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好书共读

《高尚的罪》

  1. 高尚的罪-前言-Shu 3:21
  2. 高尚的罪-第1章-普通圣徒-ZhangYi 12:28
  3. 高尚的罪-第2章-罪消失了-Vivian 15:48
  4. 高尚的罪-第3章-罪之恶毒-RuoBing 18:19
  5. 高尚的罪-第4章-罪的救赎-ShouWang 20:17
  6. 高尚的罪-第5章-圣灵的大能-FangFang 18:34
  7. 高尚的罪-第6章-对付罪的方针-August 14:48
  8. 高尚的罪-第7章-不虔-KangYong 18:17
  9. 高尚的罪-第8章-忧虑和沮丧-Vicky 14:40
  10. 高尚的罪-第9章-不满-XiaoYing 15:38
  11. 高尚的罪-第10章-不感恩-KunYi 21:46
  12. 高尚的罪-第11章-骄傲-RuiYa 28:24
  13. 高尚的罪-第12章-自私-Cindy 14:02
  14. 高尚的罪-第13章-缺乏自制-Taylor 15:33
  15. 高尚的罪-第14章-暴躁和易怒-Holly 10:53
  16. 高尚的罪-第15章-愤怒-ChenHuan 17:13
  17. 高尚的罪-第16章-愤怒的杂草-FuQiang 24:43
  18. 高尚的罪-第17章-论断-JiaWen 16:26
  19. 高尚的罪-第18章-妒忌-ShuShu 21:14
  20. 高尚的罪-第19章-舌头上的罪-KunYi 10:11
  21. 高尚的罪-第20章-世俗化-YuanYuan 29:34
  22. 高尚的罪-第21章-何去何从-JunJun 8:43

*晨星共读*群公告

Tips:

2.如何在群里不爬楼,直接查找内容:

1)点击右上角的“…”

2)下拉找到”查找聊天内容“

3)点击”群成员“可以找到特定的组员的发言

点击”图片与视频“”文件”“链接”可以找到相应内容

协同工作进度表

共享表格 :朗读者报名、读书进度更新,大家都可以在此表格中进行。

【腾讯文档】晨星共读小组
https://docs.qq.com/sheet/DWlZqS3FSanpqSnR2

晨星共读的宗旨:

不分男女老少、跨教会、跨宗派、跨城市、跨国家,爱祂的和祂所爱的家人们一起共阅读共成长 如果爱上群里分享的书,请大家支持正版去书店购买书籍。

加入本群的要求:

爱读书,爱听书,愿意参加朗读的人。普通话不需要绝对标准,也不需要娴熟的演播技巧,各人用心灵和诚实来读书便可。最低标准是,读的内容别人可以比较轻松地听懂领会。当然,如果想让别人听起来更悦耳,从而愿意学习提高朗读水平那自然更好,咱们活到老学到老。

由于目前大环境比较严峻,为保护大家沟通的平台,请在分享时尽量少用敏感词。与本群宗旨无关的商业、广告、政治等内容请不要发布,若有违反,会请您离开本群,非常不希望遇到这样的情形。让我们在祂的恩典慈爱中相伴共享读书之乐。

进行共读的程序:

1. 大家商定一本书。欢迎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有网上的电子版自然最好,如果的话参加者请自行购买纸质书,支持主内出版行业。
2. 个人申领任务朗读。
3. 工作排序完成后,20天内完成。
4. 每章音频发送给负责本书籍的小组长,同时在小组共享表格更新章节完成情况。
5. 整本书完成后小组长每天在群内发布一集。

录制音频的要求:

1. 背景环境相对安静。
2. 语速适中,不要太快。
3. 朗读过程中的明显错误如果会影响到大家的理解则需要修正。但如果多一个“了”或者少一个”的”对语意没有影响则没有关系。
4. 曾经录制过书籍的朋友领了任务就可直接开工。如果没有经验,需要指导的,可以直接向群主提出申请,我们可以看情况给予单独指导或者视频会议群体指导。目前有简单的手机录制编辑方法,也有稍微复杂一点但其实也很简单的电脑软件编辑。
5. 音频格式:mp3
6. 音频命名:《.书籍名称.》第x章-朗诵者
7. 片头:只需读前言时朗读这部分内容。之后就直接读第x章第x节。
【欢迎收听《书名》,作者,出版社。
此音频由“晨星共读”团队制作,仅供内部学习交流,请勿做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书籍支持出版行业。】

共读书目清单:

第1本 《合乎圣经的愤怒与压力管理》 

作者:伟恩·麦克Wayne A Mack

点击此处阅读电子书

负责人:小芳(朗读完毕)

第2本《父母之道》

作者:保罗·区普 Paul David Tripp

负责人:奕霏 

第3本《高尚的罪》

作者:毕哲思(Jerry Bridges)

点击此处阅读电子书

负责人:舒舒(完毕)

第4本《婚姻的意义》

作者:提摩太凯勒

负责人:舒舒(完毕)

第5本《平衡的智慧》

作者:帕特基辛格

负责人:舒舒(完毕)


有声第257期 | 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下)【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钟医生与妻子及孩子们

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钟爱华一生是如何敬畏上帝、以上帝的旨意为中心、竭尽全力忠心服侍的。这也是他和他们一家人的智慧、勇气、喜乐、平安的源头。

在钟爱华四岁的时候写给教会的一封信(由母亲代笔),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幼小的他对上帝的热爱和对宣教的热情。 “我是一个四岁零八个月的男孩…我可以背诵儿童版《教义问答》。现在已经开始学精简版《教义问答》。我能背诵整篇《诗篇》23篇,《诗篇》19篇的绝大部分,《罗马书》12章的一部分,还有《哥林多前书》差不多全文,还有其他一些经文……普赖斯牧师在中国浙江创办了一所学校,我们这里的儿童宣教团已经开始支援那里的一个小朋友。”

钟爱华对上帝话语的无比渴慕也体现在他的大学时代。他在弗吉尼亚医学院就读期间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协会之家”发起了每日祷告聚会。从那时起,他会每日早起翻开圣经,并为自己的需求和朋友的需求祷告。

他将医学理论和实践中要求的精确的标准应用于学习圣经。他开始建立对上帝主权的绝对而又完备的信心。他也意识到《诗篇》中的警告是真实的:“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 “清晨守望”成为钟爱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他日后经历高强度的工作、高压力的生活时源源不断的力量的源泉。

