料膜,终究是异质,它会在我们的体内扎根、蔓延,穿过皮肤,长入骨肉,把我们的心也包裹、捆扎起来。于是,人的心越来越硬,越来越没有力气去爱。我们竭尽全力想活出温柔与爱,又绝望地看着心像燃尽了的炉灰,几朵火星忽闪地挣扎几下,就渐渐熄灭了。

你渴望这新生命吗?

我们身上那看不见的塑料膜,正是我们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惧怕,对人的“爱无能”,对那个破败自我的过度保护……现代的心理治疗,挪不走人心中堆积如山的偶像,反而加添了人的愁苦。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这让他们愈加地恨自己的父母。这就像一旦源程序植入了病毒,不管在哪台电脑上运行,最终都会带来摧毁性的后果。罪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这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却是真实的存在。

“愿你被温柔相待”“我每天健身、读书、工作、做饭、陪伴我爱的人,我要这样朝气蓬勃地生活”……这似乎成了今天很多人生活的标准。鸡血打多了,人很容易亢奋起来,但这往往又会让人陷入另一种失望中,我们追求很多东西,却感觉越来越枯竭。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先知早有预言:“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人一旦离弃上帝去追寻其他事物,就已然陷在了罪中。尽管我们渴望营造一种热闹、温馨的生活景象,最终却落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况中。生命好像被丢在开裂的池子里,虽然仿佛有水流过,却一滴也存不下,只剩孤独、凄惨和荒凉。

圣经中的上帝不在庙里,不在龛中,也不在供奉的坛上,他却是能施行医治和拯救的真神。当我们还在为世事人情估算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等成本时,天父却愿意让独生子为背负世人的罪被钉死,目的就是担当世人的罪,赐给我们新的生命!

若不是他为我们舍己,我们怎能知道何为舍己;若不是他这样爱我们,我们又怎能明白爱?是他,用钉痕的手剥去我们身上的塑料膜,并亲自清理和医治那已经被物质的膜同化的伤口。当我们愿意放下自我,愿意为别人的益处而吐露诚实之言时,那原本濒临破裂或趋于冷淡的生命关系,将进入全新的祝福之中,我们不必再害怕塑料膜的层层包裹,因为在他面前,我们可以安然地敞开自己。

 作者为95后在读大学生。

有声第169期 | 当折翼的青春,遭遇被控制的爱—北大生拉黑父母6年【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博学

播音 | 舒舒

摘自 | 海外校园142期 https://yzd.oc.org/oc142-17/

2018/02/05

他,曾是四川高考状元,考入北大,毕业后留学美国。在许多人看来,他的人生充满了荣耀和光彩。然而,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压力和阵痛。6年前,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拉黑父亲和母亲的所有联系方式;算起来,他已有十多年没回过家了。

做这样的决定,对他或许是困难的,因为需要承受内在情感和外在舆论的双重压力;但他又不得不如此选择,因为来自父母的压力,已在他的生命中日复一日地化成一道无法穿越的网,他渴望自由,就只能逃离。

他,就是80后王猛。他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战争”,一度在朋友圈被刷屏。也许,出于对父母和对“家”的某种善意的保护,他所写的万字长信中,包括他的名字“王猛”,全部用了化名。

控制的爱,被控制的生活

王猛在万言信中数落父母肆意操控、喜欢炫耀、过度关注却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他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的父母真是出类拔萃的模范。”

王猛的故事之所以会引发社会热议,很大程度上因为这并非个案,而是从某些方面折射出大多数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和教育状况。

在中国,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多少都有过和王猛类似的经历。从小,我们生活在父母的期许之下,父母习惯于将自己的意愿、期待和未达成的人生理想统统嫁接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存在,从某种层面来说,是“父母生命”的提升和翻版。王猛在信中一开始就写道:“我最早经历的、但很晚才意识到的危机之一,是我家人,尤其是我母亲,并没有完全接纳我……她以前多次陶醉地给我讲,我两三岁时,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并给我看过我的一张裙装照片。”类似的细节,相信存在于很多人的记忆中。父母会按照他们的审美、三观及生活方式教育和引导孩子,并称其为“这都是为你好”。

王猛自述从没上过幼儿园,母亲喜欢把他关在家里,一手包办所有的事情,以至于他虽然考上北大,却因社交障碍,无力与人正常交往。无论在北京读书还是留学美国,父母总会托亲友照顾他……他时刻都能感受到另一种控制。

不可否认,当孩子从懵懂无知逐渐萌发对外界的渴望,父母的权威和“都是为你好”之类的简单观念,便会一步步瓦解,此阶段的孩子会进入令许多家长头疼的“叛逆期”。但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一定要与父母对着干。

渴望拥有独立人格,不再依附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渴望被尊重、被接纳、被爱,这其实是人正常的心理需求,正如王猛所渴望的。可惜,他从小就被动地依附于父母,很少得到真正的尊重、接纳和爱。

不同时代,同样的出走

王猛与家人彻底告别,十几年没有回家,从另一个层面凸显了中国式家庭的尴尬处境。其实,这不只是这个时代的问题,早在20世纪或更久远的中国社会,就已经有人看到了中国式家庭即将面临的难处。

这种出走和抗拒,巴金在小说《家》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小说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从名字就体现出某种觉醒的意味。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高老太爷代表着大家族中的最高权威,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常常在他的一念之间。高氏家族,可以说是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充分代表。高氏三兄弟生活在这样的家中,从小就经历了各种“被安排”“被掌控”,他们渴望一个新世界,可以在那里实现真正的自由和理想。

巴金说,他创作这部小说时“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遗憾的是,几十年前小说揭示的问题,如今依然存在!时至今日,这类的家庭难处,仍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父母和子女之间,无法活出真正的尊重、自由、喜乐。当初,巴金安排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在绝望和痛苦中选择出走,来摆脱家的牢笼和桎梏;今天,王猛们以“拉黑”联络方式来摆脱父母的监控,断开与父母的联系。

生命被造,受控还是受尊重?

