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网络佳作

有声第206期 | 为什么爱比较的人,往往比别人更痛苦【网络佳作】

作者 | 区曼玲

播音 | 舒舒

来自 | 海外校园第158期

我所在教会的小组长吉娜,是一位博学多闻、精明能干的女性。她跟丈夫在南美洲传教二十多年,圣经知识的功底非常札实。和她一起读经,常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她在弟兄姐妹间有不错的声望就不足为奇了。


令我感到惊讶的倒是她在一次姐妹间的分享中坦言:“我生性好强,不认输,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跟别人比较。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比较如同捕风,毫无意义。我不愿意,也不该捕风。从此,每当我心中那个争胜的声音又起时,我就提醒自己:别去捕风!”

1。

在比较中痛苦挣扎,因为嫉妒而变得苦毒甚至疯狂的最好例子,就是剧作家彼得·谢弗( Peter Shaffer )笔下的安东尼奥·萨列里( Antonio Salieri )。在谢弗执笔的《阿玛迪斯》( Amadeus )一片中,身为奥地利宫廷乐师的萨列里,从小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为此,他跪在十字架前,向上帝许愿:宁愿不碰女色,但求上帝助他在音乐方面功成名就。

这个心愿,在他进入维也纳宫廷,获得皇帝赏识之后,似乎得到了应允——直到莫扎特的出现。萨列里的音乐天分,在莫扎特这个天才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被比了下去。别人可能不了解莫扎特音乐的优越与美妙,但是萨列里是内行人,他一听便心知肚明,莫扎特的水平与能力,自己根本望尘莫及!

更令他气绝的是,自己守身如玉,为了音乐放弃情欲的享受;但是莫扎特这小子,却是个粗鄙放荡的匹夫。难道自己的一切放弃与牺牲,都换不来上帝的青睐?为何他要把这无比的才华赐给这么一个高傲不羁的混小子,而无视于自己的努力与奋斗?


于是,苦毒驻进了萨列里的心中。他认为上帝是藉着莫扎特的天赋来取笑他的平庸,于是他愤怒地把十字架丢入火里,并且向上帝宣战,誓言毁了他的宠儿。

从此,萨列里观察莫扎特的一举一动,关注他的新作,一方面伪善地应允协助,另一方面却极力阻断莫扎特的财路。更有甚者,萨列里披上黑袍,戴上面具,仿佛莫扎特死去的父亲的鬼魂,一再跑来对莫扎特施压,要求他在短时间内完成《安魂曲》。

最后,莫扎特终于在疾病、压力、过劳等各方面的袭击下被击倒,年仅35岁便撒手人寰。



2。

天才殒落,上帝的宠儿被击毁,萨列里替自己出了一口气,终该心满意足了吧?
       

但并没有。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的情绪。一方面,他怨恨上帝宁可毁了莫扎特,也不愿让他分享一丁点上帝的荣耀;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谋杀”了莫扎特感到无比罪责。影片的开头,我们便看到已经老去的萨列里,白发苍苍,在他偌大的房子里哭喊,并试图割颈自杀。
       

萨列里的愤怒、不平、骄傲与苦毒把他逼到了疯狂的境地。他自杀未遂之后被送入疯人院。他在来听他告解的神父跟前说完32年前与莫扎特之间的恩恩怨怨之后,他又面带鄙夷,讽刺且疯癫地跟神父说:“我会替你求情。我替世上所有的平庸者求情。我是他们的领头,他们的守护神。”
       

片尾,萨列里坐在轮椅上,被医护人员推出来,他已精神失常,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境中。他对着长廊两边肮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病人们伸出手,不断地说:“泛泛之辈啊,我赦免你们,赦免你们。”影片在莫扎特天真、高亢的笑声中结束。这一幕看得我惊心动魄,痛心万分。



3。

谢弗将萨列里内心的矛盾、想望、嫉妒、羡慕、崇拜、憎恨等等复杂情绪描写得淋漓尽致。萨列里在自义与悔恨之间挣扎。在他那个时代,恐怕除了他,没有人能如此深刻地了解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卓越与高超。莫扎特正是他自己心心念念想要成为的人——能将美妙的音乐信手捻来,却不费吹灰之力。萨列里不仅对上帝的不公发出抗议,还不解地抱怨:为何毁了莫扎特这位旷世奇才,他——平庸的萨列里——却能活了下来。在32年光阴的流转中,他看见自己的作品渐渐被遗忘,直至无人问津;而莫扎特的音乐却历久弥新广受欢迎。
       

影片中萨列里谋杀莫扎特的事件虽然没有历史根据,但萨列里面对天才的心情却非常写实。
绝顶的才华令人钦羡,却也让人畏惧。在卓越面前我们不禁产生敬畏。因为在绝顶的成就中,我们嗅出了超人的味道,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的赞叹。
       

谁不想出类拔萃、卓尔不群?萨列里追求音乐方面的非凡造诣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他希望的成就,是用来荣耀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与骄傲。


 
4。      

事实上,在造物主面前,我们完全没有桀傲的理由。上帝有绝对的主权,决定将才华赐予他所拣选的人。他决定给谁什么,有什么安排,难道我们有置喙的余地?!受造者岂有创造者的智慧与大能,岂有跟他讨价还价的权利?约伯在受苦的同时也明白了,“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参《约伯记》1:21)我们只是领受者。上帝不给我们的,我们强求不来;而上帝给我们的,是要我们用来祝福他人,让这个世界多采多姿。
       

我们若了解,并接受自己受造者的身份,就应该谦卑在上帝面前,顺服他的安排,并相信无论他给多给少,都有他的美意。
       

“因为万物都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参《罗马书》11:36)换句话说,无论我们从上帝手中得到“五千两银子”还是“一千两银子”(参《马太福音》25:15),说到底,都不是我们的财产,而是他的托付。我们的责任,是善加利用所获得的恩典,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平庸有平庸的道理,卓越有卓越的意义。比较如捕风,上帝的儿女降服在天父的安排中,方能得到最大的安息。

有声第243期 |水曜日Black Mary Poppins【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若晨

播音 | 舒舒

摘自 | 公众号”莫非可以如此爱“

遗忘还是背负?——评音乐剧《水曜日》

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些痛苦的记忆难以忘却?有没有一些锥心的羞愧无法褪去?有没有一些刻骨的疼痛不能消逝?

逃避、遗忘、怨怼还是背负?音乐剧《水曜日》给出了一个选择。

沉默

走进剧场,就走进了一个百年前的故事。

古老的城堡,白色木门、水晶灯和老式沙发,低沉的音乐回旋着,灯光暗去。

1920年代初期,德国著名心理学博士家中起火,博士与房屋一同燃烧殆尽。

身负重伤的家教玛丽从火中救出博士的四个孩子——汉斯、赫尔曼、安娜和乔纳斯。但第二天,她却消失了,孩子们也从此不记得这场惨剧。

12年过去了,各自有了新生活的四个孩子,因为博士的遗物——一本日记重现,又聚在一起,那个起火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案件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玛丽姨妈为何神秘失踪?四兄妹决定探寻实情,找出凶手。

故事从同一桩案件的法律审判开始,大哥汉斯第一个陈述。他本是一位沉稳有担当、平静克制的律师,全身心保护着弟弟、妹妹。十几年过去,他却沉迷烈酒、充满怀疑,陷入疯狂的寻找之中。

二哥赫尔曼,喜欢画画,曾有炽热的梦想,但当匪夷所思的巨变发生,为何只默默承受?他害怕发现什么?他的犹豫有着怎样的苦衷?