在中国宣教的25年中,不管医院或宣教站里的事务多么繁忙,毫不懈怠的灵修生活依然是钟爱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每天清晨他都会花一个小时读经祷告。之后他会为朋友、同事、病人祷告,而且特别会为当天要上手术台的病人祷告。早餐之前他还会和妻子读一小段经文并一起祷告。早上8点整,医院礼拜堂的祷告聚会正式开始。

对于钟爱华而言,这样的读经和祷告并不是表面形式,而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活动帮助他在一整天中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并对上帝的旨意时刻警醒。在一次特别困难的手术之后他写道:“我常常被天父的真理和良善所震撼。只要我们愿意,他是多么想借着我们完成他的旨意。最难的事就是甘愿被他带领。”个人灵修生活给了钟爱华极大的力量去传讲真理并活出真理:“我见到人们来到医院时带着疾病,而离开医院时称基督为主。这时我心中有无法表达的喜乐,感到上帝已经使用我为他多赢得一个灵魂。”

钟爱华将病人对健康的需求和对上帝在基督里所赐下的恩典的需求看得同等重要。在他退休之前的最后一次讲道中,钟爱华为教会指出了唯一正确的前进道路,陈述了伴随他一生的坚定信念:人必须重生,成为“新造的人”

他说:“我在中国一个有380张床位的医院里工作了25年,诊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尽最大可能为病人提供医疗救助。这些病人现在都在哪里?我想90%的病人现在都已不在人世。每个人最终都要面临死亡,而所谓的‘社会福音’却对这样的事实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绝大多数病人在离开医院时身体已经痊愈,或病情得到改善。但他们在医院的时候,我们尽力将基督死而复活的信息分享给他们,因为这是上帝为人打开的通往永生的大门。在25年中,我待在监狱里的时间比你们所有人待在监狱里的时间加起来还要多!几乎每个周日早晨,我会带着一位护士去当地监狱为犯人治病,同时分享耶稣的爱。我看到那里的犯人,不论男女,都生活在语言难以描述的恶劣环境中,忍受不同形式的折磨。我也看到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些因着相信耶稣基督得着了救恩。为他们治病是提供人道帮助,但如果我没有和他们分享为他们的罪献上生命的那一位,我的行为就只能称得上是人本主义援助。”

钟爱华一生对上帝话语的渴慕也在每一天都带给他对上帝的坚定信心。圣经中他最喜欢的应许是: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1925年10月,当时不到一岁的儿子小爱华染上痢疾,最终未能度过难关。在那样悲痛的时刻,钟爱华对上帝的信心丝毫没有被动摇。他们夫妇二人在哀伤中将他们的盼望与两个女儿分享,相信死亡不是结局,他们一家会在天堂相见。正是因着那个盼望,他们才去到中国。

之后,在因着战乱几次撤离清江浦、不久又回到清江浦的经历中,钟家人始终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平静安稳的感觉。钟爱华说:“这时,我们自己的平安来自于对全知全能又充满慈爱的上帝的信靠。

1937年日军侵华时,钟爱华决定留下来和中国人民在一起。弗吉尼娅不仅同意丈夫的想法,而且她本人也坚决支持留下,拒绝离开。她引用了爱默生的一首诗:

若为真理,舍上生命,纵使毁灭,也得成全。

有空袭的时候,钟爱华会在防空洞带领大家唱赞美诗《我安稳在上帝的翅膀下》,噩梦也因此变成派对。有一天晚上,大家从防空洞出来后,弗吉尼娅为莉莲准备了11个人的生日晚餐。莉莲是淮安宣教站的宣教士,那晚刚被钟爱华带到清江浦。当时六岁的小儿子钟克莱也没有一点惧怕。他最喜欢的一句经文是:“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

曾有人跟他说这是中国的战争,但钟爱华却认为就像婚礼中的誓言一样,不管是好是坏,是健康是疾病,他们都应该和中国人一起承受。事实证明,与中国人民共患难的他们成为了有力且美好的见证,他们在中国的属灵事工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人们对福音的热心和对圣灵的感召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状态。

直到1941年,钟爱华夫妻虽然不愿意回美国,但弗吉尼亚染上了严重的疟疾,这才让他们最后下定决心离开服侍了25年的中国。医院的全体员工、无数普通老百姓都到大运河码头前向他们告别,所有人共同的呼求都是:快些回来!

上帝透过他们一家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从身体到灵魂,从那时到今日,更会延续到永远。

最后想要提及的是,钟爱华这一生的成就以及他对上帝的热爱和对侍奉的忠心都离不开母亲的祷告。在中国的那些年里,钟爱华写给母亲八九百封家信,事无巨细,他都向母亲汇报,并请她和她的祷告小组为之祷告。也正是这些书信忠实地记录了钟爱华一家在中国的经历,也成就了这一本《钟爱华传》。无论是从历史或个人的角度,一位殷切祷告的母亲都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好了,《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了,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买来仔细读一读,相信必定会对属灵的生命有极大的激励。也在这里像所有的宣教士献上我们的感谢,他们曾在我们中国人的家园上默默地生活、奉献,今天我们所获得、所享有的,都有他们的一分血泪和欢喜。这是一章不该遗忘的历史,这也是一片不能忘怀的深情。

有声第256期 | 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中)【好书共读】

作者 | 舒舒

播音 | 舒舒

纳尔逊·贝尔博士和他的妻子弗吉尼亚勇敢地面对未知,忠心地在中国服侍上帝

上一期节目我们分享了钟爱华是怎样一个在专业领域中出类拔萃、仁心仁术的医生。今天我们来听听在家庭生活中的钟爱华是怎样的一位好丈夫和好父亲,听完你们肯定会觉得他是男人们的楷模 :-)

了解到钟医生在专业领域的成就之后,你可能会认为他没有任何时间分配给他的家人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

每一天钟爱华都会带领家庭成员进行早晚的灵修祷告,也会和他们阅读、玩纸牌游戏、或者下象棋,一起享受轻松快乐的家庭时光。当时的宣教士每周会有一次非正式聚会,在钟医生家的聚会是最让人开心的,有开心玩乐,也有信仰团契。即使厌恶信仰的人,也会被他家中的喜乐气氛所感染。

出生在中国的二女儿路得(也就是葛培理的太太)回忆说,虽然那时每天晚上都是伴着枪声入睡,但是从来没有感到过害怕。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会反映父母的样子。她的爸爸妈妈一直是镇定的、喜乐的、不慌张的,所以她也不恐慌。