家,本是一个令人期待、给人温暖的地方,却有这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选择逃离。家的最初形态,是圣经《创世记》记述的样式:上帝创造了亚当,并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他们组建了人类第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着撒旦的引诱,罪进入世界,人类开始对终极真理——上帝本身产生怀疑。

自此,起初的家的平安、宁静丧失殆尽。在躲避上帝之面的世界,人们只好以自己为真理的化身。不难看到,太多家庭悲剧有相似的肇因——我们总想试图改变他人,操控对方,希望家庭成员都能满足“我”的喜好和意愿。在夫妻关系中如此,在亲子关系中亦如此。我们对于爱的理解,也因为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而让爱变得扭曲。

这种掌控式的爱,其本质是人性深处对上帝的拒斥和反叛,尤其在无神论的文化中更为明显。无神论告诉我们,生命的存在只是进化的产物,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此,父母天然拥有对子女100%的掌控权。但在圣经的创造论中,却有不同的答案——生命受造奇妙可畏(参《诗篇》139:14),每个人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因此理应享有神性生命的独立和尊贵。上帝对父母的心意是——“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参《歌罗西书》3:21),“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参《以弗所书》6:4);上帝对子女的心意也同样充满温情——“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以弗所书》6:2)。

显然,回到圣经的秩序中,失落的家才会拥有真正和谐美好的根基。

所有的亲情,都值得珍惜

阅读王猛的书信,从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他把自己在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父母,这本身也显出了一定的极端。诚然,父母在教育方面有不合理之处,但王猛自己,也同样负有责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的父亲无奈地说:“祈求苍天还我儿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但对于一个有理性、有情感、有思想的人而言,随着年龄、阅历和见识的增长,他处理原生家庭伤害的能力,也应该有所增强。多数父母都会在子女身上倾注很多心血和精力,因此,即便父母有控制欲,如果能得到子女发自肺腑且充满智慧的沟通,父母强势的一面也会被缓解或融化。遗憾的是,王猛采取了与父母决裂的方式。王父表示,儿子选择决裂,他只能接受。可以想见,作为父亲,他内心受到的伤害也许并不比儿子小。

我的父亲是美术老师,但不喜欢绘画的我,每到寒暑假,就被父亲强制性地带到他的绘画班听课。当时的素描课程非常枯燥,我总是难以进入状态,曾因此和父亲有过长达一个月的“战争”。到了青春期,我和父亲之间的冲突也是一触即发。

感恩的是,我有一位相信耶稣基督的母亲。在她的影响下,我渐渐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也对父亲一生的诸多不易有了更多的理解。母亲告诉我,上帝希望我们能饶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即便是那些最亲近的人,当你饶恕的时候,你也会经历天父的赦罪之恩。上帝也希望我们在家庭中成为光。试想,如果无法在家中和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性格迥异的家人相处,日后如何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呢?

父亲在4年前去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内心充满悔恨。常常会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应该如何与父亲和睦相处?

也许,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为人父母之后,才能真切地理解父母的立场和他们心中那份悠远、疼痛的牵挂。

有声第163期 | 母爱之殇【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立言

播音 | 舒舒

—选自海外校园118期

又到母亲节了,我还记得2012年母亲节时,有一条新闻震动了母亲节的温情与温馨——一位母亲决定卖肾来成全儿子做“富二代”的梦想。

安徽卫视报导,在宁波打工的王女士接到儿子从广州打来的电话说“我想当富二代,我想有钱┅┅”,这位母亲几经考虑,最终决定卖掉自己的肾脏,为儿子筹钱。

据王女士介绍,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收入不高。最近女友提出结婚,儿子顾虑经济原因未同意,於是女友提出分手。随后,儿子给母亲打了上面这个电话。

绝望的爱给绝望的你

在记者的镜头面前,王女士始终在流泪。红十字会拒绝了她卖肾筹钱的要求,她感到非常失望。当记者问她,卖肾不成将作何打算时,她的反应更加令人瞠目结舌∶“再不然我就用我的生命去给他做交换。”

“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记者的提问明显带著困惑。王女士毫不犹豫地说∶“值!我为他(儿子)感到骄傲!”

此条新闻甫一发表,即引起舆论哗然。

有人批评儿子,“都到了结婚的年纪,还在做啃老族”,“富人也是通过奋斗才有的今天,想当富二代,为什么不争口气,让你的儿子做富二代?”

有人责备母亲,“糊涂、溺爱,这样做的结果是害了儿子”,“不说卖肾不成,就是卖得成,一个肾也不过数万元,离‘富二代’还差得远,等这些钱花光了,你身上还有多少器官能卖?”