三妹安娜,纯真而不经世事,是哥哥们的掌上明珠。是什么让她性格大变,无法再乐观面对生活?她眼神中的恐惧又来自哪里?

四弟乔纳斯,鬼马精灵、顽皮不羁,处处被哥哥姐姐照料;当实情渐近时,他为什么沉默不语,又露出怯懦的神情?

案件的核心似乎直指失踪的玛丽姨妈。

舞台中央的沙发一转,时光回溯到过去。四个孩子围绕在玛丽脚边听她讲故事的那一幕,就像《音乐之声》中的场景,温暖、美好。他们是博士收养的四个孤儿,平常都是玛丽照顾他们,他们一起唱着,“玛丽,就像妈妈一样……”

这部音乐剧的英文名是《Black Mary Poppins》。《Mary Poppins(玛丽·波平斯)》是一部英国童话,后被改编为众人熟知的电影《欢乐满人间》,讲述化身为保姆的仙女玛丽来到人间,帮助小朋友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并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但《水曜日》剧中的玛丽从头至尾都是一身黑衣,也多以剪影、话外音出现,有些黑暗和阴翳,她到底是仙女还是魔鬼?

遗忘

翻开那本日记,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也开启了四兄妹尘封的记忆——

“为什么星期三如此寂静?为什么身体有伤痕,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玛丽姨妈要给我们吃药?”太多疑问缠绕着每一个孩子,也牵扯着观众的心,他们被夺走的记忆是什么?

如果事先知道结果,人是否还有勇气面对真实情况?实情如此残忍,是否可以选择遗忘?若选择遗忘,人是否就不再痛苦?

随着沙发的旋转,时空变换,四兄妹不断回到过去,将曾经记忆的碎片逐渐拼凑在一起。

一战后的德国,心理学博士竟然在孩子们身上做各种残忍的实验,他是痛苦的制造者;玛丽姨妈是博士的助手,怀着可以帮助人们忘记战后痛苦的愿望,配合博士实验,并通过催眠使人们忘记痛苦。

又一个星期三,正轮到安娜被实验。孩子们的意识却渐渐觉醒,看到极度痛苦的安娜,四弟乔纳斯疯了般用一只烛台袭击了实验人,愤怒的二哥赫尔曼又补上一刀,大哥汉斯捡起掉在地上的刀,装在了自己口袋里——他们都陷入巨大的恐慌中。

此时,玛丽也得知实验是骗人的,她决定帮助孩子们逃离痛苦的深渊,再次使用催眠。之后,一场大火开始熊熊燃烧……

“当所有回忆燃烧成灰烬,当曾经的美堕入无尽深渊,我能做的,唯有抓紧你的手,共同逃离宿命的牢笼。”烈火中,玛丽姨妈悲凉的歌声沉入无底的黑夜。

那一场巨变,四个孩子选择用各自的方式忘记过去。

所有实验日,都是星期三。星期三,又名水曜日。

中国古代,人们出于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将一星期以“七曜”命名,周日至周六分别为日、月、火、水、木、金、土,这种称呼至今仍被韩国、日本沿用。这部剧改编自韩国的推理悬疑音乐剧,也有日文版上演。

背负

是日记的出现不让人们忘记过去,还是记忆本身不容遗忘?

最近在读一本科幻小说,名叫《记忆传授人》。作者似乎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同化社区,没有记忆、没有感觉、没有色彩,每家每户住同样的房子,用同样的家具,吃分配的食物,过着单调统一的生活。

在这个社区,只有一个最聪明、最有智能和勇气超强的人,被选中做“记忆传授人”,只有他有记忆,可以感受温馨、关爱、喜悦,当然也得承受伤害、痛苦、严酷,以及令人心碎的生离死别。整个社区只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来承担过去的经历,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大家智慧的建议。

尽管如此,当新任“记忆传授人”领略了各样记忆之后,却宁愿忍耐痛苦,也要逃出这个社区。

正像记忆传授人所说:“记忆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命,若没有记忆,所有东西都没有意义。”

忘记痛苦是人的本能,但忘记痛苦,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吗?12年中,四个孩子似乎忘记了一切,但他们的生活、性情已完全改变了,曾经相依为命的兄妹,从不联络,内心充满猜疑和恐惧。

日记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看似平静的生活,让他们直面实情、直面人生最痛苦的部分——收养他们的父亲却是残害他们的人;被视为妈妈的玛丽是实验的帮凶,又是从火灾中救出他们的人;玛丽和四个孩子,试图抓住彼此,却因为强行封存的过去而无法实现。

沉默、掩盖、逃避,并不能让痛苦消失,当他们终于相聚,勇敢揭开并面对实情时,医治也就开始了……

是的,只有揭开,心中的隔阂与误解才会渐渐散去;只有面对,才有可能将自己从沉重的枷锁中释放出来;只有爱和安慰,才能让人开始新的人生。

每个人的现在都是由他的过去构成,每个人的未来都是由他的现在构成,哪一部分可以删除呢?只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如何理解人性、理解人类复杂的情感,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遇到患难的时候,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最后,舞台上的兄妹四人手牵手站在一起,同声宣告:“我愿带着痛苦的记忆,幸福地生活下去……”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微信图片_20220413144223.jpg
扫二维码关注”莫非可以如此爱“微信公众号

有声第247期 |清明节,瘟疫,复活【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C.J

播音 | 舒舒

摘自 | OC海外校园 http://ocfuyin.org/oc157-46

后疫情时代,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仍在各地肆虐、蔓延。感染甚至死亡的人数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更是许多鲜活生命的离别,令人哀伤、忧惧。

本期杂志出刊前后,即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这个与死亡、与纪念相关的日子,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易逝;也提醒我们,寻找另一种终极意义上的生命归途。

每逢春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我们总会三五成群结伴出游。而已成历史的2020年的春天一定令人难忘,我们被迫在一定的时间内封闭在家。这个世界有多么动荡不安,似乎没有一个地区和国家能够幸免。死亡的阴影如乌云笼罩着我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为疏远。

但我们并没有忘记,在每年清明节,有很多人会悼念逝去的家人,同时又有很多人正一步步走向死亡。但基督徒更不会忘记此后的复活节。

在北美,很多人早已忘记了复活节的真正意义,人们更喜欢可爱的兔子以及画美丽的彩蛋。但除此之外,复活节给我们一个复活的坐标和盼望,让我们得以确信:在耶稣基督的复活里,死亡不是终点,复活才是!