在战火纷飞的中国度过童年的钟家孩子记忆中,他们的童年是“有深度的属灵生活和顽皮快乐的有趣集合”。玩海盗游戏、搭树屋、养鸽子、喜鹊、金丝雀、乌龟、小狗……小孩子们自己创意多多,钟爱华也组织他们成立“营火童子军”、给他们建游泳池,是一个从来都不缺席的父亲。

弗吉尼娅是天生的女主人,她和钟爱华都会不厌其烦地制造出和在美国时一样的欢乐氛围,无论是美味的晚餐还是化装派对。

每天晚上,一家人都会换掉白天工作时穿的衣服,一起共进晚餐。晚餐之后会围坐在客厅的壁炉前,伴着蓝色的火苗和旁边挂着的法式烛刻版画(弗吉尼娅继承的手艺)共享欢乐时光。天黑之后,因为绑架、枪声、土匪的威胁,街上没有人。只在极个别的时候会有些紧急状况,比如警察或军人会带人出现在大院门口;钟医生偶尔需要进城或去淮安出急诊。但通常除了晚饭后常规的查房之外,钟医生都会有自己的空闲时间。

每天晚上都是一家人的欢乐时光。他们会一起玩现在已经被人遗忘的游戏。比如康乐球(Caroms)、加拿大棋盘弹戏(Crokinole)或弗林奇纸牌(Flinch)。但钟家最喜欢的放松方式是朗读。钟爱华和弗吉尼娅早在1918年冬天,从朗读查尔斯·狄更斯 和沃尔特·斯科特的作品开始,就发现了这个特别的娱乐。罗莎和路得最喜欢的是《小公子》(Little Lord Fauntleroy)。长大后,她们同样喜欢《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金斯利《希帕蒂亚》(Hypatia)和其他一些经典作品。有时候也可能只是一些“一般般的作品”。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弗吉尼娅会在白天找时间给孩子们朗读。而到了晚上,钟爱华会在妻子和孩子缝补或编织的时候为她们大段地朗读。

星期日会和平常不太一样。路得说:“这一天从来不会呆板无聊。父母非常重视守主日。在周日,我们不可以读世俗的书籍或杂志,也不能听或者唱世俗的歌曲。同样不能玩世俗的游戏。如果这就是周日的全部,那周日将成为可怕的日子,我们将会从心里惧怕这一天。但在我们成长的那些年里,父母从来不会在不给快乐替代物的情况下说‘你不可以做这个’。我们有很多周日才做的事情,取代了平时的活动。丰富的属灵书籍和基督教期刊都被存起来供周日阅读。”

周日的晚上,一家人会玩各种取材于圣经的游戏。在这些游戏里钟爱华很难被打败,因为他对圣经内容了如指掌。这些好玩的圣经游戏也是钟家的孩子们对圣经细节特别熟悉的主要原因。

钟医生的妻子弗吉尼亚是上帝赐给他的绝佳伴侣和帮手。她不仅是出色的母亲、妻子,而且也是宣教站的好管家,以做事高效而出名。她也花很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钟爱华和妻子都以医疗宣教工作为两人共同的最大使命,在繁忙的工作家庭生活中彼此帮助、互相支持,两人谁也离不开谁。无论时局多么危险,弗吉尼亚从来都不愿意长时间与钟爱华分离,只要在一起,就可以忍受任何事情。

弗吉尼亚年老时,在髋关节手术失败后不能再下地走路。后来因为中风也不能说话,这对向来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的弗吉尼亚是巨大的试炼。钟爱华为着照顾妻子,从许多需要出差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说钟夫人在过去50年中做了一个妻子所有可以做的事情,现在他生命中最大的喜乐和特权就是可以照顾妻子。

照顾弗吉尼亚的那几年,反而成了他们夫妻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路得回忆说:“父亲会痴迷地看着母亲,”路得说:“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在父亲眼中好像是坐在宝座上的王后,比年轻时更加美丽。她的白发好像是围绕着脸庞的光环……”

当钟医生实在需要旅行时,他也时常把妻子和她的轮椅带在身边。出席宴会的时候,弗吉尼亚就坐在他的身旁。当弗吉尼娅实在不能同行时,钟爱华则会每天三次打电话回家。

路得回忆说:“母亲会很不耐烦地等待父亲回来。她知道飞机降落的大致时间,也知道从机场到家大概要多久。父亲快到家时总是会按两下喇叭。母亲总是第一个听到车子驶入院子声音的人,也是第一个听到车门关上的人,还是第一个听到父亲快步走到后门门廊的人。如果父亲的速度没有她预想中的快,母亲会不耐烦地向父亲哭诉,这时她叫父亲的声音都会有变化。不管是哪种情况,父亲都会加快脚步。母亲暗淡的眼睛会焦急地盯着餐厅,也就是父亲的必经之路。转眼之间,父亲已经来到母亲身旁,弯下腰给她一个温柔的长吻。然后起来呼吸一口空气,之后再吻一次。

多年来,钟爱华一直保持着在特别场合为妻子写诗的习惯。这些诗里饱含着深深的喜乐、淡淡的幽默和纯真的爱。那是一份多年来支持着他们的爱。

钟医生对人的爱当然并非止于家庭成员。他对病人,对朋友,对教会里的弟兄姐妹都是同样真心地付出关爱。

在清江浦“仁慈医院”的工作对一个人的脑力、体力、情绪的挑战都是非常巨大的。钟医生每天都要做大手术,还和助手一起查房两次。尽管事情繁杂,病人众多,他对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关怀和温柔,他还总能给人带来欢乐。钟医生查房的时候就是病人的“欢乐时光”,他能把每个人逗乐,大家都期盼着他来,不想让他走。清江浦医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到处散播着轻松、喜乐的气氛,这与钟医生的仁爱、幽默、喜乐的心是密不可分的,也让人们看到,他那来自于上帝的平安是任何环境都不能夺去的。

当他们后来定居在美国的时候,钟家继续用善良和慷慨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他们会敏锐察觉别人的物质或属灵上的需要。一位邻居称钟医生为“属灵发动机”。他遇到穷人的时候会给他们一些实际帮助,有时是一只鸡,或者是糖,或是面粉等等。他从医疗领域退下来之后,私下里还是会经常给人看病,会探访生病的邻居。无论是陌生人,还是老朋友,或是工作中的同事、手下的员工,都得到他一视同仁的爱。甚至当他不能再做手术时,他有时还会待在手术室里,他的同在会给病人带来安慰。