也有人撰文说,中国的家庭伦理是畸形的,父母给孩子买房,指望将来孩子给父母养老,政府和社会没有给民众提供可靠的福利保障是根本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道德、伦理和政府管理体制还差得很远。

看著镜头前泪流满面的王女士,听到她说为儿子感到骄傲,骄傲到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支撑他的梦想,笔者心情倍感沉重——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她却宁愿牺牲生命成全儿子,这份绝望的母爱推出了一个沉重的社会道德命题,冲击著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文明的底线。

投胎真是一个技术活

想成为富二代的,恐怕不仅仅是王女士的儿子。

网路流行语说,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

处於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因激烈的社会竞争被弃之如敝履。在社会资源配置严重倾斜的今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处於社会金字塔底层的草民大众,面对竞争的压力,在底层挣扎的艰辛,以及被边缘化的种种情状,他们感到无助、怨怼和愤懑。

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仅凭个人奋斗从底层爬升,何其不易!想来王女士的儿子也是备尝奋斗的艰难与辛酸,才在无望中对自己的母亲发出“我想当富二代”的悲鸣。

如果他通过正常途径一步步奋斗,就能实现成为富人的梦想,又何需母亲欲卖肾以获取“血酬”?更何况,即使她成功卖肾,拿到手中的区区几万元钱对儿子的事业也不啻是沧海一粟!

在财富面前,贫弱者的生命是那样的软弱与苍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整个社会都在宣扬金钱至上和急功近利,这导致富人成为社会最受尊敬、最值得效法的偶像。

挥金如土、奢靡炫富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们,是当今活得最快意最潇洒的人,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继承”父辈的优质资源。他们的“成功捷径”通过喧嚣、浮躁的媒体,刺激著大众的眼球,刺激著同龄人的神经,对社会文明底线造成强烈的冲击与反弹。无怪乎有网友发出“投胎真是一个技术活”的感叹。

可见,呈现病态的,不只是这份绝望的母爱,更是孕育这种“母爱”的土壤。

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

生命与金钱孰重?圣经认为,在上帝创造的天地万物中,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生命观,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就说∶“人受命於天,固超然异於群生。”

上帝珍惜人的生命,因为他看著这一切都是好的,并且将人安置在伊甸园里,让人看守上帝的创造。这就是圣经关於人类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基点。从这个基点出发,人类应该极力地去保护上帝所赐的生命,不能轻易毁坏,更不能随意剥夺自己和他人生存的权利。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推摇篮的手,也能推动世界。”母亲孕育了孩子的生命,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导至关重要。母亲面对贫穷、疾病和困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人生。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位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

美国著名布道家慕迪出身贫寒,4岁丧父,母亲用自己的双手辛苦劳作,抚养9个孩子。慕迪很小就要靠擦皮鞋维持生活。母亲经常鼓励慕迪要自尊,要肯於吃苦、肯于奋进。

有一天,孩子们都睡了,感觉自己要崩溃了的母亲打开圣经,跪下来边哭泣边祷告∶“主啊,我怎能独自养育我的孩子们呢?”祷告许久,她睁开眼睛,泪水正好掉在这处经文上∶“你撇下孤儿,我必保全他们的命,你的寡妇可以依靠我。”(《耶利米书》49∶11)顿时,这位母亲大得安慰,她擦乾眼泪,靠著对上帝的信心抚养儿女。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就是在母亲泪水的滋润中逐渐长大。

圣经提醒我们∶“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26)又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

金钱并不是罪恶,对金钱的贪欲才是罪恶。上帝把金钱和财富赐给我们,是让我们以管家的身份合理使用。

但世人往往被自己的欲望所淹没,视若不见,充耳不闻。更多的人则被人言蛊惑,被媒体“忽悠”,不但丧失了正确的判断力,而且还将错误的观念传播开来。最直接的,就是传给自己的儿女,将自己今生没有实现的富贵梦托付给下一代。殊不知,我们的前辈早就悟出∶“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但愿如王女士者和那些想成为富二代的儿女们能早日走出被误导、被“忽悠”的迷思;但愿推动摇篮的手,不要将我们民族的下一代推进贪欲的深渊!

作者来自北京,现居纽西兰,华文福音月报《晨星》主编。

有声第162期 | 今天是礼拜天【生活随感】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舒舒

播音 | 舒舒

2018/03/26

周日去教会的路上,我喜欢在车里放这一首节奏欢快、含义清晰、直奔主题的歌。

今天是礼拜天 我们一起敬拜吧

放下手里忙不完的事情啊

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的神

因你是我们随时的帮助

“今天是礼拜天 我们一起敬拜吧”这第一句歌词总给我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原来,从小就一直说“礼拜天”的人,完全有可能不知道礼拜天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起意要去探求,也完全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去深究。

我自己也是直到认识上帝、周日要去教堂礼拜的那一天,才恍然大悟。

其实别说“礼拜天”,就是“星期天,星期一,星期二”这种说法又是什么由来,我以前也不晓得。刚刚才从网上得知:据说星期制最早是巴比伦人发明的,按照罗马神话中日、月、水、火、金、木、土七个星球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还认为每一个星球都有一个星神,就每天祭祀一位星神,七天为一周期,如此一来,以七大星球为一周期,所以就叫做“星期”。我们所熟悉的英文中一星期里每天的名字则是罗马人的星期制传到北欧后,被北欧人用自己的神话进行改造,又演变成了英语。再传入中国,进一步被简化为一二三这样的数字。

至于“礼拜天”呢,早在星期制之前就有汉字记载——某些西洋大国“礼拜寺有二三十所,七日一次礼拜,至日举家斋沐,诸事不干。”后来,中国的学堂开始规定礼拜日休息,但是这里的休息没有任何宗教意味,也绝对不会“诸事不干”,顶多就是不上学吧,也就是后来我们这些小孩子所盼望的可以睡懒觉的“周末”!