1

清明节提醒我们,我们终将死去。

从小到大,令我最恐惧的就是清明扫墓,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我们借此缅怀逝去的亲人。

我们终将面对死亡,却为何如此惧怕?原因之一或许是,我们害怕怎么死去。有位网红历史老师袁腾飞这样说过,“对于清明节而言,真正的死亡是被后代遗忘”。

是的,如果人生只有此世,死后一了百了,那么或许我们应当过得轰轰烈烈,让世代记住,让家人朋友不忘。比起死亡本身,我们更恐惧死后不再被纪念。

瘟疫提醒我们,死亡近在咫尺。

流行病学家认为,新冠病毒目前已无力防止,人类能做的除了尽力减缓其传播之外,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疫情出现转机,等待出现特效药,等待疫苗。

有人说,此次疫情给人类带来了自二战以来第一次巨大的恐慌。我们害怕自己会被感染,害怕直面死亡的感觉:如同溺死一样步入死寂。在病毒面前,我们如此有限和无力。我们自以为可以获知一切,上至苍穹下至渊海,然而病毒依然是我们无法克服和解决的难题。整个世界因此停摆,放慢了我们的脚步。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以为会日日高涨的牛市,全球经济的低迷,甚至还有我们的教会生活……

死亡近在咫尺,我们无法逃脱。“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15:55)难怪会有人把病毒和罪相比拟,它们有太多的相似。正如圣经教导我们以一个逆转的价值观——在基督里出死入生,克服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一样。这基于我们对复活的盼望。

2

面对疫情,基督徒的态度各异,有的如N.T.WRIGHT声明的那样“基督教没有对冠状病毒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唯有哀哭与悔罪。”[注1][;亦或我们努力寻求其中的意义,如Carl R.Trueman所说:“教会理应帮助人们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要通过讲道,礼拜仪式,诗篇和圣礼来使人们做好准备,意识到死亡是一个可怕的现实,我们必须面对,但这个世界的痛苦与即将来临的永恒荣耀相比,只是至暂至轻的。”[注2]

正如圣经中那两位天使对妇人的宣告:“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参《路加福音》24:5-6)。对复活的认知,能让我们直面死亡,并超越对死亡的恐惧。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我们一直看重追求的金钱、地位和名声都一文不值。若我们深信这位带给我们复活盼望,以他的死战胜死亡的耶稣基督,我们就应当有一个不同的态度,面对今天所遭遇的一切。

我们惧怕死后被人遗忘,但终究有一天,我们还是会进入坟墓,成为枯骨。基督的救赎完成的是超越人间的拯救,从此以后,死亡被克服和战胜。如今的世界依然不相信,或许因为无法证实;然而若我们相信,我们就是以复活的盼望过今生的生活,也以复活的盼望直面死亡,最终答案被解开的时刻,当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复活将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经历和安慰。(参《哥林多前书》15:52)

对死亡不同的态度,最终把我们引向不同的结局。我们引颈盼望的不仅是一支疫苗和特效药,更盼望复活。因我们有复活的指望,所以我们可以不一样。

正如卡森在《骇人听闻——可耻的十架,荣耀的复活》中所说:“相信耶稣基督,其意义就是信他在十字架上背负我们的罪,藉着他的生死及复活,我们才能与上帝复合”[注3]

耶稣已经为我们复活,使我们可以坦然面对任何劫难和死亡。你信吗?

有声第248期 |复活节的清晨【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cross-1517094_1280

作者 | 孙立基

播音 | 舒舒

摘自 | OC海外校园 http://ocfuyin.org/oc137-56

在复活节的清晨,东方渐渐发白,晨光初露,照着刚露出小芽的郁金香,春天来了!

在那个两千多年前的清晨,几个妇女去墓园膏抹她们所爱的人的遗体。那时,耶稣已经复活了,她们却不知道,她们去只是为死者尽最后一份哀荣,她们认为耶稣的死,就如同所有活过的、受过苦的好人一样,给死亡掳去了。人类在死亡面前那么无力,它中止了一切善行美德,好像一只强有力的手,将一切都归于零。恶与善都在它面前变成一片空白,一切的声音都变成死寂。

也许,那些妇女也感到一丝安慰:逝者已去,他不再痛苦了!十字架的酷刑已经结束,羞辱和折磨也不再有了。他应该有一个安静的、无感觉的长夜。而且,终有一天,她们自己也会面对同样的长夜,尘归尘,土归土。

但是,她们心中会怀念那个温和的夫子,他安慰了她们,医治了她们,他身上的纯洁善良将是她们一生珍贵的回忆。所以她们在这拂晓,带着各种香料来膏抹他的遗体。

她们虽然悲哀,也有一种顺命的无奈,死亡仿佛是所有问题的终点,它是一种如此强有力的权柄,将一切有关正义的问题压得粉碎——“为什么恶人猖獗,好人短命?”从来没有人能这样质问死亡,它几乎和这个宇宙一样神秘莫测。在这样的权柄下,快乐、痛苦、邪恶、善良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死亡将夺走一切,将一切归于零。

在那个复活节的清晨,妇女们去寻找耶稣的遗体,为纪念一位故人、老师和挚友。她们为他悲哀,也带着对死亡和命运的无奈顺从。我们今日许多没有清晰信仰的人面对亲人逝去,世道不公,也有同样的无奈和麻木。

那个复活节的清晨,这一切却都改变了。

死亡的意义被改变了,它不再是一切的终点。所有的问题都要在“复活”这束强光的照射下,重现意义,由此而来的巨大改变几乎吓坏人类的理智。

但是那些妇女却紧紧地抓住了一个令人放心的事实:复活的正是那位她们所认识的温和、良善的夫子耶稣。

她们在起初的惊惧之后欣喜若狂,她们也许当时并没有去想后来神学家的种种争论:比如三位一体,神论、人论等。

她们满足于一个基本的事实:她们所爱、所尊重的耶稣复活了,死亡对他失去了力量。他是上帝,他更是我们的弟兄和友人。

人性的简单在那个拂晓是那样单纯和美丽。

上帝也给了那些知恩、善良的妇女特别美好的祝福:她们是第一批看到复活的基督的人,她们是第一批领受了神启的人——关于永生,关于救恩。

有声第237期 | 她携美丽同行She Walks in Beauty【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Byron 

翻译 | 舒舒

播音 | 舒舒

她携美丽同行

(1)

她携美丽同行,

像皎洁无云的夜晚,

似挂满繁星的天空;

明与暗,交织成最美妙的光泽,

凝聚在她的面容与眼眸;

那恬淡又柔和的光芒,

是艳丽白日的奢望。

(2)

多一道阴影,

少一丝光芒,

都会削弱这难言的优雅,

这优雅

波动在她乌黑的发髻,

这优雅

轻柔地照亮她美丽的脸庞;

那些宁静甜美的思绪,

颂扬着它们纯洁而珍贵的寓所。

(3)

哦,那面颊,那额际,

如此柔和平静,却又含情脉脉,

她迷人的微笑,焕发的神采,

都在诉说着

一个高贵又良善的生命,

一个与万物相融的灵魂,

一颗充满纯真之爱的心。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有声第228期 | 微笑下的哭泣【网络佳作】

作者 | 晨牧 (文章来自《海外校园》http://ocfuyin.org/oc2020102201)

