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关于admin

就做一束光,带着爱飞翔。 用文字温暖,用声音治愈。

有声第203期 | 无论如何anyway【生活随感】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舒舒 2021/03/29

这些天有件事让我烦心,不只是我,全家人都被搅扰到了。

隔壁邻居家的狗,每到晚上十点十一点就开始狂叫,有时能持续到夜里一两点,非常影响我们的睡眠。

这家人经常不在家,皮先生去敲过好多次门都没人应。之前有一次处理我们两家之间的篱笆墙的事,还是写了信投进他们信箱里的。

所以,昨天在我的催促下,皮老师又亲笔写了一封信。我倒不是怕英文不完美,而是觉得自己的怒气可能会跃然纸上,破坏了邻里关系也不好。

结果,皮老师写完后给我过目时,他言语间的那个友好劲儿又让我傻眼了。

他的大概意思是说:

亲爱的邻居,不知道你们对于你家的狗狗有没有一个未来的计划呢?看起来你们是要训练它成为呆在室外的狗狗。不过它在凌晨时分叫得比较厉害,你们也许要重新想一个训练方法?嗯,相信你们很快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的!

我说:哎呀呀,不通过,不通过,你都没有写到我们夜里要醒来好几次,睡眠和心情都被严重打扰,不让他们知道自私行为的后果怎么行呀?

他说:你觉得他们看到信会不知道吗?很明显,困扰不严重的话,我们是不会找他们的。再说,你怎么知道他们自私呢?有可能晚上他们早早睡了,戴上耳机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这些天出远门了?

他的设想我都不同意。我也戴上耳机的,我都还能醒来几次。出远门,不把狗狗寄养在朋友家或专业机构,这不是虐待动物吗?

Anyway, 我想起他以前经常说起的:在知道事情真相之前,我们常常是生活在自己对别人的行为动机所编织的故事里。我们告诉自己别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那样做的,然后再对自己编的那个故事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或是高兴欢喜,或是愤愤不平。

确实,现在我们都不知道事情真相。我告诉自己的故事让我一想到就气鼓鼓。他告诉他自己的故事,让他总是心平气和。谁是更有智慧的那一个呢?

Anyway,我又想起了那首名为“Anyway”的小诗。毫无例外,每次想起它,我的心总会平静许多。网上有几个版本,找了一个比较喜欢的,翻成中文,分享给大家。


无 论 如 何
作者:肯特.基斯(并不是特蕾莎修女)

翻译:舒舒


人们常常会不讲道理、毫无逻辑、自我中心,

无论如何,你要饶恕他们。


如果你待人友善,人们也许会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

无论如何,持守你的友善。


如果你取得成功,你会赢得一些假朋友和一些真敌人,

无论如何,你仍然要努力成功。


如果你诚实率真,别人可能会欺骗你,

无论如何,保持你的诚实与率真。 

你耗费数年所建造的,可能会被别人毁于一旦,

无论如何,你依旧要辛勤建造。


当你寻得宁静与快乐,可能会招来他人的嫉妒,

无论如何,你当尽情享受你的快乐。


你今日所行的善,人们明天就会遗忘,

无论如何,你仍要坚持行善。

将你最好的付出给这个世界,

这也许永远都不够,

无论如何,坚持付出你最好的。


你瞧,说到底,这是你和你的上帝之间的事,这从来就不是你和他们之间的事。 
这首诗的原作者是一位美国作家Kent M. Keith。这首诗曾被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孤儿院的墙上展示,并没有提到作者,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特蕾莎修女本人写的。但是特蕾莎修女的一生的确践行了这首诗的倡导,用它献给特蕾莎修女是最合适不过的。英文原文如下: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 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 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Do good anyway.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your God;
It wa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1:感谢Crystal小朋友优美的英文朗诵!很高兴能一起演绎我们都很喜欢的诗歌!2:明天是National Doctor’s Day(全国医生日),也将这首诗特别献给一直服务休斯顿民众的仁心仁术的华人医生丰建伟,以及所有的医护工作者门,谢谢你们将自己最好的献给这个世界,日日夜夜坚持对生命的关爱和守护!

有声第202期 | 道歉的五种语言【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舒舒

播音 | 舒舒

2021/02/21

前些天分享了《爱语暖心田》这本书,里面提到作者盖瑞.查普曼的另外一本书《道歉的五种语言》,因为我还没有读过,于是就产生了好奇心。

回想一下我和先生的在这些年相处中,道歉和接受道歉的模式运行得还可以,但是和儿子之间呢,总是在两句话之后就结束了,每次都觉得还不如不道歉呢。

我和他说“对不起,我又对你发脾气了”,他说“啊,没关系啦,我已经习惯了。”这话呛得我马上就闭嘴了。如果他对我道歉呢,就说“妈妈,对不起啊,我错了。”也不说清楚错哪里了,我也不想多追究搞得大家更不愉快,也就说“没关系”就草草结束。

如此看来,我们都还没有掌握好道歉的语言。而我这个做妈妈的至今都没好好学习过,真是太惭愧了。所以,马上找来书给自己恶补,看完之后真是后悔没有早点学习。

人生有许多功课是我们自以为天生就会的,然而现实是我们错得离谱,在人际关系中造成太多不必要的伤害。

为何需要道歉?