——————————————————————-

今天是礼拜天 我们一起敬拜吧

主挪去一切重担和烦恼

灵魂忧伤的人 我们重新得力量

全新的我们现在就出发

到了今天,基督徒们都会知道,“礼拜天”其实就是要放下手里忙不完的事情,去敬拜上帝的一天。追溯到圣经旧约第一卷书《创世记》的记载,上帝创造宇宙和人类,第七天,就歇了一切的工,安息了。祂赐福给第七天,定为圣日,也要祂的子民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不可做工。这个第七天是“星期六”。至今还有许多人在星期六守安息日。

不过后来,有些犹太人领袖对安息日设了很多不必要的规矩,从字面意义上死守“什么工都不可以做”,甚至批评耶稣在安息日医治病人!今天的以色列,在安息日(星期六)那一天,商家基本都会关门,另外还有很多禁止做的事情,包括不能用手机、不能煮饭、连按电梯按钮都不可以。可是,当年耶稣就提醒过那些表面虔诚的人:安息日是为了人的益处而设立的!人不要被安息日捆绑而忘记上帝对人的真正心意,这一天要用来“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的神”。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又从死里复活以前,他和他的门徒都以第七日(星期六)为安息日。后来因为耶稣受难那一天是星期五,复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七日的第一日),星期日就被作为主日,被用来记念耶稣在这一天复活。从那时起,他的门徒们便指定每周的第一日为他们的安息日、敬拜日。这两种方式的相同点是人们勤恳工作六天,用一天来休息身心、敬拜上帝、重新得力。

安息日的主要目的是让人在为生活忙碌六日后,有一天可以放下自我,放下工作,放下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奔忙,专心致志和其他子民一起向厚赐万物与生命的上帝献上赞美和感谢。我们除了敬拜上帝之外,也不要懒懒散散什么都不做。先知以赛亚建议我们: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以赛亚书58:13)。

所以,其实安息日或礼拜日的焦点不在于定义什么不可以做,而在于你是否将你全部的心意转向上帝,思想祂的美善,祂的典章、祂的一切,让祂充满你,给你疲惫的灵魂充电,让你快要枯竭的现在与无限丰沛的永恒相连。

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

将荣耀赞美归给你的名

我要不住歌颂 不停的赞美

因你的信实直到万代  

我们要敬拜的是那位“信实直到万代”的上帝,是独一的真神。这世上有哪一个政党,哪一个领袖,哪一个人手所雕刻的或金或铜、或大或小的神像可以信实直到万代呢?存在到万代都不行,更别说信实了。

罗马书1章20节说到:【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籍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那些被人手所造或者被人捧上天的偶像终要灭亡,正所谓“瞎子领瞎子”,他们正领着无数的灵魂狂欢着奔向永远黑暗的深渊……

你的礼拜天是怎么过的呢?你去敬拜吗?你拜的又是谁呢?还有啊,除了礼拜天之外,我们就不要礼拜了吗?这样我们岂不是都成为“礼拜天基督徒”了吗? 其实每一天都是礼拜天呢,不是每一天都不要做工,而是无论做工或不做工的时候心里都装着上帝 :-)

好了,关于礼拜天,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吧!下面请大家完整欣赏一遍棕树泉音乐事工为大家制作的“今天是礼拜天”,每个礼拜天的早晨,让这首欢乐明快的赞美诗唱响在你的家中、你的车里或者你的教会里吧!:-)

有声第161期 | 无法拘禁的生命【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刘约翰牧师 (选自生命季刊)

播音 | 舒舒

原文 | https://www.cclifefl.org/View/Article/3951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凌晨,当黑暗还笼罩着黎明前的大地,在一片万籁死寂的荒茔中,有一团黑影盘踞在一座坟墓周围——他们是一群奉命看守坟墓的兵丁。

这群罗马士兵,可能为效忠凯撒而执行过各种各样的任务,去天南地北征战杀伐、攻城略地,当然也包括残酷镇压屡生骚乱的犹太人。但他们从来没有执行过这样的任务——看守死人的坟墓。

这是个什么样的任务?这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坟墓中没有什么金银宝贝,因此不会有人为财物来盗墓。他们也确信里面的死人不会出来对任何人造成伤害。但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任务。因为这个坟墓中安葬的是一些犹太人奉为救主的耶稣。祂被钉死在十字架,就安葬在这座本是一个财主为自己预备的坟墓中(太27:62-66)。就是因为他们惧怕少数狂热追随者可能会冲击坟墓、抢夺耶稣的身体,以制造复活的假象,所以才有兵丁守墓。

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驻扎耶路撒冷的罗马分队被彼拉多挑选来执行这个特别的任务。彼拉多下这样的命令则是因为犹太祭司们(压迫耶稣的人)的处心积虑。他们不光胁迫彼拉多钉死耶稣,还要求巡抚派兵看守坟墓。彼拉多在审判耶稣的事上妥协了,参与处死没有任何罪行的耶稣——仅仅因为祂的反对者要置祂死地。彼拉多既然在那么大的事上迁就犹太人,自然也不会拒绝派兵看守坟墓(太27:62-66)。