播音 | 舒舒

9月27日凌晨,日本演员竹内结子的丈夫走进卧室,在衣柜里发现了上吊的她。

由于现场没有留下遗书,她自杀的原因还在调查中。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里,竹内结子永远是一个以微笑面对生活的人。她清澈的眼神,明快的笑容,虽然经历种种心酸与艰辛,但也始终积极面对人生,使人们赋予她“笑颜女王”的称号。

竹内结子的形象一直令我羡慕,可事实上,我们谁也无法得知表面微笑着的她,内心正在经历什么?以至于让她无法再面对生活。

曾有记者问她,笑容的秘诀是什么?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还有,不要太在意。”

1

近年来,有一个词,叫“微笑抑郁”。

在我们身边,很多微笑着的人,其实内心在哭泣。

当我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时,因为面对特殊需要的学生,我们的态度要分外柔和。有些生活老师在学生将饭碗打翻在地,或者在课堂上尿裤子时,都要表现得和颜悦色。这是工作要求,也是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特教专家来我们这里做短期的指导工作。当她给一个特别顽皮的学生做个别训练时,那学生趁老师转过身时,在老师屁股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这学生对其他女老师偶尔也这样做,每次我们都气得要命,还故作镇定地说“不可以”,接着继续上课。我们这样做,除了觉得自己是老师,也觉得他智障,说也白说。

没想到,这位特教专家对打她的学生说:“你这样对我,让我非常不舒服,也很难过,对不起,我需要安静5分钟,才能继续给你上课。”

说完,她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那学生的脸上竟然流露出一丝愧疚,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后来,这位特教专家跟我们解释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无法帮助别人。”

她不但懂得纾解自己的情绪,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表达,她非但没有积蓄恶劣情绪,而且给予这名学生一种尊重。

原来,真实正确地表达情绪要比表面的微笑好得多。

2

我们的情绪里不但有快乐,也有被称为“负面情绪”的悲伤、愤怒、郁闷、失落,等等。其实情绪没有正负之分,只是释放情绪的方式有所不同。

比如,作为和文字打交道的我,如果我整天乐呵呵的,很可能什么也写不出来。而那些不愉快的、悲伤的、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在我内心流动时,会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鲜活,也会让我产生同理心和怜悯心。

通过书写,我释放这些情感,其实对我来说是一种治愈。对于读者来说,我们就像是一起走过一段黑暗的隧道,然后一起迎接光明。

这个世界需要微笑,可微笑并非是医治人伤痛的良药,圣经上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这里所说的喜乐和微笑有着极大的区别。

我认识一位弟兄,他曾经是牙科整形医生,生活过得按部就班,到了三十几岁还没结婚。后来,他喜欢上了一位同事,她是基督徒,性格开朗,待人真诚和善。可惜的是,这位女孩不愿意与信仰不同的人交往。

这让他很难过,因为他觉得实在没必要信仰一位看不见的上帝。他觉得没有信仰,自己不也好好地活了这些年吗?

他真的很喜欢这女孩,所以他决定去了解基督信仰。他去教堂,参加崇拜和祷告会,他发现很多人会在唱诗歌的时候流泪,也在祷告的时候泣不成声。

刚开始,他觉得难为情。他们怎么可以这么无所顾忌地在公共场所哭泣?那天,牧师邀请新来的朋友,要为他们祷告,问到他时,他脱口而出:“求上帝给我眼泪吧!”

原来,从小到大他完全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哭过。就连最爱的父亲去世时,他都没有流泪。他给人一种成熟老练的感觉。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把很多感受压在心里,根本不知该如何表达。

作为一个很理智的男人,他觉得流泪是一件可悲的事。然而,在教堂看见基督徒流泪,他却非常羡慕。

他曾听过一句话:一个从来没有哭过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快乐的意义。他对此不屑一顾,当他看见那些脸上带着泪,眼睛里却闪着光的基督徒,他才明白自己的快乐比起他们的,就像一个小水洼之于大海,无法相比。能痛痛快快地流出眼泪,这应该是件奇妙的事吧。

之后的那周,有一天在制作假牙模具时,他脑海里突然出现在教堂的墙上看见的一句话:“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不知为什么,这句话让他想到小时候爸爸带他去划船,他不小心落水,爸爸跳进水里将他救出的画面。那次爸爸的腿被划伤,流了好多血。看着流血的爸爸,他本来很想哭,却僵在那里,像一块石头。

“爸爸那么爱我,可我还没有让他知道……”他这么想着,眼泪突然就滴落在手里白色的假牙石膏模具上。

如果说有些泪是哀痛的,有些泪是快乐的,那么当这位牙医弟兄第一次哭泣时,他的泪水里开出的喜乐之花,是一份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自由与释放。

那天晚上,他打电话给那女孩,告诉她:“我相信耶稣,因为他是赐下眼泪的主。”

从那以后,他才明白自己并非成熟老练,不过整天挂着一张“扑克脸”而已,至于脸上的微笑,那只是一个没有太多感情的职业符号。

牙医弟兄开始认识上帝,渐渐地,他意识到情绪也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虽然上帝巴不得所有人都被喜乐的膏油涂抹,只是在这不完美的世间,每一份喜乐都来自一份舍己的牺牲。

至于我们最大的喜乐,乃是上帝牺牲他自己而赐予我们的。这样的喜乐里,包含着让我们生活下去的力量和方向。

3

脱口秀表演者杨笠说:“我不在乎别的,只要你笑了。”只要笑了,就对了吗?人们既想要快乐,又想从这些爆笑的段子里找到某种共鸣,结果发现带给你欢笑的人,其实在舞台下有那么多失落。

许多知名的喜剧演员都患有抑郁症,比如卓别林,在美国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带来了无数欢笑和希望,但他的一生都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作为世界著名的好莱坞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给很多人带来了快乐。但在2014年8月11日,这位63岁的喜剧大师自杀了。虽然他以喜剧形象闻名遐迩,他的家人和朋友却透露他多年来一直患有抑郁症,尤其是近年来,变得更加消极和悲观。

至于憨豆先生、还有金·凯瑞,他们让全世界都笑翻了天;可在银幕下,他们长期与抑郁症做斗争。

金·凯瑞说:“我带给观众的欢笑是从我自己的绝望里挖掘出来的。”从绝望里生出的欢乐,究竟能将人们带向何处呢?

竹内结子在一次采访中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所以,她说:“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微笑。”可这样安慰自己的她,竟然也离开了。

好些人也曾这样安慰自己,希望能借着微笑撑过每一天。可这样的安慰终究撑不了多久,我们需要进入喜乐的泉源,也需要直面人生的苦楚。

英国著名作家和神学家C.S.路易斯,一生写下很多名著,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纳尼亚传奇》丛书。

路易斯到晚年才遇见自己的爱人,婚后没几年,爱妻乔伊就患重病去世。爱人的离去给他沉痛的打击,他常常独自久坐,甚至流泪哭泣。他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这让身边的人很担心。他不但为爱妻的离世感到悲痛,也不停质问上帝:为何要拿走我的爱人?