只有在完美的世界里,人们才不需要道歉。可现实世界并不完美,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有意或者无意的伤害行为,所以我们不能没有道歉。

但是,为什么一句“我错了”让一些人那么难以启齿呢?通常,不愿意承认错误是和自尊心分不开的。掩饰问题、自我开脱、不想道歉的种子通常是童年时种下的。查普曼博士说,如果孩子因为一个小错误受到过度的惩罚、谴责或者羞辱,他的自尊感就会降低,并在潜意识里把错误行为和丧失自尊联系在一起。于是在他们的印象里,承认错误就意味着“坏”。

其实不然,美国成功激励公司的创始人保罗·J·麦尔(Paul J. Meyer)曾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坦然承认自己错了。”

真正的道歉能够实现宽恕与和解,继续发展双方的关系。

没有道歉,冒犯横在中间,就损毁了双方的关系。乐于道歉、宽恕与和解,常常是良好关系的标志。很多关系冷漠而又疏远,就是因为我们拒不道歉或者说不学习有效道歉的结果。

真正的道歉也会减轻犯错一方的内疚感。

犯错之后,沉重的良知负担会让人充满内疚和羞愧感。而倒空这一负担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你所冒犯的人道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正视镜中的自我、正视他人的眼神。但这并不是因为你变得完美了,而是因为你愿意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道歉可以学习吗

当然可以。道歉的艺术绝对是可以学习的。这本书中给大家讲解了道歉包含的五个最主要的方面,也称为道歉的五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很重要,但就个人而言,其中的一两种语言在沟通中也许会比其他的更有效。

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学习并愿意说对方能接受的道歉语言。因为就和爱的语言一样,你说出让对方能感受到爱的语言,爱才能真正在你们之间流动,不然你按照你的方式去爱,对方死活也感觉不到,你的时间和精力和感情也被白白消耗。同样,如果你说出对方偏爱的主要道歉语言,也会使他们更容易感受到你真诚的歉意,并真正地宽恕你。

真爱常常意味着坦诚地说对不起,真爱包含着冒犯者的道歉和被冒犯者的宽恕。这是修复破裂关系,建造充满爱的关系的有效途径。

具体该如何道歉呢?

查普曼博士和他的合作者詹妮弗·托马斯通过多年的咨询和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道歉语言。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一方在真诚地道歉,而另一方却根本没有感受到歉意,如此就难以达成谅解和宽恕。

道歉语言之一:表达歉意

表达歉意是道歉的情感层面,向被冒犯者表达你因自己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他而内疚、羞愧和痛苦。最常见的说法是“对不起” 。

表达歉意要注意的要点:

1.道歉始于怀有歉疚之意,需要真诚的、充分的歉意。

我们为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失望、不便感到后悔, 要为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道歉。被冒犯的人正在经受情感上的折磨,他们希望你多少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他们要看到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有多深。对一些人来说,这一点是他们最想听到的,是具有实际的疗伤作用的。

2.道歉千万不要画蛇添足,真诚的道歉不会为自己找借口。

许多接受调研的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她先是道歉,然后开始责怪我,说我先惹火了她。这种责备让她的道歉显得很不真诚。”

你瞧,当你在“对不起”之后,加上一句“但是…”,你的道歉马上就变得不那么真诚,变成了对别人的责备、攻击,而攻击绝对是不能带来宽恕和原谅的。

3.道歉不是操纵对方的工具,迫使其做出相同的回应。

有时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别人。即便如此,也要表达歉意,良好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如果你不小心撞到了人,也要说声“对不起”。你道歉不是因为有意撞了他,而是你的无意的行为伤害了别人,给别人造成了不便。

在亲密的关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意识到自己无意间令对方感到不舒服,可以跟对方说:“很抱歉我的做法让你这么难受。我不是有意要伤害你。” 道歉时应该具体谈论自己的行为,并对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表示理解。

仅仅为了不让对方继续纠缠而敷衍的道歉并不是真诚的道歉。也不要期望对方一定接受你的道歉或立即就原谅你。我们会经常听到别人说,或者自己也曾经这么说:“我都道歉了,你还不依不饶,你还想我怎么样嘛?”你道歉是你该做的事,别人是否接受道歉、要花多少时间来接受道歉、是不是原谅你,那是别人的事,你做你当做的即可。