祭司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耶稣受难前曾多次预告说,自己死后在第三天会复活。他们知道如果耶稣的预告实现,对他们来说将是多么可怕的后果。他们和彼拉多,包括看守坟墓的士兵,虽然不相信耶稣会从里面出来,但不能不防备门徒会从外面进去。

老谋深算的祭司在处死耶稣的第二天(太27:62)去找彼拉多派兵守墓,是因为他们知道耶稣关于复活的预言是在第三天。所以门徒就算想偷耶稣的尸体,也不会在第一个晚上行动。况且他们还要守安息日。所以,护墓行动是从周六(安息日)开始的,直到七日的第一日的凌晨坟墓都平安无事。眼看就要到了耶稣预言的第三天,如果门徒还不来偷走耶稣的尸体,这支分队的任务就光荣完成了(太27:64)。耶稣的预言也就不攻自破,那些追随者就永远蒙羞,整个耶稣事件就像许多昙花一现的事件一样,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正是祭司们的如意盘算!

但过去的一天,兵丁们着实万分紧张,就是现在也不敢有丝毫松懈。毕竟最后的时刻更为关键。也许,那帮痴迷的犹太人正在盘算着最佳的进攻时机——等到他们困倦麻痹之时突然下手。因此,他们猜想了那帮门徒可能有的各种盗尸行动,预演了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并针对性地制订了各种因应策略。他们不知多少次推敲护墓方案,生怕有所疏漏。不知多少次检查封墓大石,生怕有所松动。不知多少次重申团队誓言,生怕有人丧胆。他们知道耶稣的门徒中有曾经的税吏,税吏有钱,可以一掷千金。他们知道耶稣门徒中有奋锐党,奋锐党个个孔武有力,对罗马人恨之入骨,时常暗杀暴动。他们还知道有少数犹太人的官也是耶稣的追随者。那么,如果有钱人、有勇气的人和有见识的人组合起来展开夺尸行动,该是何等可怕!因此,这些守墓士兵预料有一场浴血奋战。他们几乎是手牵手的包围坟墓,为要做到万无一失。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坟墓,哪怕风吹草动,也如临大敌。他们像笼罩在坟墓上方的一团黑影,除了他们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长矛在月光下闪着些微瘆人的寒光。

直到第三天凌晨,都没有发生预料中的进攻,甚至没有一个门徒尝试靠近耶稣的坟墓。以至于兵丁们开始暗自庆幸,没想到看守耶稣的坟墓竟如此简单。死的没有出来,活的也没有进去。看来,耶稣的门徒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不敢面对罗马巡抚特派的护墓分队。只要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可以去找大祭司领赏了。

当东方晨曦渐露,星月隐退。大地由漆黑一片慢慢变成灰色、浅灰色。当朝阳突破最后一道晨雾,把它那柔和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大地醒了!夜尽天明,远处的山岗,近处的城郭都看的见了。

彻夜苦熬的士兵现在感到累了,现在感到身上铠甲的沉重,手中刀枪的冰冷。他们正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想放松一下僵硬的肢体时。忽然,有一道从未见过的奇异光芒照着他们,这光似乎可以消化他们所有的意志、胆气。当他们错愕万分地仰望这道奇光时,便看到荣耀的天使轻盈地降临墓口,在缓缓挥手之间便滚开了那块他们一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封好的大石(太27:66)。他们惊恐万状,魂飞魄散。有的形同一堆烂泥瘫软在地,有的好像一尊雕塑僵直不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天使开启墓门并悠然坐在墓石之上。这些军人的训练有素,精良装备,周详计划,行动誓言……统统被天使的荣光废除。他们被吓得如同死人一般(太28:4)。

当他们慢慢清醒之后,在能使唤自己四肢的第一时间丢盔弃甲,夺路而逃。那团盘踞坟墓的黑影——自以为铜墙铁壁的护墓之师,在第三天崭新的晨曦中即刻化为乌有。此时,朝阳喷薄直上,气势万千。笼罩大地的黑暗逃遁无影,万物都被朝阳的荣光镀上亮丽的色彩。晨鸟展翅,朝露生辉,清风过树,牧童高歌,行者上路。大地活了!

这群日夜守墓的兵丁,本是阻挡门徒盗尸的防守,却刚好见证了基督复活的事实——等候听门徒盗尸失败的大祭司却等来了最不愿听到的消息——“基督复活了!”想坐看耶稣门徒蒙羞分散的结果,却变成不得不面对他们最担心的局面。人们可以想像大祭司听完兵丁报告以后的表情。他虽然不在现场,却有如在现场一样的惊惧。大祭司使出惯用的伎俩收买兵丁散布谣言(太28:15),因此,后来有传言说耶稣的尸体被门徒偷走了。但兵丁之中一定有人无法终身违背自己的良心掩盖事实,相信有人会在某日幡然悔悟,反过来揭发祭司的丑行。

祭司和巡抚,以及罗马士兵,一味拼命防守外部力量促成基督的预言。他们除了猜疑门徒有可能偷或者抢走老师的尸体以外,他们根本不相信复活。关于门徒偷抢尸体,他们预想了各种各样的亡命之徒会去坟墓,绝没有想过会有天使光临。他们预料了各种各样的冲击坟墓的夺尸大战,绝没有想到耶稣自己会从里面出来,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祂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因为天使挪开大石之前,坟墓已经空了!