像他这样的属灵伟人,活得如此痛苦不堪,还发出这样的疑问,很多人会想他的信心是否软弱了?

路易斯承认,在悲恸之下,他也会跌跌撞撞地去寻找生命的支撑和指引。在痛苦的时候,他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满心悲戚。他曾质问:“上帝,你在哪里?你怎能任我如此痛苦?你为什么要带走乔伊?”

无论在人前,还是在上帝面前,他都没有隐藏自己。因为他知道,人活着不是对真理有多认识,而是对真理有多信靠。这种信靠,就像孩子信靠父亲。因为知道自己在全能上帝面前,不过是弱小无助的,所以才不会假装坚强,而是吐露苦情,敞开心接受父亲的安慰。

2020年,对很多人来说,本是无法欢笑的一年,也正如此,大家才更加趋于寻找快乐,也努力面带微笑。这微笑里有悲伤也有骄傲,以为靠自己可以笑着跑这人生路。其实,若早一天放下假装,早一天带着肉体的脆弱和不幸在上帝面前疾呼,就会早一天尝到喜乐的滋味。

有声第227期 | 那些过了Jesus的年纪才懂的事【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沙龙

(来自《海外校园》http://ocfuyin.org/oc154-09

播音 | 舒舒

图片 | 沙龙

我出生于1985年,36岁了。耶稣在世只活了33年,这是我唯一能超过他的地方。然而,因为我长相比较幼稚,作为传道人,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劣势,有点类似中医行业,年轻的易被轻视,不信其专业能力。

因此,每次去参加基督徒的公众集会,对我而言,我的身份都是一个挑战。

有一次,我去福音营讲道,因为真的很渴,问一位穿红背心的大叔要一瓶矿泉水。大叔说:“不好意思,矿泉水只能发给讲员和服侍的同工。”我说:“我就是讲员。”对方一脸尴尬地说:“对不起,你实在太年轻了。”

不可否认,年纪轻在许多方面是普遍被视为缺乏分量的。我忍不住去思考,耶稣也曾年轻过,但他选择顺服上帝的心意,死在十字架上。别人是如何看待他的?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比照耶稣的生命,在33岁时的我们,应该明白些什么呢?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确实有了一点思考……

我已经不是个孩子

耶稣也曾有过童年,虽然正典中记载的内容并不多。

圣经的福音书中有一个特殊事件。耶稣12岁时,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节期满了,圣地以外的犹太人要结伴离开,规模相当浩大,有点像中国大陆的春运。耶稣与父母走散了。

起初,耶稣的父母约瑟与玛利亚以为耶稣仍混在人群中。后来在亲族和熟人中寻找无果,才决定返回耶路撒冷寻找他。最终他们发现耶稣在一群老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参《路加福音》2:41-46)

当时玛利亚非常费解:“‘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尽管如此,后来主耶稣还是“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参《路加福音》2:48-49、51)

可见,耶稣自幼就顺从父母。他在30岁时才离开故乡,开始旅行传道。30岁的耶稣已经不再是那个被父母从圣殿里拽回家的少年,而是长成了舍身成全天父旨意的领袖。

从生理上区分孩子和成人并不难,但如何界定心理和灵性层面的成熟,却难有一个明确标准。

如今人们提倡“永远年轻”,总希望人生能定格在少年,因而有了很多借口去宽容自己的不成熟和不长进。

当我们在学习、工作、服侍中失职,总会以“我还是个孩子”为借口搪塞。而我们的父辈在这个年纪,大都有孩子了。或许正是因为被过多的宽容和呵护,让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早已不再是孩子。

30岁时的耶稣,离上十字架的年龄不远了,但我们却尚未准备好去为任何事付上代价。无论我们是否自以为是跟随耶稣的人,我们都需要面对生理年龄增长的事实,心理和灵命也当从幼稚变得越来越成熟。

我认为自己成长到这个年龄,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在人生规划或服侍的构想上,都应该追求灵命的成熟,以坚定的心志选择跟随上帝。

我需要知道上帝怎么看我

年过30,我逐渐认为别人怎么看我,已经不那么重要。

在世界上,能证明我们身份的通常是外表、学历、职位,或是我们的特长和声誉。人心通常看表面,而且善变。我们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还基于我们是否有被利用的价值。

85后这一代人,很容易对自我评判两极化:要么高,山高人为峰;要么低,卑微如蝼蚁。这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价值真像股票一样忽涨忽跌,而是因为我们常把对自我的认知建立在别人的评判和看法上。

耶稣在30岁那年受洗,那时候“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路加福音》3:22)

耶稣的自我认同,是基于他非常清楚上帝是如何看待他的。无论日后被人拥簇,还是被人抛弃;被人服侍,还是遭人唾骂鞭打,他都确认自己在上帝面前不能被夺取的身份,以及上帝未来要赐予他的荣耀。

我们在上帝面前的身份坚不可摧,在任何人面前都是成立的。这个身份赋予我们一个属上帝的人该有的品格和立场。因此我们不用看别人的眼色,更无需因此承受许多莫须有的压力。

是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们,但凡属上帝的人,都应该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即使这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相矛盾,我们也不该退缩害怕。

背起十架跟随基督

圣经中记载了一段耶稣对门徒说的话:“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马太福音》16:24)对主耶稣而言,十字架是一个要夺取他性命的刑具,也是一个成就上帝救赎计划的工具——十字架成就了耶稣在世的价值。

因此,跟从耶稣要背起的十字架是一个来自历史事件的隐喻,象征了我们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所信付上的代价。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那么,什么是我的十字架呢?我的十字架也许像耶稣的十字架一样:或许会让我们受苦,或许会成就上帝的荣耀,或许成就我们在世生活的价值……

但现实是,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到了主耶稣的这个年纪,很有可能并没有准备好真的去为什么事付上代价。因此,愿意背起十字架,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换句话说,十字架不仅仅在山顶,十字架也在我们的身旁。

过去7年里,我都在同一间教会参加聚会。从第一周起,我就志愿在教会厨房里帮忙做饭。那里有位会友并不知道我在神学院读书。几个月后,我开始在这间教会任职传道。那位会友非常惊讶,感慨地说:“咱们厨房出人才啊!这位弟兄才做了几个月饭就成牧师了。”

直到疫情爆发停止实体聚会前,几乎每个星期日早上,我都要先准备好70人份的午饭后,再上台讲道——传道职责与烧饭工作并不冲突。反而在这样的日常中,我更加清楚自己在耶稣基督里的身份,以及被托付的责任。

不要小看自己的十字架,虽然有时候它看上去是那样平庸和笨拙,却是上帝为我们预备的器具,使我们的生命品格被磨练得越来越圣洁。

这些年,特别是年过30之后,最真切的感受就是除了救恩和家庭之外,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失去的。十字架由两道横杠构成,而人生终归要持守的也仅是这两个约:与上帝的救恩之约,与另一半的婚姻之约。当我真能背起这两个约定,或许我也就迈向成熟了吧?