以上就是我要与你分享的本书的第二部分,即钟爱华在家庭生活里是怎样一位慈爱、尽责、慷慨、幽默的人。下一期会为大家分享《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钟爱华一生是如何敬畏上帝、以上帝的旨意为中心、竭尽全力忠心服侍的。

有声第255期 | 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上)【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A Foreign Devil in China 钟爱华传(Chinese Edition): Pollock, John:  9787512628014: Amazon.com: Books

书名:《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 》A Foreign Devil in China, the Story of Dr. Nelsen Bell

作者: 约翰·波洛克 (John Pollock )

翻译:李雅明

笔记作者 | 舒舒

播音 | 舒舒

说起钟爱华医生(Dr. Nelson Bell),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葛培理这个名字,恐怕就是耳熟能详了。

这位伟大的布道家一生曾向185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多人布道,他的福音工作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葛培理的岳父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钟爱华医生。葛培理认为岳父是他最忠实的导师,他甚至发出感叹说:我深信上帝之所以让路得成为我的妻子,原因之一就是让钟医生成为我的岳父。

本书的作者是约翰•波洛克博士(John Pollock)。他是一位牧师,也是基督徒作家,曾写过许多本脍炙人口的传记,包括约翰•牛顿、约翰•卫斯理、戴德生等。本书是葛培理牧师邀请作者在钟医生离世四年后为他写的一本传记。

钟医生的英文姓“Bell”翻成中文即是“钟”,又因为他及其热爱中国,所以人们给他取名“钟爱华”。这位美国医学院的高材生还拥有一身卓越的棒球技艺,无论选择在哪个领域发展,他都会拥有世人眼中的辉煌未来。

可是,他却在22岁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江苏的淮安,将一生中最好的25年献给了中国,五个孩子都出生在中国,大儿子在中国未满周岁就因病去世。

作者在整理钟医生写给母亲的八九百封信件中,看到处于内战、匪患、饥荒、瘟疫和终日轰炸的环境下,这个家庭仍然充满热情和生机,他被深深地震撼。

钟爱华一家通过医疗与关怀,陪伴中国人度过了那个极需安慰的时代,这段情意铭刻人心。通过这本书我们将看到钟家在中国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以及他们一家人的力量、勇气、平安、喜乐的来源。

这真的是一本非常激励人心的好书。我想从三个部分来与大家分享钟爱华医生的一生。

第一部分,一个在专业领域中出类拔萃、仁心仁术的医生;

第二部分,一个在家庭生活中慈爱、尽责、幽默的丈夫和父亲;

第三部分,一个毕生敬畏上帝、全力服侍上帝的好仆人。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在专业领域中出类拔萃的钟爱华医生。

钟爱华自幼学习就非常刻苦,意志非常坚定,在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上既忠心又投入,无论在功课上还是在棒球队里成绩都很卓越。加上他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友善、幽默、彬彬有礼,高大帅气的钟爱华在任何地方都受到众人的褒奖,被视为年轻人的榜样。

因为父母从小给他读了很多宣教士的故事,所以钟爱华深受影响。1911年12月的一个周日,17岁的钟爱华在与同伴比尔的交谈之后,感受到了上帝给他的呼召,确立了“医疗宣教”这条道路,之后再也没有动摇过。

1912年,钟爱华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一如既往的刻苦努力学医之外,他在棒球场上的勇猛也吸引了本地职业联赛俱乐部的教练。但这些也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主日敬拜的重视。在教练决定与钟爱华签约的时候,钟爱华在合同里添加了一条:俱乐部不得要求他在星期天旅行或参加比赛。

后来当钟爱华有机会参加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时候,他不想为此中断学业以及医疗宣教的道路,毅然地决定将这个世界的名誉和利益统统放弃。对他而言,上帝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在医学院的最后一年,钟爱华有幸在当地最大的医院MCV纪念医院(Memorial Hospital)做驻院实习生。当年的院长评价他为弗吉尼亚医学院最杰出的毕业生之一。1916年5月,就在钟爱华即将获得行医资格时,一封发自中国清江浦宣教医院的电报也抵达美南长老会的宣教委员会。委员会的执行秘书马上赶去见钟爱华,抛给他一个问题:你可以尽快去中国吗?钟爱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完全愿意”。

1916年6月,即将22岁的钟爱华获得了医学学位,在如此年轻的时候成为医生实属罕见。如果他留在美国行医,那么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外科医生之一。

1916年12月4日,刚拿到行医资格的钟爱华和妻子弗吉尼亚一刻都没有耽搁,19天的海上颠簸之后,来到了大洋彼岸——陌生的中国。那时中国各地军阀割据一方,政局非常混乱,但他们没有任何胆怯。钟爱华夫妻的目的地是(淮安)清江浦的“仁慈医院”,这是由赛兆祥于1887年开辟的宣教事工。

1917年春天,刻苦学习语言的钟爱华夫妻已经基本掌握了中文的对话交流。23岁的钟爱华在当年就开始担任 “仁慈医院” 的院长。那是一个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城市内唯一的医院。年轻的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份艰巨的工作中,内科外科全部负责,同时还兼顾行政工作。

Dr. Nelson Bell performs an operation at the mission hospital in Tsing Kiang, China
钟医生在中国青江的教会医院做手术

钟爱华日渐精湛的医术不仅要面对白喉、黑热病这些大面积的传染病,也要处理被土匪砍掉手、扯掉耳朵、烧伤身体的可怜的百姓,以及在军阀混战中被炸断腿、炸烂眼睛、刺穿腹部的伤病员等等……钟爱华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地狱的入口。他说在中国行医的那些年,医书中提到的所有病例他几乎都遇到过了。他也有很多原创而且特别成功的手术,但因为他不想炫耀,也没有时间写下来,就没有在医学刊物上刊登。

日复一日救死扶伤的钟医生在短暂的回美国休假期间也毫不懈怠,四处为“仁慈医院”的扩建工作筹集款项。当时休斯顿长老会、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一些经商的弟兄纷纷解囊相助,不久清江浦的医院就多出了“休斯顿单元”病房楼、结核病病房区、行政楼,之后开设的书屋也成为福音资料的中心。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尽管局势依然动荡,钟爱华所带领的仁慈医院却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长老会医院。如“仁慈医院”的名字所宣称的,它一直坚定地履行着“爱”和“怜悯”的职责。