道歉语言之二:承认过错

我们需要学习承认过错,具体描述这个错误,并用语言表达“我错了”。

这一点看似非常简单,但却由于内心的骄傲、顽固、要面子或者原生家庭的影响等等,很多时候人们做不到坦然承认错误,好像把“承认错误“和“否定自己的价值”划上了等号。

举例:拉里和吉尔结婚 25 年了。几年前,吉尔的一个叔叔给了他们家一笔钱。丈夫拉里认为这笔钱应该用作一家人的生活费,可吉尔却觉得是叔叔给她的礼物,她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很快就把钱花光了。为此丈夫拉里很不高兴,虽然没说过刻薄的话,但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妻子。 有一天,吉尔道歉说:“我意识到,我不该那样处理叔叔的那笔钱,我应该与你商量,一起决定怎么使用它。我的做法很自私,伤害了我们的关系,对此我很难过。我承认是我错了。”

拉里接受了她的道歉并原谅了她。两人相拥而泣。他们的关系在那一时刻得到医治。

所以,很多时候,表达歉意说‘对不起’是远远不够的。对方想要知道,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否真正能够感受你的错误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道歉语言之三:弥补过失

如果说道歉语言之一与二是偏向言语上的沟通,那么道歉语言之三四五则是行动。

回想一下小时候,如果别的小朋友抢走了你心爱的玩具,无论他再怎么说“对不起”或者“我错了”,最终让你破涕为笑的,还是他乖乖地把玩具还给你,不是吗?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罪的代价乃是死这样的说法,公义的上帝对人类的罪不是简单的“饶恕”就一笔勾销,祂是用自己的独生子代替人类偿还了罪的代价。为过错做出补偿的“弥补”观念深嵌在人类灵魂里,社会的法律体系和人际关系都深受这个基本观念的影响。

在有些案例中,弥补过失很容易操作。如果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衡量,那么罪犯只要赔偿一定数量的货币就可以了。

但是,在另一些案例里,弥补过失操作起来则很困难。比如当罪行是谋杀,那么杀人犯如何赔偿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损失呢?在这种情况下的“赔偿” 可能最多做到:罪犯向受害方真诚地道歉,承认罪行,并将余生致力于帮助他人——使他们免于步自己的后尘。

安迪·斯坦利( Andy Stanley ) 在 他 的 《“ 好 人 ” 叩 开 天 堂 门 》中写到:“真正的歉意体现在想要为自己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做出赔偿的意愿之中。

当我们被家人的语言或者行为伤害时,常常会感到愤怒,很受伤,主要是因为我们极度渴望被那个人爱。但他们刻薄的言语和伤人的行为使我们质疑他们的爱。 “要是Ta爱我,怎么可能那样对待我?”——这时候,对方说“对不起,我错了”仍然是不够的,我们想知道他们是否爱我们。正是这样的探询使我们要求“赔偿”,也就是期望对方通过一些行为来表现爱和关心。

所以,一些人认可的主要道歉语言是弥补过失,做出赔偿,或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仍然爱仍然在乎。

道歉语言之四:真诚悔改

“悔改”这个词英文是repent,韦式字典中有一条解释:turn away from sin and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amendment of one’s life,意思是“远离罪恶,并致力去修正自己的人生”。

悔改意味着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破坏性,为给对方造成的痛苦感到抱歉,于是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对不起,我错了,我应该怎么补偿你?”之后,他们会说“我会努力不再做这样的事。”

有人以为自己心里决定改变就可以,不用说出来,因着自己的骄傲或怯懦,怕说出来之后又做不到更让人失望。可是,你不说,被你冒犯的人不会知道你心里的决定。也许要过很久他们才能观察到你的变化,这个过程中你们的关系便不会得到改善。

悔改者自己要认识到大的改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改变的过程中也会经历到失败,但是那些失败不应该从根本上阻止我们做出真正的、积极的改变。

被伤害的一方也要晓得对方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但只要有真诚的意愿,有开始,关系的修复就会有希望。

另外,并非只有在犯了道德上的错误时才需要做出改变。在健康的人际关系里,我们需要做出的改变通常与道德层面毫不相干,却与建构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

道歉语言之五:请求宽恕

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有谁伤害了我,能做到以上四个步骤已经是超级足够了,我不会再奢求其它。不过,查普曼博士指出他们在调研中, 20%人还表明“希望他(她)请求我的原谅”。在他们看来,那才是表明道歉诚意的魔力之言。

为什么请求原谅这么重要呢?

第一,请求原谅表明你希望与受伤害者的关系完全恢复。

冒犯一旦发生,就会立即在两人之间形成一道情感障碍。只有清除这个障碍,二人的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你发现对方的主要道歉语言是请求饶恕,那么消除障碍的最好方法就非此莫属了。

第二,请求原谅说明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你有意或无意间冒犯了对方。

你的言行在道德层面不一定有错,比如只是开玩笑,但对方感觉不舒服或者被伤害,为了关系的和睦,你也应该请求原谅。请求原谅表明承认你的内疚感。

第三,请求原谅表明你愿意把你们的关系如何发展交给那被冒犯的人来决定。

你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达了歉意,也许还提出进行补偿。但现在你是在问对方:“你能原谅我吗?”这个问题你无法替对方来回答。原谅还是不原谅,这个决定必须由对方自己来做。