彼拉多和大祭司以为基督的信仰和他们试图建立的信念一样,是可以基于谎言和欺骗的。殊不知,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促使基督复活。基督若不是自己走出坟墓,祂就不能改变人的生命,更不能改变整个世界!

一群罗马士兵,一块封墓石,一个见不得光的计划,是犹太人和罗马人试图摧毁基督信仰的联合行动。它代表着最强大的政治实体,最顽固的宗教势力,以及一切刚硬、悖逆之人形成的敌基督阵营……因此,这个守墓行动的失败,即表示一切敌基督阵营的溃败,一切死亡、阴间、黑暗权势的失败。从此以后,荣耀大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

士兵们无法把守坟墓的大门,那是他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督复活要冲开的大门,远不止坟墓之门,更是死亡之门。祂的生命不能被死亡拘禁,祂将这种生命赐给所有跟随祂的人。

基督开了复活之门、生命之门,祂所开的门无人能关!所有悔改之人都通过此门得救了。在复活节,让我们欢呼赞美吧。哈利路亚,荣耀归给得胜的主!

有声第159期 | 三过幽谷—在丧子、丧夫、丧女的苦难中仰望十架【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喻书琴

播音 | 舒舒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位来自美国的芬德女士的见证,她经历了大儿子患白血球过多症去世,先生因霍吉金氏病早逝,而在这之后仅存的两个孩子又突然在车祸中丧生这一切事,然而她依旧相信上帝是慈爱的,她继续面带微笑向旁人述说上帝的美善?这在人看来是不合常理的事情,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次死荫幽谷:患白血球过多症的两岁长子

1933年,芬德女士出生在美国的密歇根州小镇,父母亲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12岁那年,她跪在床边的油毡地板上,逐一认完自己犯过的罪,邀请耶稣基督进入心中,然后受感动要把一生完全奉献给上帝,并和他人分享这份宝贵的信仰。

高中时代,她认识了一位叫施汉立的学长,他的单纯、热情、进取、敬虔令她想起自己尊敬的父亲,两人坠入爱河。到了大学时代,两人幸福地结了婚。

新婚伊始,丈夫汉立被邀请去牧养在秀梧镇的一个小教会,那是一个破旧、冷清、贫穷的村子,生活艰辛而窘迫,但他们却能苦中作乐,感恩上帝有机会让他们经历“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的应许。

在丈夫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这个原本只有二三十人的教会,经历了令全州瞩目的属灵大复兴,人数倍增了一次又一次,福音事工蒸蒸日上;与此同时,她也生下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宝宝丹尼。这个小家伙出生时就金发碧眼,珠圆玉润,格外逗人喜爱,被誉为全镇的小福星。

然而,不幸的是,在小丹尼两岁多时,被意外查出得了急性淋巴腺患白血球过多症,而且只剩下几个月的存活期。

那一瞬间,她几乎不敢相信,不肯接受,悲痛欲绝,脑海里反反复复问着:“为什么是我们?我们到底错在哪里?上帝在惩罚我们吗?”

抱着已被疾病判了死刑的长子返回家中,夫妻俩不得不用上帝的话语中关于生与死的领悟彼此勉励。似乎只有面对死亡,才能将生命的有限性看得透彻,而复活这一抽象的教义,在具体的苦难面前,变得如此有血有肉起来。

在艰辛的治疗过程中,小丹尼显得很勇敢,配合医生护士,毫无一丝自怜,虽然验血抽血特别疼痛,他总是仰着日益苍白的小脸含泪问妈妈:“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好?”这时,她只能安慰孩子说:“耶稣爱你,他会时时在你身边。”

所幸癌症都有缓和期,当病情稍微减缓,体力稍微复原时,他们会竭尽所能陪伴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知道丹尼不会有正常孩子的童年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渐渐地,他们开始明白,生命中有很多时候是忙碌于计划未来,却无暇顾及眼前,如今,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

不过,欢乐的时光如此短暂,丹尼的病情很快恶化,脸蛋和肚子肿胀,泌尿器官严重感染,脑部出血,喉咙干渴如火烧,漫漫长夜中,当她抱着全身难受的孩子,心力交瘁地仰望上帝,呼求道:“主啊,这和加略山的情形一样吗?你既然亲自为我受了那苦楚,想必你也知晓我的苦楚。”

也因此,她在泪流满面中始终相信,苦难中,上帝依然是那位掌管万有的主宰。而她的丈夫汉立,在巨大的牧会压力中还不敢释放软弱情绪,只能默默求问上帝为什么,而得到的回答则是:“我曾为我的独生子哀伤,难道我还不了解吗?”