1941年回到美国后,钟爱华在北卡罗莱纳州继续做了15年的外科医生,这里的人们同样被他的医术和属神的品格所吸引。在繁重的手术任务之外,他拾起写作的热情,创立了《美南长老会期刊》。他的社论文章广泛受到读者的认可和好评,并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后来,因为心脏病的缘故,钟爱华决定退出医疗领域,专心筹备《今日基督教》杂志。他想用这份全国性的杂志抵挡当时在神学和教会领袖中弥漫的自由主义思想。那时钟医生的女婿葛培理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布道家,葛培理对岳父创办杂志的想法也非常支持。1956年10月,第一期《今日基督教》正式发行,很快就成为基督教新教界的主导声音。

虽然钟爱华一心想回中国,但因为时局原因和钟妈妈的健康问题,他只能放弃。1948年,他被选为宣教事工委员会委员,一连担任了17年,在他最后辞职的时候,收到差会的联名信,信中说:“按照现有的任何标准……您给教会和主耶稣的事工带来的祝福是他人无法企及的。”

1972年,77岁的钟爱华当选成为美南长老会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主席。他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领导的这个教派已经处在危急时刻。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充满苦毒的争吵快要撕裂这个团体。这时钟爱华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虽然他很愿意在侍奉自己所爱的教会时死去,但他仍然求主给他再多一年的生命,不是为了其它,只为了让他在这个处在分裂边缘的团体中重建和平。

上帝应允了他的祷告。1973年8月2日,拂晓时分,钟爱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安睡在自己的床上。上帝也帮助他在最后一年的生命里消除了南北长老会之间的许多积怨和苦毒。

正如女婿葛培理所描述的,钟医生在棒球领域、(医疗)宣教领域、写作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他还一直是葛培理最好的导师和忠诚的支持者。

钟爱华,一个在专业领域中出类拔萃、仁心仁术的医生,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下一期节目我们会分享在家庭生活中的钟爱华是怎样的一位好丈夫和好父亲。

有声第217期 | 不要盲目跟随你的心【好书共读】

Why You Should Never Follow Your Heart

注:本篇文章为《炼爱》真爱挑战四十天的附录之一。

一。心是什么?

它是你的身份。它是你之所以为你的重要原因,你存在的中心点,是“真我”所在。“人与人,心也相对。”(箴言27:19。)作为一个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言23:7)。

它是你的核心。因为你的心脏长在身体中央,为每个细胞输送维生的血液,所以“心”这个字几百年来都被用以指代人类思想、信仰、价值观、动机和信念的源头与核心。

它是你的指挥部。心是你行为的总指挥部。事实上,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心的影响。

二。“跟随我的心”错在哪里?

它是愚蠢的。


跟随我的心,这说法是愚蠢的。全世界都在说:跟随你的心。它已经成为哲学思想,是新世纪运动的精神领袖、自助协会和流行歌曲广为流传的。因为这话听来浪漫而高贵,靠它卖出了上百万的唱片和书籍。

跟随你的心带来的问题是,你总在追赶当下自以为是的感觉,却不知它究竟是否正确。这意味着你将罔顾良心的警告,追随一时的兴致和欲望。

《圣经》说: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箴言28:26)

人们忘记了,感觉和情绪是浅薄的、无常和不可靠的。它们会随环境不同而变幻不定。

为了追随他们的心,有人为自组乐队而放弃了工作;有人在赌马场中输掉了自己的毕生积蓄;也有人为追求离过两次婚的漂亮同事而遗弃自己的终生伴侣。

在柔情蜜意时感觉对的决定,往往在若干年后成为酸楚的错误。这种自私的思维方式也是无数离婚的源头,它让很多人以“再也感觉不到爱“为借口,违背了他们终生的誓言。

它是堕落的。

事实上,我们的心在根本上是自私和罪恶的。《圣经》上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耶利米书17:9) 耶稣说:“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 (马太福音15:19)除非我们的心被上帝真正改造过,否则它们将继续作错误的决定。

三。我究竟该不该追随自己的心?

所罗门王说: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传道书10:2)

正如同你的心会带领你走向仇恨、欲望和暴力,它也可以被爱、真实和良善驱动。

当你与上帝同行,他会将那些希望你实现的梦想放进你心中。为彰显他的荣耀,他还会将各种手艺和技能放进你内心(出埃及记35:30-35)。

他会赐予你奉献的热望(哥林多后书9:7),教会你珍惜(以弗所书5:19)。如果你以上帝为乐,他会走进你的心,让你的心充满良善的希望。

《圣经》上说:“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诗篇37:4)

只有在下定决心去侍奉和取悦上帝的时候,你才会为跟随自己的心而感到愉悦。

四。为何仅仅跟随我的心还不够?

因为我们的心飘忽不定,丝毫不值得信任。

《圣经》传达的信息要比“跟随你的心”更强有力。

《圣经》教导你要引领你的心,这就意味着要为它的状态和方向负全部的责任。你该意识到,你可以决定心的走向。

上帝已经赋予你权利,让你将心从一件事物上拿开,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

下面这些诗句说的都是“引领你的心”:       

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箴言23:17)

在正道上引导你的心。(箴言23:19)

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悦我的道路。(箴言23:26)

你们当向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存诚实的心。(列王记上8:61)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27)

要清洁你们的心。(雅各书4:8)

坚固你的心。(雅各书5:8)

五。该如何引领我的心?

首先,你必须明白,你的心会跟随你的“投资”。

只要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你的心就专注其中。在你结婚前确实如此:你写信、买礼物、与对方共度时光,你的心也紧紧相随。后来,你不再投入这么多到你的感情中,转为关注其它的事物,你的心也随之而去。如果你现在不爱你的伴侣了,这或许是因为你已停止了对他的“投资”。

检查你的心。

要引领你的心,诀窍之一就是要时刻知道它的方位。你知道此刻是什么占据着你的心吗?你可以看看过去几个月,你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什么上面,你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什么。

保守你的心。

当有不正当的诱惑出现,你要保护自己的心,使其免受诱惑。《圣经》说:“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别让你的心把金钱和工作看得比你伴侣和家庭更重要,别让你的心觊觎别的美貌女人(箴言6:25)。《圣经》上说:“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诗篇62:10)

安置你的心。

使徒保罗教导说:“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歌罗西书3:1)现在你该确定你心的去向,然后把心思放在这些事上。你会说:“但我并不是真想花心思在婚姻上。”我知道。你曾经这样做过,但后来你却对“跟随你的心”这样的想法深信不疑。不该再被你的感觉牵着鼻子走,当你把心放在错误和禁忌的事物上,才会生出贪恋。你可以选择放弃那些错误的目标,把心安置到正确的方位。