因为被你冒犯的人可能要为“原谅你”付出昂贵的代价。当他们原谅你时,必须放弃自己对公正的渴求,放下受到的伤害、心中的愤怒,尴尬、遭到背叛的感觉等等。有时,他们还必须承受由你的错误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被你冒犯的那个人必须忍受这一切甚至更多的后果,还要为了原谅你而独自舔伤。你向他(她)请求的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你必须认真对待请求饶恕这件事。

由于饶恕的代价很昂贵,所以你不要指望对方马上就会原谅你。

“如果你犯的是重大错误,而且一犯再犯的话,那么对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抚慰伤害和接受道歉;若他们的道歉语言是补偿和悔改,就更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做出补偿或真心悔改。”

我们基督徒知道圣经上要我们原谅饶恕,正如上帝饶恕了我们。那是上帝为着我们的益处,我们当这样要求自己。但我们绝不能如此要求别人,他们的决定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事。

如何知道自己的道歉语言?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中一两种语言会比其它的更能深刻地传递真诚歉意。你也可能喜欢听到所有五种道歉的语言。如果听不到自己的主要道歉语言,就会质疑道歉者的诚意。相反,你会发现,如果对方恰好用了你的主要道歉语言来表达歉意,你往往会更容易原谅。

这项关于道歉的研究发现,75%的夫妻偏好不同的道歉语言。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确定哪一种是属于自己的语言呢?

问题并不棘手,你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面对冒犯时,你期望对方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才有可能真正原谅他们?

2.这件事最伤害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冒犯者还没有做出任何道歉,或者道歉之后你并没有完全接受的时候尤其有效。)

3.当我向别人道歉的时候,哪种语言是最重要的?

普通人之所以不情愿道歉,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受外在文化的影响,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有些人会立刻采用谴责模式,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有些人则面无表情地否认自己的错误;还有一些人会草草道歉,但毫无诚意,只不过为了快点儿了事。这些都不是有效的方式。

如果有效的道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不会那么多,关系不会那么冷漠、僵硬。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会失败,我们当学会坦诚面对错误,也当表达歉意、承认过错、弥补损失、真诚悔改,谦卑地请求宽恕。

最后,我还有两点补充:第一,关于“道歉的语言”或“爱的语言”,最好能在家庭或者一个小组里面共同学习,这样每个人的重点都能放在了解他人的道歉的语言或爱的语言,然后可以用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去向他人道歉、更好地爱他人。我想更好地道歉也是更好地去爱的一个方面吧。第二,书中没有强调当别人对我们道歉的时候,我们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我觉得最好是不要说“没关系,我习惯了”,或“你是真心的吗?我看你也不会改变”这种挫伤对方的话。对方鼓起勇气道歉已经是很好的开头,此时我们要学习的是接受、宽恕、相信、耐心。

但愿这本书能使所有人都成为善于道歉的人,认识并克服不良的道歉方式。正如书中所说,“道歉的艺术虽然不简单,但是人们可以学会,而且值得去学。道歉为情感和精神健康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道歉之后,我们便可以正视镜中的自我,便可以正视他人的眼睛,便可以轻松地面对人类的良知。那些真诚道歉的人最有可能会得到真正的原谅。

有声第201期 | 眼光2020【生活随感】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舒舒 2021/1/11

2020年年尾的一天,从早晨就开始下雨。先生自告奋勇陪我一起去电台安排新年的节目播放。


他就爱在雨里开车,不管是雨点、雨丝、雨柱,他都爱。要是再来个电闪雷鸣,更会令他心旷神怡、连呼“I like it,I like it!(我喜欢我喜欢!)”


一般人因为下雨就会推迟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购物或去朋友家送点东西什么的,然而我家这位却会在下雨的时候兴奋地像个孩子,没事儿还要找事儿干。


所以呀,以后当皮先生大风大雨里出现在你家门口时,你就不用那么感动地说,哎呀下雨天还那么麻烦你!


他的喜爱也让我对阴雨天好感加分,因为我知道,每当车行驶过低凹的路面溅起水花时,都能让他心满意足地微笑—特别是当我在旁边哇哇乱叫的时候!


即使他不在我身边,我也能“看到”他发光的眼睛和享受的表情,于是我的嘴角也会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


你可以认为他幼稚不成熟,我却宝贝他这颗永不失落的童心。


你看,同样一件事情,只因为看待的眼光不同,从这件事(比如下雨)你能联想到的人和事不同,你的感觉、心情也都会改变。


所以,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心里的眼睛看到什么,“心光”比“眼光”更重要!


当我一边整理着手中的CD,一边在浮想联翩的时候,工作室的广播里传来Nancy姐妹温柔动听的声音。那时,她恰好说到:

“我们迫不及待要跨越2020,来到崭新的2021。不一样的数字似乎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希望。但是,不管在何时,不管在何地,我们都需要2020的Vision!(这个词可以翻译成:视力、眼力、想象力、愿景、异象)”

在美国的视力检查中,如果你有20/20的表现,那是相当于中国的1.0吧,算是正常的视力,对普通人也就够用了。

正当我觉得已经领会了她的双关含义时,她又继续说到:

“我们基督徒不一样的2020Vision来自哪里?请看约翰福音20章20节!”