有声第226期 | 巴克斯特的“三十而已” 【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左顾  (来自《海外校园》http://ocfuyin.org/oc154-14

播音 | 舒舒

1

17世纪40年代英国内战时期,一名牧师得知军队中正蔓延着某些危险的观念,于是主动请缨赶赴前线去服侍军人。

没想到此时他竟身染重病,加上医生不恰当的治疗,他被迫徘徊在死亡的边缘。这位牧师名叫巴克斯特,是基督教赫赫有名的神学家。那一年,他30岁。

30岁的巴克斯特,面临自己随时可能夭亡的命运,充满了忧虑——为内战中某些错误观念统治了军队而忧虑,为自己的家人遭遇洗劫而忧虑,为父亲被投入监狱而忧虑,也为自己的健康而忧虑。

他当时被医生判了死刑,于是“开始就圣徒永恒的安息做更认真的默想”(注),因为他已认定“自己已置身于今世与永恒的临界上了。”

“我因极度虚弱,我的记忆力不佳,遂提笔开始为自己的葬礼草拟讲道词,同时助自己默想天国,以使余生和死亡皆不成为苦事。”

这位30岁年轻牧师,在濒死时为自己写的“葬礼讲道词”,就是流传至今的经典著作《圣徒永恒的安息》。

这本书在诸多神学家的著作里,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病体沉重、心力交瘁的巴克斯特,当死亡近在眼前时,迸发出对天国的渴望,既强烈又深沉,既庄重又细腻。对沉溺于消费主义的人来说,不啻“当头棒喝”;对深陷焦虑、苦难的人来说,则是最为纯正且深切的安慰。

2

在个人的苦难、令人疲倦的责任、灰心失望或痛苦的重压之下,有什么比安息更令人神往呢?这安息不仅是我们的安慰,更是我们永恒的福祉。我们在一切功课中能积极进取,在困苦中能恒心忍耐,能荣耀上帝,我们的爱心、感恩及各样恩典之所以能有活力,以至于我们的基督信仰本身,都有赖于我们对这安息满怀信心而严肃的深思。”

巴克斯特的幸运也许就在于他值30岁之年,就承受了如此巨大的不幸,并在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中,找到了上帝赐下的丰沛恩典中的安息,找到了上帝医治他焦虑、苦难、死亡的良药。

也因此,他对于圣徒安息的默想,找到了恰如其分的主题方向,他将安息的焦点,汇聚在与上帝永恒的联合以及对罪恶苦难的远离上。

属天的安息的重点,不是在天国里我们将拥有多少财富,也不是在天国里我们是否将变得比现在更漂亮,也不是各人职级的高低;而是在那里,圣徒将与上帝面对面,将在永恒当中享受从上帝而来的无尽的喜乐。

“我们将与摩西同唱,将与大卫同吟诗歌赞美上帝,将与所有得赎的灵魂永远同声颂赞那羔羊。”

“在那里,我们不仅要见到与自己相识的圣徒,还要结识各时代我们不曾谋面的所有圣徒,并与他们和睦相伴。”

“我们将从上帝直接支取喜乐。”

同时,在《圣徒永恒的安息》里到处都是关于现世苦难与未来安息的对比,而那些关于天国的轻佻、猎奇的想法,在这本书里只字未提。也许正是基于“圣言”的默想,更给人坚定的天国盼望,以至于可以使我们知道用合宜的态度面对眼前的生活。

“昔日我只是可怜、病态、受鄙视的罪人,如今竟被披上荣耀的光辉!昔日我只是在地上爬行的蠕虫,如今竟被提升到如此尊贵的地位!不久前,我还在呻吟、悲泣、死亡之中,此刻心中却是喜乐满溢出!”

“啊,昏昏欲睡、爱世界的心,你是何等冰冷地想起这将要临到的日子。你宁可坐在尘土之间,也不愿在神的宫中穿行吗?在这地上,要比在天上与神在一起更好吗?地上的朋友更好,欢喜更大?在那里有你父的荣耀。在那里,哦,我的心啊,当你离开这身体,你一定要去到那里。”

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危机,也许在于我们对苦难的感知已经完全无法和前辈圣徒相比。繁荣的商业让很多人既与不幸暂时隔开,也与这个世界上真正不幸的人隔绝开来;而消费主义则引导我们降维成了被单一指标衡量的人,缺少了对人之为人的深度与广度的必要认知。

这是今天很多人的焦虑来源。我们很多时候不自觉地用属世的标准去衡量自己、衡量别人。

3

另一方面,孔子云:“三十而立。”“立”意味着人要开始对这个社会有交代、有担当。

焦虑并非总是坏事。有时候焦虑意味着一个人有责任感、对未来有期望。

但30岁(或不是30岁)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

在多大程度上是在焦虑自己的灵魂问题,又在多大程度上其实是在焦虑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人上人”?

在多大程度上是在焦虑自己“今天又犯了多少罪”,又在多大程度上其实是在焦虑自己“今天情商不够高,没有讨好到所有人”?

在多大程度上计算和焦虑这个月收支的不平衡,又在多大程度上会去焦虑这个月对弟兄有多少亏负?

中国有句古话叫“直道而行”。当一个人对自己内化的精神支柱有着强烈的信念时,任何外在的事物都不能影响他按着正道来做他日常的每一件事。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是这样的人,圣徒保罗也是这样的人。保罗并非没有忧虑和苦楚,但他靠上帝得胜了。

这个世界上足以引起我们焦虑的事情太多了,而我们能够靠一己之力去改变的事情却微乎其微。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把一切劳苦重担,交托于上帝,并在上帝的带领下,按良心做正直事。

“三十而立”,愿我们都能靠主立得堂堂正正,立得满有盼望。

注:本文引用与参考均取自理查德·巴克斯特所著之《圣徒永恒的安息》,许一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有声第225期 | 中年的冲击与翱翔【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林秋如 (来自《海外校园》http://ocfuyin.org/oc155-18 )

播音 | 舒舒 

父亲给我取名林秋如,意思是“恰如秋天美丽的枫林”。感谢父亲对我的生命赋予如此优雅又富诗意的期许。可真要让我的生命如秋天美丽的枫林,我得接受夏日艳阳的不辞而别,目送繁花衰残化泥,倏忽之间天地变色,寒气逼人,挺着秋天的寒颤萧瑟,才能让一身的锈色蜕变成绚烂的枫彩。

年近四十,痛行幽谷

40年寒暑悄然飞逝,我们横跨大西洋从欧洲搬回美国,只因丈夫的工作转换跑道,而我必须为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一抹淡淡的哀愁袭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那愁绪像一床纱帐毫不留情地飘洒下来,罩住我生命的帐篷。这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迈入中年的我,走遍天涯海角,尝尽愁滋味,却没辛弃疾那份潇洒,道说“天凉好个秋”。

我才刚成为中年族群(40到60岁)的新鲜人,席卷全身的莫名疼痛开始日夜狰狞地向我咆哮,犹如《魔戒》里的哈比人浑身被蜘蛛网缠绕,无法脱身。

我节节败退,每天经历新的“失落”,坐在钢琴前欲哭无泪,疼痛使我无法继续弹奏古典钢琴,无力梳头挤牙膏,端一杯茶都吃力。疼痛让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叫做慢性肌纤维疼痛(fibromyalgia)。

我非常理性地查考“这姑娘”的来历,医学泰斗们在她面前都很谦虚,不知道如何对付她无所不在的顽强与威力。被她缠上的病人,经常失眠,会逐渐变得忧郁厌世,甚至四肢瘫痪,慢慢哀怨地走向死亡。

那些病例报导开始让我的想象力飞奔到疯狂。社区里的中年知名才女因得了帕金森病而轻生自杀,我真想知道她内心的挣扎。看着钢琴旁边雷诺瓦的画作,想到他51岁就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尔后的27年,病情逐渐恶化到两手关节变形,手肘肩膀僵化,他继续奋力创作直到离世。那是怎样的抗争?