她在苦难中也有很多感恩,教会会友热心帮助他们承担财务上的重担,有些宗派背景不同,服侍中产生过冲突矛盾的同工,也因为这个家庭深重困难的阴影,放下那些旁枝末节的分歧,大家的生命转化为在基督里的合一。

此外,在频繁带孩子去医院的过程中,总要和另外七八十个家庭一起排队,她突然明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成千上万的人可能会失去他们的爱子,他们家庭不是唯一活在人类的黑暗面,面临罪恶、咒诅、痛苦、死亡。这使她更加确信,人类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认识那位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的主。

孩子一天一天消瘦下去,终于,在1955年的一个清晨,两岁的小丹尼离开了人世,追思礼拜的那天晚上,芬德夫妇去音乐厅听了一场管弦乐演奏,那美妙的音乐似乎在提醒他们,上帝也有一个伟大的管弦乐团,将来众信徒必将听到那更美妙的天国音乐,而小丹尼已经于他们先在那里坐席。

第二次死荫幽谷:患霍吉金氏症的33岁丈夫

丹尼去世后,芬德夫妇搬到克拉玛市牧会,汉立的福音布道吸引了当地非常多的年轻人,事工前景一片光明,而芬德也分别生下次子里昂和长女罗娜,算是多少抚慰了之前丧失长子的哀恸。

然而,偏偏就在这时,苦难再一次降临这个小家庭——丈夫汉立被查出患了霍吉金氏症,也就是淋巴腺体的癌症,那时,他还不到26岁。

得知祸患,汉立依然处变不惊地对妻子说:“也许我还有一年或两年活,我们一定要善用它,把最后的时间投资在比我的生命更永恒的事情上。

有一次,有一群牧师按着圣经《雅各书》5章14节的教导,来到他们家中为汉立抹油和祷告。他的力气恢复了一些。大家都很高兴,问道:“你觉得上帝已经医治你了吗?”

“我确信上帝已经医治了我,但是,我不确定这是永久性的医治,医生曾告诉我,现在是这疾病的缓和期,但是,无论上帝对我的一生有什么计划,我都祈求上帝帮助我接受,我愿上帝在我的生命中能成就使祂得最大荣耀的事。”这个男人带着庄严而笃定的声音回答。

他在会众面前平稳有力地宣布了医生检验结果,甚至对亲密的同工说:“你能否在我的追思礼拜上讲一篇道?”

为了减轻病情的恶化,汉立开始进行X光的放射治疗,治疗后的副作用很明显,虚弱得连上楼回卧室的力气都没有,体重也持续下降,但即使如此,这位身患绝症的牧师依然在讲台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布道之声——

我们是不是只有在顺境时才传讲基督,是不是只有对听过福音几百遍的群众传讲耶稣?却置几百万未听过的人于不顾?我们告诉自己,只要再多一点预备,多一点经验,多一点机会,我就如何如何……但是,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有时间预备,不能再经历,不再有更好的机会。在地域和宗派的界线消失后,整个失丧的世界就呈现在眼前,不要活在明天的假想中,在永恒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穷尽自己在世界的一切,以期再回到这世界一天,做一件他们到死都置之不理的事。对我个人而言,我这一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听到医生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你这生命还有多长!

尽管恶疾缠身,汉立还是回应呼召,放弃了现有稳定的牧会工作和丰厚的薪水待遇,决定将余生投身于宣教事工,将耶稣基督的名传到本国以外的地方。最后,他决定加入远东宣教会。

不久,他去了南美,举家搬到波特兰宣教。他承担着健康人也难以负荷的工作量,病情更恶化了,肺部严重充血,呼吸也困难,呕吐的感觉使他无法吞咽食物。但是,一旦短暂的缓和期一到,他就抓紧时间布道,为主耗尽生命的每一丝气息。

这独特的“临终之人对临终之人”的信息触动无数人的内心,他的讲道中几乎没有丝毫的自我意识,仿佛把自己视为出死入生的福音的鲜活例证,他最喜欢引用《腓立比书》一章所言:“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为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不久,芬德开始陪伴丈夫进行环球旅行布道,印度、韩国、台湾……此时,汉立肉体上的痛苦越来越严重,咳嗽与呕吐不时侵袭,睡眠时间也变得十分短暂,说话都难以喘过气来,但他不肯住院,坚持每晚对着来参加宣教年会的500多名牧师布道,他觉得就算是死在讲台也在所不辞。

环球布道回家后的第七天,汉立安息主怀,年仅33岁。那是1963年。

芬德又一次参加家人的追思礼拜,她脑海里回忆着与丈夫相识10多年的一幕幕场景:第一次在校园相遇;两人友情的增长;一起做学校年鉴和学报;婚礼的钟声;小镇牧养和建造第一间教会、在宣教会的燃烧岁月……

泪水中她真切地感受到圣灵的触摸,仿佛看见丈夫有了复活得胜的新身体,不再有病痛,不再有死亡,耶稣正伸开双臂对他说:“好,你这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

而8岁的儿子里昂则很严肃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知道吗?今天是爸爸最快乐的一天,是我们最悲伤的一天。”

丈夫走了之后,芬德像许多丧偶之人一样,陷入痛苦消沉的无底洞。因为,第一次失去长子,她还有丈夫可以依靠,丈夫一直是她生命的支柱和力量;第二次失去丈夫,她无人可依靠,而且,还需要挑起家庭重担,独自抚养剩下两个年幼的孩童。

睹物思人的悲伤,形单影只的寂寞,缺乏才华的自怜,甚至两个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也会刺激她,令她生出自己难以胜任做一位好母亲的挫败情绪。

这究竟是为什么?她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从小自卑感就很强,再加上受传统文化女性角色标准的影响,总觉得自己是个柔弱的女流之辈,什么服侍也做不好,也因而不敢尝试挑战自我,更愿意去做一些已经成定轨、安全又轻松的服侍,甚至还对自己的“谦卑顺服急流勇退”的精神引以为傲。进入婚姻后辅助丈夫,不知不觉就会以他的成就视为自己的贡献,而丈夫一走,她不再是施太太,不再有一个属灵男性的遮盖,就觉得自我价值彻底失去了。