我一时还真无法记起那一节讲的是什么。翻开圣经,这句话跃入眼帘:

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哈,原来如此!这才恍然大悟,她所说的2020的Vision是可以“看见主,然后就喜乐”的视力!

然而,还不止于此。

要知道,在这个喜乐的“看见”之前,门徒亲眼看见的是什么?是耶稣被鞭打后羞辱地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剧!

后来他们又聚集在一起,但是,因为怕犹太人也来抓他们,就把门关得死死的。

他们躲在屋子里面,为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三年的耶稣的死而忧伤,为他们所期盼的弥赛亚施行拯救的梦想碎了一地而绝望……

或许,他们也在思想耶稣被捕之前跟他们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曾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

他又说: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

他还说: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

这些话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大概是:分开来每个字都能听懂,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完全没有头绪。

就在他们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的时候,在他们心碎神伤、还要担心自身安全的时候,一个惊天动地,却又解开了所有谜团的事情发生了:

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约翰福音20:19-20

原来,2020的Vision更确切的含义是——看见耶稣手上被钉的伤痕,看见耶稣肋旁被刺的伤痕,看见无法否认的黑暗、死亡、毁灭;然后,看见祂真真切切的复活,祂战胜死亡和黑暗,来到我们中间,慈爱、平静、温柔地说:愿你们平安。

不管2020年这个世界经历了什么,也不管2021将要发生什么,亲爱的弟兄姐妹,愿我们都能牢牢把握2020的眼光(更是心光):

在一切苦难、动荡、不安、纷争的里面,看到已经胜过一切的、站在我们面前的、愿我们平安的耶稣基督,然后,我们就喜乐了,就什么都不怕了!

有声第200期 | 爱语暖心田【好书共读】

《爱语暖心田》

作者:盖瑞.查普曼

分享:舒舒

我想,这个世界上,人人都需要爱,需要亲密感。

在婚姻里面,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更是异常重要。进入婚姻时,谁不期盼一种互相完全信任、亲密无间的关系呢?如果缺失亲密感,那么婚姻有可能平平稳稳,但却少了一种深层的温暖和甜蜜。

那么,如果有人说,从小我的家庭就是那种规规矩矩或冷冷冰冰,爸爸和妈妈之间,或者爸妈和我们弟兄姐妹之间都没有很亲密的感觉,我如今的婚姻里好像也缺乏了这样以一种亲密,我想拥有,可是不知道如何获得,我还有希望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要你的心是敞开的,只要你愿意为着你的婚姻付出努力,踏出你的舒适圈,打破一些你的旧有的习惯,只要你愿意学习和改变,一切都是有希望的!

坊间有很多这种培养亲密感、提升婚姻质量的书籍,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的书——《爱语暖心田》。英文书名是:Now You’re Speaking My Language. 从英文直译的话,就是“现在你在说我的语言了!”。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到另一本书《爱的五种语言》。对了,正是盖瑞.查普曼提出了爱的语言的概念,让全世界千百万人领会了“爱Ta就要说Ta的爱语”。另外他还写了《道歉的五种语言》,我还没有读过,等我读完了再和大家分享。

为什么夫妻间的亲密感很重要?

在书中,盖瑞.查普曼博士从圣经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夫妻间的亲密感非常重要。原来,这是创世之初上帝的设计,爱与亲密成了我们最初被造时候就拥有的需要。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创世记2:24)

这段大家都很熟悉的经文里面,“合一”可以说是亲密的最高级别吧。

其次,上帝设立的婚姻是盟约关系,不是合同关系。

合同是双方都要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享有一定权利,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要求对等、公平: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表现若不好,就别想我对你有好态度;你没尽到你的责任,那对不起,也别从我这里期望太多……这样的关系特别容易崩盘,因为双方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自我为中心,一不小心婚姻的小船就会翻了。

而盟约是要双方都无条件付出,不以对方的表现为条件,永远为对方着想,永远饶恕,永远爱,恒久忍耐,永不止息,除非死亡才能将两人分开,贫穷、疾病、灾难、爱好不同、性格不合、金钱观有差别,都不能成为分开的理由……

这些听着很难,但这是上帝的本意。

所以,一方面我们人被造时就有对爱和亲密感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婚姻是盟约关系的时候,双方都要竭力追求合一才能有很让人享受的“至死不分离”的盟约关系,双方都得努力培养亲密感,才能达到真正的合一。单方面的努力,不会有真正的合一。