投资你的心。

不要空等着正确的决定到来,不要等感觉到对伴侣的爱意后,才经营你们的关系。现在就投入到你的婚姻中,为你心灵的归宿作投资吧。和你的伴侣共度时光,买礼物,写信,约会。你投入得越多,你的心就越在乎你们的关系(你就越爱对方!)。

这就是“真爱挑战”的奥义所在:在四十天内,引领你的心重新爱上你的伴侣。)

有声第216期 | 婚姻的四季【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广播稿有删减)

作者:舒舒 2021/03/28

本书作者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是享誉全球的婚恋辅导专家,他的讲座和书籍改变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家庭生活。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他的代表作《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曾长时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全球热销千万册。此外,他还著有《道歉的五种语言》、《愤怒,爱的另一面》、《回到起初的爱》等书籍。

说起四季,你的脑海里可能立即就会浮现出各种景象:春天,暖意融融,花儿争奇斗艳,一切都焕发着蓬勃生机;夏天,阳光热烈而奔放,泳池里、海滩上,人们尽情享受生命的欢乐;秋天,在中国一代代的文人墨客眼中自带一种伤感,草木凋零,落叶纷纷,“自古逢秋多寂寥”;冬天,寒风凛冽,萧杀冷清,空气似乎都能结成冰……是的,我们的婚姻也可能经过类似的季节轮换。在本书中,查普曼博士结合了自己几十年的婚姻辅导经验,用自然界中的四季来类比婚姻关系的四种状况。书中第一部分中详细描绘了每一个婚姻季节中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动。清楚认识婚姻四季的特点以及自己婚姻所处的季节,能够帮助你明白婚姻所处的状态,在每一个季节中找出可以改善的部分,从而建立稳固持久幸福的婚姻关系。

在认识婚姻的四季之后,查普曼博士继而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又为读者准备了贴心的婚姻健康七个策略。这些策略不能确保你的婚姻避免秋季和冬季,但是会让你知道如果持有积极的态度,使用智慧的方法,你可以从每个季节中获益,同时为下一个季节的来临做好准备。婚姻的四季也是不断更替,其中每一季都蕴藏着潜能,每一季也都是挑战。关键在于,你要具备在四季中提高婚姻质量的必备技巧。下面我们将分别为您介绍如何认识婚姻的四季婚姻健康的七个策略

第一部分 婚姻的四季

首先让我们看看查普曼博士对婚姻四季的体验,这是他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以及婚姻辅导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感受:

“我们的婚姻状态经常处在循环更替中,不断地从一个季节转变到另外一个季节。有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冬季,心情受挫、关系疏离,满心愤懑;有时候我们经历着春季,四处涌动着春天的奔 放、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又有些时候,我们沉醉在夏季的温暖中,舒适、放松,享受着生命;之后秋天又会到来,带着它的不安、冷漠和恐惧。这四个季节在婚姻生活中会不断循环,正如自然的四季更替。”

具体来说,我们怎么判断自己处在婚姻的哪个季节中呢?当我们用不同的感官来经历生活、用心来体验生活时,往往先感受到的是情绪,然后发展出态度,最后采取行动。这些情绪、态度、行动交织在婚姻的不同季节中,决定了我们婚姻关系的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每一个季节大体上会有哪些情绪、态度和行动的表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自己的婚姻正处于哪一季。

一.婚姻的冬季

先说冬季,自然界的这个季节的特点是寒冷冰冻,婚姻的冬季更是严酷又艰难的。夫妻谈话,基 本上只是谈些家务琐事,比如哪些事需要做、谁去做、什么时候去做。如果话题涉及彼此的关系,往往会导致一场没有结果的争吵,言语中充满冷漠、尖刻、苦毒。有些夫妻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基本上在沉默中各自度日,就象住在自己的冰屋里。而且,夫妻双方都会因为死寂的婚姻关系责备对方。

所有的夫妻都要面对困难,因为夫妻双方的差异是在所有婚姻中普遍存在的,可能体现在性格、金钱、婆媳关系、信仰等方方面面。但为什么有些夫妻差异很大的婚姻可以幸福,有些却痛苦到让人窒息?最根本的原因是:婚姻的寒冬并非由生活中的差异所引起,而是由夫妇应对这些差异的方式造成的。如果一定要对方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行事,就会将婚姻一步步推向冬季。

查普曼博士为我们总结出婚姻的冬季有这样的特点——

  1. 情绪:充斥着受伤、愤怒和失望,还伴随着孤独和感到被拒绝,这时也很难感觉被爱。
  2. 态度:婚姻生活中充斥着消极的态度,常常把伴侣和事情都往最坏处想,将困难看得太大,将改变看得太难,觉得问题永远都不能解决。更糟糕的是,夫妻二人都把婚姻质量的下滑归咎于配偶……这些负面的态度就像冬天刺骨的寒风,让身处婚姻冬季的夫妻冰冷到无法呼吸。
  3. 行为:在大自然中一样,大部分人会本能地躲避寒冷。在婚姻的冬季里,人也会很自然地采取类似的躲避策略。夫妻双方退到各自防线之内,想要熬过寒冬,期待春天降临。此时的行为表现很可能是分裂的、具有破坏性的。互相的批评指责、刺耳的言辞、暴力的行径,或者沉默的冷战,这些都是婚姻冬季里的行为。

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出轨行为,对婚姻关系造成更加致命的伤害。

如果你的婚姻符合以上所描述的特点,你肯定身心疲累,痛苦异常。但是,不要绝望,不要放弃,人没有理由躺在雪地上等死。你是有盼望的,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婚姻生病了,需要寻求医生,需要得到医治。冬季的婚姻经常会激起人们对重新和好的渴望。夫妻绝望到一定程度,就会打破沉默,向咨询师、牧师或值得信任的朋友寻求帮助。那些去寻求的人就一定会找到对策。

有时候,我们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才能学会积极应对婚姻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查普曼博士列举了很多找他进行婚姻咨询的实际案例。这些人都在冬季里采取了积极行动,重新收获了美好的婚姻。比如,对杰里和简来说,他们结婚的前8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悲惨。在妻子简的回忆中,他们的意见从来都不一致,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吵架,双方都后悔结婚了。但通过一年的积极寻求改变,他们向基督徒咨询,各自反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彼此享受对方身上的独特之处,不再试图让对方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做事,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都不断效仿耶稣的样式行事为人,他们的婚姻被改变了,从冬天迈进了春天。