但是,上帝所赐的是刚强仁爱的心,于是,她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借着不断的祷告,她想到主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拯救失丧的人,那么岂不是应该继承丈夫遗志,把耶稣的生平、死亡和复活告诉他们?不久,她开始邀请一些女性到家中来做客,并给她们传讲福音。

就这样,每个星期,她都会遇到一些勤学好问的福音朋友,医生、律师、护士、技术员、吸毒者、心理学学生,她帮助他们了解福音,而他们也间接使她的生命得到更新与丰富。慢慢地,她的视野不断被扩充,又开始参与海地的布道、慈善、募捐等事工中。这些微不足道的服侍,拓展了这位自认为很软弱的单亲妈妈的生命。她因此深深感谢上帝。

与此同时,斗转星移间,芬德的两个孩子也长大了。15岁的女儿罗娜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17岁的儿子里昂已经是伊利诺州某大学的大一新生。


第三次幽谷:17岁的次子与15岁的长女惨遭车祸

1972年2月,儿子里昂如往常一样,周末从学校回家,芬德最后一次享受和孩子们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光,饭后,里昂带着妹妹罗娜去看望朋友。

才过了半个小时,突然有警察走进来,告诉这位翘首以待的母亲:“37号公路刚发生一起车祸,你的孩子和他们的朋友都不幸丧生了……”

晴天霹雳般,她觉得自己如同从高高的悬崖坠入汹涌的怒海,几乎艰于呼吸。然而,就在那一刹那,她感到自己又在怒海中被提拔起来,越过悲恸,越过冰冷,越过破碎滴血的心,被温柔地揽到慈爱的天父面前,带着一股超乎本能的沉静。

长子丹尼和丈夫汉立过世时,“那幽谷是缓缓临到的,她有时间做心理预备,振作起来面对那阴郁的、无可避免的、终成定局的失落;这一回幽谷骤然临到,猛烈地一口把我吞噬,卷入黑暗的深渊,但即使在这样的撞击下,尽管思维已昏眩,我内心却有一股甜蜜神奇的意识涌上来,我知道上帝那永远的大能膀臂与我同在。”

她听见自己平静的声音:“警官先生,我知道他们现今在那里,他们是和上帝在一起。”

孩子过世的消息透过媒体的播送,朋友的奔走相告,传到世界各地,主内弟兄姊妹纷纷送来关怀与安慰,化为一股力量的支持,她甚至觉得对恩典有了新的领悟。

孩子们去世的第二天早上,她似乎听见他们正在对自己说:“妈妈,你也分享我们的喜乐好不好?爸爸在这,哥哥丹尼也在,我们正在庆祝,你和我们一起庆祝好不好?”

于是,她有了一个深深的感动——把追思礼拜改成庆祝会,成为耶稣基督的复活已经胜过死亡权势的荣耀见证。

会后,几位教会年轻人走来,说因为她两个孩子的死,他们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耶稣基督。再接着,又有一位妇女流泪说也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为她的救主。

回忆起两个孩子短短的一生,她觉得充满无法言喻的安慰。他们常常在房间翻开那画满记号的《圣经》;他们的学业很优秀,但他们把将信仰分享给同龄人看得比学业更重要;他们加入教会的唱诗班,在音乐会中巡演,好吸引年轻人归主;他们愿意和母亲相互认错、建立友谊、促膝长谈……她想,这已经足够。

痛苦的奥秘

在孩子们去世后,她放下悲伤,更加热忱地投入到向社区邻舍传福音的家庭茶会事工,以及后来的远东宣教事工上,请求主差遣自己踏上更多福音未得之地,去安慰更多福音未得之民。

当芬德女士在各家庭、各教会做见证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您经历了大儿子患白血球过多症去世,先生因霍吉金氏病早逝,仅存的两个孩子又突然在车祸中丧生这一切事,你怎么还能相信上帝是慈爱的?你怎么还能继续面带微笑赞美主,还述说祂的美善?这是不合常理的!

她回答到:《圣经》从来没有说因为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就得以免去人生所要面对的种种严厉现实。约伯记中记载:“人生在世必遭患难,如同火星飞腾。”尽管上帝在我们身上倾注无数的福气和美善,但事实上,祂最爱的独生子所受的苦难也最大,而上帝要我们在祂独生子的性情上有份。“你们落在百般的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雅各书1:2-4)“

在属灵的手术中,上帝使用的最锐利器具就是痛苦,为什么?

只有在“死”中,我们才能学到“活”的功课;

只有在“舍”中,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获得”。

只有在复活的观念下,才能了解苦难的意义,因为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

还有人会问她:很多人把苦难视为惩罚,报之以愤怒、不平、苦毒、自怜、消沉,那么,在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的痛苦深渊中,如何自处?

她回答道:可以尝试培养三个单纯的态度。一是培养一颗感谢的心,把心思放在上帝透过苦难要为你成就的一切事上;二是化伤痕为星辰,看到苦难中的转机;三是去发现永恒的优先级,竭力为主作见证,因为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从未听过耶稣基督。

芬德这样布道,也这样实践,渴望自己成为爱的使者,触摸世界那些黑暗的角落和苦难的灵魂。这位丧子、丧夫、丧女的柔弱女性,在耶稣基督复活的刚强和得胜中不断见证:“我虽然行过死荫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