那时节,我正忙着翻译一本好书——《世界观的故事》(How Now Shall We Live)。日夜缠身的疼痛让我不得不投降,放弃翻译。那次的放弃对我是极大的讽刺,那书名紧扣心弦,魂萦梦系,活在疼痛中的我,如何看世界?如何对待生命?我该怎么活?我的人生下半场会是怎样的风景?

我的想象力继续飞翔……

踽踽独行,深思盼望

中年人被社会贴上很多标签,那些标签背后往往充满无奈与鄙视。

我无法容忍自己落入那些框框,但我无法跳脱日渐衰残的身躯,更甩不掉心灵深处对自己的否定、愤怒与质疑。

一次座谈会,一位年轻聪慧的研究生问我:“你对未来的梦想是什么?”我几乎哽咽,内心里真正想说的是:年轻人,我只剩下一团破碎的梦!

青年时期的尼采曾说:“盼望其实是所有邪恶里面最邪恶的,因为它只会延续人类的折磨与煎熬。”(Human, All Too Human:A Book for Free Spirits by Friedrich Nietzsche)他也说:“最棒的事是你完全无法攫取的:不出生,不生存,成为虚无,然而对你次好的事就是尽速死亡。”(The Birth of Tragedy

尼采的断言实在狠毒!有些人就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拒绝像尼采这般带来性灵死亡的毒言毒语。长年的身体疼痛会让人在暗夜里呻吟,但心灵的晦暗会消磨腐蚀人的灵魂。

所罗门王的箴言提醒我:“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我开始学习与失眠和平共处,也让疼痛成为我的导师,失眠的夜晚带给我清醒的心,不再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去检视自己的痛苦,而去思索盼望的缘由,及盼望对中年人的意义。

疼痛教导我学习倾听,倾听这悲惨世界的声音,活在悲惨世界里,不需要死在自己的悲惨里,而要活在世界里,帮助人走出他们的悲惨。疼痛教我以柔软的心体贴别人的忧伤与痛楚,陪伴他们探索绝望的尽头与出路。 中年岁月可能短暂如一宿,也可能长达20年,若这不是我的终点,我如何让每一天活得精彩?我期待倾听上帝,这位生命的作者要如何谱写我的下一篇诗章。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我开始布局规划新的生活方式。决定谢绝医生开的处方,因为处方固然会减轻疼痛,使人心情放松,但无法根治遍布全身的肌纤维,而且会让各个器官放慢运作的速度。从来不会照相的我,买了傻瓜相机随身携带,每天爬山追夕阳,享受在山路上与上帝对话……

大自然的幻化美景令我赞叹造物主的美感与智慧,生命的主宰透过大自然向我展现他的温柔,他对生命细微的顾念与珍惜,让我深知人的盼望不是从肉体的死亡开始实现,基督耶稣复活的大能是我从今生到永恒实存的经验,因他圣洁的灵在我里面塑造我成为他心目中美丽的艺术杰作,成为他所谱写的诗!

在空旷的山野里,上帝让我尽情恣意地抒发内心的愤怒与挣扎,他对我说,饶恕那些小人是对我自己的尊重;他不仅教我饶恕别人,也提醒我恩待自己,给予自己宽容的余地。每一天,上帝圣善的灵更新转化我内在的生命,这使我生命的盼望活现在每日的生活里。

中年危机成了我生命的转机,给我勇气跨出原有的舒适圈。

43岁那年,一连9门考试,开始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训练,隔年开始在美国公立高中任教。这使我有机会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的真相:50%的青少年来自破碎家庭,吸毒酗酒的富家子弟提早被退学,好勇斗狠扬言炸学校的恐怖学生,遭遇性虐待的孩子……他们内心里的阴影全写在脸上,找不到盼望与出路的青少年往往陷入忧郁、自残或企图自杀。

当学生们告诉我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感觉到被爱时,当学生家长来信告知每天来上我的课是他孩子唯一愿意上学的动力时,我对上帝说,谢谢你让我实现12岁时的梦想,当中学老师,陪伴徬徨的青少年。

有一年的应届毕业生还颁给我一个奖牌—— “最会搞笑的老师”!

中年的人生饶富戏剧性,52岁那年,踏上新的旅程,离开四季如春的南加州,搬到加拿大温哥华,关怀国际留学生及国际职场青年。我的关怀对象来自世界各地,包括非洲与中东的难民学生及被迫离开祖国家园的年轻人。 他们的人生境遇拓展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生命,我何其有幸,能参与在塑造各国未来领袖的庄严使命中!

恩典记号,重放异彩

为了关怀国际留学生及职场青年,我每周做好几次大锅菜给年轻人,才讶然发现我长年疼痛柔弱的手竟然有力气做菜招待年轻人!

56岁那年,带着胆怯的心和僵硬的手,再度打开钢琴弹古典音乐,两周后,竟然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不可思议!16年的哀戚化为感恩的音符,这是上帝给我的奇妙恩典!虽然疼痛依然不放过我,我已学会不再当它为敌人,而以礼让相待。

温哥华四季分明,家门口有一棵社区里最壮硕的枫树,每年秋天绽放异彩。上帝将我的生命栽种在这块土地上,期待我结实累累,他要欣然见我如秋天美丽的枫林,见证人生的秋季是多么精彩华丽的探险之旅!

有声第224期 | 做一个机智的寄居者【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缺i的fish

播音 | 舒舒

来自《海外校园》http://ocfuyin.org/oc155-15

寄居也当有梦想

最近看了一部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剧中的5位中年医生,个性迥异,甚至各自有着小偏执,却都内心柔软温和,能直面人生中的黑暗,愿意尽力给所接触到的人带去光明。

鲁迅曾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想他们是医生圈里的勇士吧。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在大学时的一次机缘巧合中互相认识,一直相互陪伴走到中年,成为彼此最默契的好友。

他们在医术上精益求精,但又不只是追求工作上的专业性;在面对病人时,他们更有同理心,总能照顾得更加周全。剧中,大部分场景是他们上下班的日常,有各种张力,也有各种温暖。每集剧的末尾都会有一段他们私下成立乐队的训练场景。他们脱下大白褂,沉浸在演奏中,仿佛乐手歌者才是他们唯一的身份。

这就是他们的机智生活。乐队是他们释放压力,寻求内心安宁的栖息地。他们每天面对各样的病人,随时经历生死;人到中年,也会面临婚姻、情感的各种问题。他们从乐队中获得前行的力量,在冷漠中散发温暖,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这群属上帝的儿女,在世上寄居的日子里,接触的大部分人并不认识主;每天从各种渠道接受的信息、观念,很多都是违背圣经原则的。我们又要如何过一种机智的寄居生活呢?