所以,面对婚姻的冬季时,最重要的一点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寻求改变的方法。要知道,自然界的冬天会慢慢过去,而面对婚姻的冬季,如果不积极应对,“顺其自然”只会越来越糟,婚姻的春天不会自动降临。生命中的试炼常常生发出耐心和坚忍,我们要相信神可以利用婚姻的寒冬成就祂的美意。努力穿越冬季可能不会像滑雪那样有趣刺激,但是当夫妻开始采取积极行动来挽救婚姻时,他们就会学习到如何更加委身于对方,如何更加谦卑,更加接纳,更智慧地对待他们的差异。当冬季的“彼此伤害”被“彼此原谅”取代后,就为爱铺平了道路。过去的伤疤是对罪的提醒,是对被原谅的渴望,更证明了神拯救的大能。当两个人选择再次涉入爱河,冬季融化的积雪就会灌溉春季播下的种子,他们将会看到婚姻的冬季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婚姻的春季

“春天” 这个词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温暖、喜悦和希望。婚姻的春季也有类似的特点,夫妻双方都活力四射、心灵敞开、互相关怀,爱的花朵在开放,沟通的溪流潺潺流淌。夫妻二人一同制定计划、播撒种子,对未来持有甚为美好的愿望。

  1. 情绪:活泼、轻快,激动、喜悦、希望和快乐等。
  2. 态度:夫妻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最典型的春天态度是“感恩”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还有相互的“爱和信任”。

乔安妮和亚历克斯结婚22年了,乔安妮表示虽然事情完全没有按照她的想象发展,但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她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且盼望婚姻关系能够进一步发展。丈夫亚历克斯也表达了相似的态度,他认识到夫妻不用在任何事情上都保持一致,要学习接受彼此不同的意见,理解对方的观点。最要紧的时记住神爱他们,他们也彼此相爱。积极乐观的爱的态度使婚姻的春天芬芳满园,身处其中的人们则喜乐满怀。

  • 行为:以上积极的态度都会引发积极的行为。夫妻双方都会主动寻找表达爱意的方式,遵循以对方为中心的原则,满足对方需要,让夫妻关系充满激情。他们也会遵循“培植”“喂养”的原则,不断为美好的婚姻注入新的生命力。

婚姻的春季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是也要留心,会有一些野草或毒藤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造成婚姻的刺痒。这些不是很明显的痛苦不一定会改变婚姻的季节,却有可能毁掉悠然的假期,搞砸美好的晚餐,减少春季的幸福感。所以,处在婚姻春季里的夫妻也要注意及时对付这些小问题,不让它们累积起来破坏自己的幸福感,甚至一不小心就跳到婚姻的秋季或冬季。

三.婚姻的夏季

夏天总体的感觉是灿烂的、快乐的,生命是绚丽多彩的。夫妻曾经作为一个整体付出的艰苦努力现在终于有了成效。春季美好的期待在夏天变为现实,内心的兴奋可能消退了一些,但夫妻间彼此连结的信念加深了,合一的感觉更加强烈,他们也从这种成就中也感觉到极大的满足。他们相互之间的误解偶尔会发生,但都能够一起积极地找到解决办法。 不管有没有实现经济上的目标,有没有孩子,身体是否健康,事业是否顺利,只要处在婚姻的夏季,夫妻间都会有默契、有满足,也有安全感。虽然此时的婚姻生活对于夫妻二人来说是非常舒适的,但他们不会忘记时常为夏天的花儿浇浇水。婚姻的夏季的情绪、态度、行为的特征如下:

  1. 情绪:满足快乐、成就感、亲密感、安全感。
  2. 态度:信任、放松,愿意持续投入时间经历使婚姻继续成长。
  3. 行为:夫妻间可以建设性地沟通,接受彼此的不同,参加婚姻研讨会,阅读婚姻辅导书籍,属灵生命不断成长。他们有意识地采取行动维持夏天的美景,让婚姻关系不断地更上层楼。

查尔曼博士分享了结婚已经5年的坎迪斯和蒂姆的例子。他们正处在婚姻的夏季。坎迪斯说:“我感觉好像是和最好的朋友住在一起,这很有趣,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但是,我也意识 到我们必须继续培植婚姻关系中浪漫的部分。否则,忙碌的生活就会将我们冲散。” 蒂姆也积极响应这种观点:“在我眼里,夏季比春季更加成熟一点。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渐渐消退,我们在学习理性地处理情感和浪漫等因素,尽管每天忙忙碌碌,但我们还能保证 共处的时间——这种时间绝对应该保证。用舒适来形容现在的状态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彼此很了解,而且仍在巩固关系,更加深爱着对方。我们经历过生活的艰难,因此更加相濡以沫,更加信靠神。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爱,希望让它永远活跃在婚姻中。”

畅通的交流、坦诚的沟通,彼此的接纳、互相的宽容,这些都是很多将婚姻保持在夏季的夫妻们的法宝。努力挖掘配偶的优点、学会忽视配偶的缺点,这也是让婚姻夏日的鲜花盛开不败的秘诀。

在婚姻的夏季,同样也要注意潜在的一些问题。有一些些没有被解决的冲突隐藏在我们每日生活的表面之下。夫妻双方都要保持警醒,经常询问对方有没有压在心里没有表达的不快,不要让隐而未先的问题在角落里悄悄地积累。否则婚姻的夏季会很容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发生转变,进入到婚姻的秋季。接着我们要谈到的秋季虽然不象冬季那样充满寒意和伤痛,但是它也不像夏季那样让人喜悦。

四.婚姻的秋季

人们总是很享受秋天带来的视觉盛宴,但是我们都知道美景不会长久。很快,秋风就会将瑟瑟发抖的画布撕扯开来,叶子会纷纷落地,只剩下秃枝。而且叶子不是一日之间全部掉光,炫目的美景一点点消退,最后树林就变成光秃秃的一片。婚姻也是这样,有些夫妻看起来安然无恙,甚至在别人眼中还是顶幸福的一对,但是在婚姻内部,事情正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当寒风袭来时,婚姻恶化的状况就会十分明显了。秋季是冬季的序曲。