想起皮先生的话:婚姻里,你可以做到不管对方怎样,自己都坚持讨神的喜悦,你一个人也可以荣耀神。但必须二人都为着合一做出不懈的努力,如此你们的婚姻才会荣耀神。

如何学习建立亲密感?亲密的五个层面

1)社交层面

这个简单,就是一起活动!可以是两人一起单独约会,也可以一同出席朋友的party、约几个家庭一同野餐、旅行等等。

我觉得哈,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要绑在一起做。比如我就不叫我先生和我一起去逛街,因为他是完成任务式的,清单上东西买到就回家,但是我喜欢兜兜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喜欢的却不在购物清单上的东西。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分开做,给对方一些自由。总之,要找一些事情能够一起做就行了。)

2)思想层面

3)情感层面

这两种我觉得很难严格分开。作者推荐夫妻可以每天就三件事情进行交流,描述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等等。

这也就是提供一个夫妻共处的优质谈话时间。要想和一个人有亲密关系,就要花时间和Ta在一起。创办“亲密之旅”的黄维仁博士有一句名言: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我们家在晚餐的时候会有一个“Rose+Bud+Thorn”的时间,中文就是“玫瑰花+花骨朵+刺儿。”也就是大家都说说当天让你最高兴的事儿,让你最伤心沮丧的事儿,还有你期望明天会发生的事儿。记得儿子小时候曾说过:最高兴的是现在放学回家了,最伤心的是上了一天的学,最期望的是明天不要上学,哈哈!类似的交流在夫妻间也可以进行,但是不要像孩子一样敷衍了事哦。

4)身体层面

这个看起来名列第四,但我想作者是在体现一个递进关系,越往后越重要 :-)

牵手、亲吻、拥抱、拍拍肩头这些都是可以增进亲密关系的。但可能也要看一个人爱的语言是什么吧。有人非常需要身体的接触,也不排除有人天生就不喜欢,或者后天有一些不不幸的遭遇留下阴影,总之夫妻要体谅对方,为对方的需要调整自己的习惯。

再说到夫妻间的性关系当然也包括在身体层面里,它是婚姻中很重要的部分。圣经都教导我们说,“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厢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夫妻双方都应该自由表达自己的需要,但同时也体贴照顾对方的需要,不以自我为中心。据说中国有30%的无性婚姻,就是说在20到64岁的夫妻里,夫妻间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这无疑对亲密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5)灵性层面

这是高出人的衣食住行、超出思想情感层面的,在更高一个维度的灵魂的交流,主内的夫妻有相同的信仰,就可以一同读圣经、交流听道心得、一起祷告,更能结伴服侍,支持彼此的属灵追求和梦想。很多人都听说过“三角形理论”了,如果一个家庭中,上帝居首位,丈夫、妻子成为两个点,那么所形成的三角形就很牢固了,如果夫妻都努力追求向上帝靠近,那么夫妻关系也会越来也亲近。这是夫妻都信主的天大的益处,可千万别浪费了。

除去阻碍亲密的因素

夫妻双方在上面的五个层面中都建立起亲密关系,才能有牢不可破的盟约式婚姻。

人与人之间一定需要沟通才能建立亲密。如果沟通有问题,那么即使不吵架,也可能形同陌路,可能会打冷战、互不搭理。所以,不吵架并不代表亲密。

1. 表达感受用“我”。如果一堆碗在水槽里没有洗,上来就说:你怎么这样懒惰?你为什么这么自私?为什么都有意留给我?……这样以“你”开头就是责备、控诉,马上就会引起对方的防御、狡辩、反攻,接着就吵起架来。

练习:我看到了脏的碗筷…我很累,但我还是洗了……我感觉太疲惫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下班这么早也没有把碗洗掉……

2. 尽量放下自我防御。有时候,过分的自我防御不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反而会破坏关系。如果发现自己很容易被人点着,一戳就痛,一件小事就马上跳起来维护自己,攻击对方,作者建议这时需要冷静分析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是什么事情留下了心里的伤疤。也可以承认并和伴侣分享自己的弱点,一同祷告,这样反而会成为一个提升亲密关系的契机。

3. 接纳彼此的差异。

3. 接受彼此的差异。

我想,本来就是男女大不同,再加上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各种差异是绝对会存在的。如果你想找一个完全符合你喜好的伴侣,那你就只能单身。非真理性的问题上,尽量了解对方的想法、出发点、经历、背景,在不同中找一个中间点能让两人都比较舒适。我们不叫它“求同存异”,叫它“异中求合”吧。我知道你和我不一样,我也接受你和我不一样,你不用改变成我的样子,我们可以在不同中求合一。这样就可以营造更加亲密的氛围,也让夫妻双方都有沟通的安全感。这样就不会一个想要沟通,另一个想要逃跑,因为Ta的潜意识中所存在的模式是只要一沟通你就要Ta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婚姻关系比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要重要,所以绝对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成就这种上帝所喜悦的以生命彼此守护、支持和委身的盟约关系。这对我们自己是祝福,对我们的孩子是祝福,对我们周围的人也是祝福,还能成为很好的见证来荣耀上帝。大家一起加油!