难逃“平庸”

再过两年我就步入40岁了,依然单身,父母已不在人世,我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这也就罢了,身体还欠佳。倘若有点非凡才能也就好了,可我却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凡人。再不然,有点美貌也是可以的,可惜都没有。

像我这样一个单身者,又该如何过一种机智的寄居生活呢?

面对平庸的压力,圣经上说:“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10:31)

曾经,我也是那个为梦想愿意披荆斩棘的少年,后来几经生活风浪,在寻找人生方向的过程中,我竟意识到:原来梦想可以那么有意义,为主耶稣可以大发热心,可以像那些宣教士一般,开拓福音的疆土。

所以,当自己喜欢的一对夫妻告别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甚至有些危险的地方传福音时,我也热血沸腾,差点跟了去。如果当时我再勇敢一些,再有信心一些……我是不是就不会是如今这副平庸模样了呢?

后来,我又有一个机会过热血沸腾的日子。

2019年末,我被查出得了一种罕见病。在一个月左右的挣扎痛苦之后,我顺服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很不一样,上帝肯定有他特别的使命在我身上,不然我怎么会有一个基因跟常人不一样?

我开始想给患同病的群体传福音,我加入病友群,积极认识并接触适合的福音对象。期间,我写了几篇见证文章,也投了稿,把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过好景不长,我很快就发现群里的气氛一片消极,病友的思想观念很难改变,简直无法沟通,还未正式切入福音,我就被吞没在汪洋大海了。

一年多了,我没有在病友群里撒下一粒种子。我还是如此平庸,没什么不一样。

从温暖周遭开始

看来,想要在信仰上建立丰功伟绩也是无望了。年纪渐长,身体又倍受局限。之前尚且经常去医院探访,现在连探访都少了。我常常会有一种辜负上帝给我这些时光的紧迫感,但行动却是跟不上。痛定思痛,我想我至少可以选择在平常的日子里机智地生活着。

我没法成为硕果累累的宣教士,没法成为出色的传道人,没法著书立说,有的只是平凡的日子。我开始接受这样平庸的自己,不再眼高手低,学习或吃或喝都是为荣耀他而行。

每天早晚,我在固定时间灵修,在暗室里与主亲近;自己的哥哥姐姐还没信主,我不再只是跟他们谈论大道理,我反思跟他们相处时自己身上的问题,开始从行为上让他们看到主耶稣的恩典。

我主动去跟陌生的邻居建立关系,从主动串门分享食物开始,慢慢熟悉起来了,我就找各种契机给他们讲福音;每天接触的同事,我也会多一些关注,他们的问题是什么?需求是什么?慢慢给他们传递福音的信息;还有我的那些未信主的好友,每次相约我必先祷告,虽然并非每次都能切入福音话题,但我知道每次与他们的接触都在上帝手中。 渐渐的,我的心不再因自己的平庸而焦躁不安,我深刻意识到我的阿爸父并非看我做了什么,而是看我为了什么而做。

疾病带来信靠

面对疾病的压力,圣经上这样鼓励我:“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篇》73:26)

对于身体的逐渐衰残,我比正常人体会更深。我的病就是进行性肌无力症的一种。身体会越来越容易疲惫,以前能跑能跳,现在只能走路,而且只能慢慢走,否则容易摔。爬楼梯更是吃力,我也不知哪一天连走路都不行了。

我担心自己孑然一身,无人照顾,若哪一天出现意外,我会凄凄惨惨地死去,尸体还要好几天才被发现。我也会规划自己的将来,如果将来有药的话,我要如何承担费用?或者没有药,我又要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除了这份工作,我还能通过什么渠道赚钱?我寻寻觅觅,去学习理财投资,学习写作,也会想是否可以尝试运营新媒体……

脑海里的想法很多,心里的焦躁不少。疾病困扰带来的压力每天如影相随。但也正因如此,让我深刻领悟到只有主耶稣才能成为我的依靠。

我越软弱,就越依靠他;我越依靠他,就越能经历他;我越经历他,就越认识他。他不断用圣经的话语提醒我:规划以后的生活无可厚非,因为人也要殷勤劳作,不可懒惰;但我内心真正的依靠和力量只能来自我的主耶稣。

明天会如何,我不知道,即使我腰财万贯,最终也会如风逝去;即使我真的凄惨死去,但也在他的手中。更何况肉体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所要关注的难道不应该是我的属灵状况吗?

上帝给我的恩典已经很多,有稳定的工作,目前生活尚能自理。我常想,以往向他求的过多了,如今我只想求直到见他面的那天我都能自主生活,这就是极大的恩典了。我唯愿自己一生不偏离他的道,即使有一天无法独立行走了,他依然是我的依靠,是我心里的力量,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孤独也是祝福

面对孤独的压力,圣经上这样鼓励我:“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马书》8:26)

单身独居,会时常孤独。我的孤独感并非来自没人陪伴,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需求。

日常生活中,除了上班,参与教会生活,独自回到自己的小窝,我也是很舒适的。我喜欢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我喜欢思考、喜欢写作……一个人的时间里,我也很自律,做事效率高,甚至觉得独自生活更自在,所以我反而会求告主耶稣让我多走出去跟人接触,建立关系。这样说来,我并不孤单。

但我确实孤独。母亲的去世,是我心里的一根刺,那时我尚未真正认识主,没能将福音带给我的至爱亲人;在个人感情上,我单纯地信任和付出,换来的却是背叛和抛弃;疾病带来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我不是说我比任何人都更早经历父母双亡、感情背叛、身体衰残……我只是查看身边熟悉的姐妹们,我实在没办法向她们诉说我心里的苦楚。她们也不是没经历困苦,只是在相仿的年纪里,我经历得更多、更早。我的梦想、害怕、喜乐和试炼,似乎无法跟她们完全分享。

于是,在软弱时,我便倍感孤独。

然而,孤独也可以成为一种祝福。我知道人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完全体尝别人的感受,然而主耶稣却知晓我内心的一切。他在客西马尼园里度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他经历过人间极致的孤独,岂不能全然知晓我的孤独吗?

每当孤独时,我就会更加靠近他。即使我无法说出内心的种种感受,圣灵也会在我里面同我一起叹息。

正如经上说,“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诗篇》139:2-3) 于是,我慢慢接受孤独。孤独并不是一种阻碍,而是让我更加真实地经历主耶稣的同在,因此孤独成了我生命中的祝福。

尾声

我原本就是个爱思考的人,如今步入中年,更是常常思想。虽然平庸、疾病、孤独,每天的压力依旧存在,但这些都是短暂的,因为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长存。我感恩自己是个寄居者——这寄居的日子很重要,不是为别的,是为见证那永恒的福音。

我要继续机智地生活着,靠着他的恩典与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