有声第199期 | 我的心灵告诫我【佳作共赏】

作者:纪伯伦(黎巴嫩)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热爱人们所憎恶的事物,真诚对待人们所仇视的人。

它向我阐明:爱并非爱者身上的优点,而是被爱者身上的优点。在心灵告诫我之前,爱在我这里不过是两根相近的立柱间一条被拉紧的细线,可是现在爱已变成一个始即终、终即始的光轮,它环绕着每一个存在着的事物;它慢慢地扩大,以包括每一个即将出现的事物。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看被形式、色彩外表遮掩了的美,去仔细审视人们认为丑的东西,直到它变为在我认为是美的东西。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所看到的美不过是烟雾间颤抖的火焰。可是现在,烟雾消失了,我看到的只是燃烧着的东西。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倾听并非唇舌和喉咙发出的声音。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的听觉迟钝,只听到喧闹和呼喊。可是现在,我能倾听寂静,听到它的合唱队正唱着时光的颂歌和太空的赞美诗,宣示着隐幽的奥秘。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从榨不出汁,盛不进杯,拿不住手,碰不着唇的东西中取饮。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的焦渴是我倾尽溪涧和贮池中的水浇熄的灰堆上的一粒火星。可是现在,我的思慕已变为我的杯盏,我的焦渴已变为我的饮料,我的孤独已变为我的微醉。我不喝,也决不再喝了。但在这永不熄灭的燃烧中却有永不消失的快乐。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触摸并未成形和结晶的东西,让我知道单单只是去触碰就已经完成了理解的一半,我们由此捕捉的正是我们所渴求的一部分。在我的心灵告诫我之前,我冷时满足于热,热时满足于冷,温和时满足于冷热中的一种。可是现在,我捕捉的触觉已经分散,已变成薄雾,穿过一切显现的存在,以便和隐幽的存在相结合。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闻并非香草和香炉发出的芬芳。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每当我欲闻馨香时,只能求助于园丁、香水瓶或香炉。可是现在,我嗅到的是不熏燃和不挥发的馨香,我胸中充溢的是没经过这个世界任何一座花园,也没被这天空的任何一股空气运载的清新的气息。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在未知和危险召唤时回答:”我来了!”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只在熟悉的声音召唤时才起立,只在我踏遍走熟的道路上行走。可是现在,已知已变成我奔向未知的坐骑,平易已变成我攀登险峰的阶梯。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用自己的语言—-“昨天曾经……”。”明天将会……”—-去衡量时间。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以为”过去”不过是一段逝而不返的时间,”未来”则是一个我决不可能达到的时代。可是现在,我懂得了,眼前的一瞬间有全部的时间,包括时间中被期待的、被成就的和被证实的一切。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用我的语言—-“在这里”、”在那里”、”在更远的地方”—-去限定空间。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立于地球的某一处时,便以为自己远离了所有其他地方。可是现在我已明白,我落脚的地方包括一切地方,我所跋涉的每一段旅程,是所有的途程。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在周围居民酣睡时清醒,在他们清醒时人睡。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在自己的睡榻上看不到他们的梦,他们在他们的困盹中也寻不到我的梦。可是现在,我只是在他们顾盼着我时才展翅道游于我的梦中,他们只是在我为他们获得自由而高兴时才飞翔于他们的梦中。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因一个赞颂而得意,不要因一个责难而忧伤。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一直怀疑自己劳动的价值和品级,直到时日为它们派来一位褒扬者或诋毁者。可是现在,我已明白,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并不企盼赞扬,秋天落叶冬天凋敝并不害怕责难。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明白并向我证实:我并不比草莽贫贱者高,也不比强霸伟岸者低。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曾以为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我怜悯或鄙视的弱者,一类是我追随或反叛的强者。

可是现在我已懂得,人类都是经由同种物质被创造,我只是其中之一。我的成分就是他们的成分,我的蕴涵就是他们的蕴涵,我的希冀就是他们的希翼,我的目标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如果犯了罪,那我也是罪人;他们如果做了某件好事,那我也以这件好事而自豪,他们如果站起身来,那我也一同起立;他们如果落坐,那我也一同落坐。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知道:我手擎的明灯并不专属于我,我唱着的歌也不是由我谱成。如果说我与光明同行,我并不是光明;如果说我是一把被上好弦的琴,我并不是那弹奏者。

我的朋友,我的心灵告诫了我,教育了我。你的心灵也告诫过你,教育过你。

因为你我本是彼此相似的。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我袒露着我的内心,在我的话语中有一点坚持;你隐藏着你的内心,在你的克制中有一种美德。

有声第196期 | 第二次机会【生活随感】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舒舒

播音 | 舒舒

2020/06/17

2009年1月15日,美国航空1549航班从纽约起飞,两分钟不到,它便撞上一群黑雁,两个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在机组人员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机长宣布紧急迫降。飞机在升空6分钟之后紧急迫降于曼哈顿中城哈德逊河河面。


许多附近的船只随即赶来救援,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人伤亡,155人全数生还,该事件也被称为“哈德逊河上的奇迹”(Miracle on the Hudson),在当年轰动一时。


2014年的1月15日,这一批乘客带着他们的家人来到哈尔逊河,重访当年迫降的现场,纪念他们重生五周年。他们感谢机长,也感谢上帝,因为他们得到了生存的“第二次机会”。许多人的生命从那一天之后得到改变,他们开始懂得珍惜。



这让我想到曾经读过的一个短篇故事,也是描写得到“第二次机会”的人:


耶稣往一座奢华的城市去。当祂经过第一街道的时候,听见上面有声音,看见一位青年醉卧在窗台上,祂说:“你为什么要在醉酒中浪费你的灵魂?”


青年回答说“主啊!我原来是一个长大痲疯的人,你把我治好了,我还能做什么呢?”

穿过这个城,走了不久,祂看到一个青年跟一位妓女,祂说:“你为何在淫乱中消磨你的灵魂?”青年人回答说:“主啊!我原是瞎眼,你把我治好了,我还能做什么呢?


最后,耶稣在城的中心看见一位老人踡曲身子,在地上哭泣,当祂问他为什么哭的时候,老人回答说:“主啊!我原来已经死去,你使我由死复生,除了哭以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这个小故事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在福音书中,那么多人被耶稣医治身体,瞎眼的,耳聋的,瘸腿的,长大麻风的……我们不知道有几个人回去感谢他,并认识到耶稣不仅能够医治身体,更要拯救灵魂呢?他来这个世界最终目的是要给人真正的重生,远超过一次疾病得到医治。

我心中又感到隐隐的战兢,那个小故事也是许多被给予“第二次生命”的人的真实写照。包括我自己,尽管没有完全浪费这第二次生命,但每一天还是有很多时光可以被更好的使用。



每一次的危机过后,大难不死,劫后余生,人们似乎更加容易认识生命的脆弱及可贵,但如果止于此,就实在可惜。

更加可贵的是,上帝给我们机会看见明日的太阳,也给我们机会认识祂的慈爱和公义,更是给我们机会得到祂的救恩,活出祂的心意。

“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耶利米哀歌3:22-23)

每早晨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第二次机会,你和我,都应该好好把握。

有声第195期 | 我们互相杀戮,被埋葬在绝望之中【网络佳作】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拉维

播音 | 舒舒

2016年7月7日,为了抗议前一日发生在路易斯安那州和明尼苏达州的两起警察开枪打死黑人事件,示威游行在全美开展。

德州达拉斯的人们也走上了街头,当日参加活动者约800人。约100名警察被派往达拉斯的活动现场和周边地区维持秩序。

然而,集会过程中,警察遭到了一名狙击枪手的袭击,5名达拉斯警员死亡,此外有6名警察中枪受伤。

案发前,据报道没有其它事件发生,活动现场平稳有序。

2016年7月8日,R.Z.写下一段祈祷文。我想在罪恶与不公一次又一次发生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与大家分享前辈充满悲叹同时也不失希望的话语。

罪恶不限于某一个国家,不公也不止于某一个种族,以恶报恶,以不公还不公,将带领全世界的人们加速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让我们从更高之处的智慧中寻找正义和希望的源泉,以及改变的力量。

为正义与和平祈祷

R.Z.

翻译:舒舒

上帝,我们在天上的父,

我们的心回到耶稣跪在他心爱的城市旁边哭泣的那一天,

“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路加福音19:42)。”

如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同样的现实。

我们在埋葬死者的同时,也在为我们的城市哭泣。

枪声的响起残酷地揭示了我们破碎分裂的关系。

我们都是怀疑、报复和愤怒的见证人。

没有人来引导我们。我们去找谁呢?

我们之间的差异使彼此越来越疏离。

哦,奇迹之主啊,求你行那只有你能行的事来拯救我们!

求你赐下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和解的人。

求你赐下可以使人团结、医治创伤的领袖,而非煽动更多仇恨的领袖。

求你赐下带来希望而不是绝望的声音。

求你安慰那丧子的,赐谦卑给那抗拒你的。

求你帮助我们暂缓片刻,在拿出冲动的解决方案以先,让我们注目于你。

当我们还没有答案的时候,我们就流了别人的血;而你,却流了自己的血作为我们唯一的答案。

我们彼此杀戮,被埋葬在绝望之中;而你,从死亡中复活,给了我们希望。

你吩咐彼得收刀入鞘,你医治那受伤的兵丁。这,是我们所渴望的——谴责那加害的,医治那受伤的。

哦,奇迹之主啊,求你再一次施行神迹!

我们需要你,我们的国家需要你,我们的领导人需要你!

今天,许多家庭将不再能够迎接亲人返回。没有你,我们就没有希望。有了你,一切皆有可能——甚至美好也能从灰烬中重生。

我们为手无寸铁的真理和无条件的爱祈祷。

请回应我们的祷告。

奉你儿子耶稣的名祈求,祂是我们唯一的救主。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