  1. 情绪:孤独、胆怯、伤心、恐惧、被排挤的感觉,有时还伴随着一种失落感。处于秋季的夫妻能够察觉到有些事情不对劲。他们可能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感觉,但已经被相互关系的状态困扰着。
  2. 态度:对婚姻状态产生忧虑,对婚姻前景没有把握,大多有不确定的感觉。
  3. 行为:把婚姻带入秋季的罪魁是忽视配偶、忽视问题,当一方或双方发现问题后无所作为。夫妻应对这次危机的方式可能会将婚姻推入冬季,也可能将他们重新带回春天。一意孤行地“顺其自然”会将婚姻困在秋季,或很快将其引入冬季。

以上就是查普曼博士对婚姻四季的阐述,如果读到这里你还不清楚自己处在什么季节,书中还为你准备了一个问答测评,它可以帮助你们夫妻坦诚地讨论婚姻质量问题。

要说明的是,认清自己婚姻的季节并不是精密科学研究,要大家强行将自己的婚姻套到某一季当中。它只是一个类比工具,会帮助你和配偶更好地沟通,让你们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婚姻。

所以,不论对自己婚姻季节的测评结果是什么,你们都会发觉本书第二部分的重要性,因为它会使你们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努力重新回到春季的兴奋、夏季的快乐中。而且你们也会发现,婚姻的秋季和冬季不是毫无意义,它们通常有着“叫醒服务”的功用, 能够唤醒沉睡的、或者装睡的人,让他们必须面对现实,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促使婚姻的成长。在人不能,在神万事都能,依靠祂,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部分:婚姻健康的七个策略

策略一: 处理过去的问题

每一对夫妻都要懂得这项策略,处于婚姻秋季和冬季的夫妻则需要花更多时间认识并处理过去的问题。有人或许觉得困惑,我们既然知道过去有很多问题存在,双方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不能就简单地忘记过去,注目于现在和将来呢?

原因是,在忘记过去之前,如果不对过去进行恰当的处理,老问题会不断冒出来。一旦我们解决了过去的问题,就可以集中精力面对现在,不用担心过去的问题会时不时跳出来制造新麻烦。

查普曼博士给出了处理过去问题的三个步骤:确定问题,承认错误并悔改,还有饶恕。

根据多年婚姻咨询的经验,查普曼博士发现婚姻中有一个很普遍得问题,哪就是人们总是很清楚配偶的错误,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每个在婚姻中的人都应该如此问一问自己:为什么看见你配偶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所以,这第一个步骤说得更确切一些应该是:确定过去有什么问题,哪些是由自己引起的?

查普曼博士的建议是,你可以用诗篇139:3-4为自己祷告,求神带领你发现自己的问题:“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如果你想认识得更加全面彻底,还建议你去问一问家里的孩子,或者你的父亲母亲、丈夫的父亲母亲,或者和你熟识的朋友,请他们坦诚告诉你多少次发现你对配偶言语尖酸刻薄、多少时候你对配偶不公平、不友好……列出一个清单,把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这个清单可帮助你看清自己的盲点、看到自己的真相。这一个步骤非常非常重要,你必须有勇气先来面对自己的问题,不去看对方的错误。夫妻双方必须靠这一个步骤来斩断互相责备埋怨的恶性循环。

另外,查普曼博士还会建议他的咨询者们列出一个清单,写出自己感觉被对方伤害的事情,注意要用“我感觉”来描述,不讲道理,只陈述事情和自己的感受。当你看到对方的清单时,不要把它看作控诉,它只是在诉说配偶的心声。在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时,这个清单会让夫妻二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曾经伤害到另一半,有些伤害可能你从来没有意识到。接下来,每一个人都还要为造成的伤害负责。

第二步:承认错误并悔改

解决问题的第二个步骤就是为自己所造成的伤害负责:清楚承认错误并悔改。首先面向神,然后彼此面对。当你承认过去的问题,并承认自己曾经伤害过配偶,你就顺服了神。当你为自己的行为悔改时,你就是在向神表达洗心革面的渴望,并请求圣灵帮助你按照神的旨意去爱你的配偶。

查普曼博士建议夫妻二人用之前列出自己问题的清单,向对方逐一承认错误,对深深伤害了对方感到抱歉,然后请求对方的原谅。

要注意的是,夫妻二人都不要论断对方是否真诚。人与人的性格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反应出来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可能不一样。你可能觉得对方表现得很冷淡,但对方的内心可能同样是真诚的。你一定要相信配偶的坦白和道歉是真诚的,你要向他表达自己的期望:因着神的帮助,希望明天会更美好。”

第三步:饶 恕

耶稣教导我们:不宽容也是一种罪,与神的旨意相悖。所以,确认问题和彼此承认错误并悔改之后,就要来做饶恕的功课。饶恕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项决定。饶恕不是要你永远忘记过去,也不意味着不再为往事而伤痛。饶恕的意思是,你不再将自己囚禁在苦毒怨恨的牢笼,你不再将问题或伤痛的矛头指向你的配偶。因为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你也愿意同样饶恕你的配偶,与对方脱去过往伤害的缠累,携手迈向明天。

策略二:选择合适的态度

成功是90%的态度加10%的努力,这句话大部分运动员都 会同意。如果这对于运动来说是真理的话,那么当然对婚姻关系也一样。夫妻所犯的最常见错误就是:让负面情绪主导他们的行为。

查普曼博士在长时间的咨询经验中发现:决定婚姻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外界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夫妻双方如何解读外界发生的事情、用何种态度去面对。态度常常会决定你婚姻的季节:负面的、批评的态度会把你们推向萧瑟的秋季和寒冷的冬 季;而积极的、肯定配偶的态度则给你们带来春季和夏季的温 暖。

怎样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态度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消极的。

曾经有一位女士在婚姻咨询室里指着她丈夫的鼻子说:“是呀,我的态度不好,那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坐在那里!”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消极态度是合理的,那么它就永远不 会改变,但如果我们厌倦了冬季,希望重新感受春天的希望, 就必须要改变这种“冬天”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如果用积极的方法思考,我们的行为也会变为积极。

迈向积极态度的第二步,就是确定你配偶的优点。祈求神让你想起配偶的所有优点,然后将它们写下来。你也可以向 孩子们寻求帮助,对他们说:“我正在努力改变对你爸爸(妈 妈)的态度,正在努力发现他的优点,你喜欢、欣赏爸爸(妈妈)哪些 地方,你感激爸爸(妈妈)做的哪些事情呢?”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 能够从孩子那里得到很好的反馈,也会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好的 心态。

第三步,训练自己聚焦在配偶的优点清单上。告诉你的配偶,你对自己负面的、谴责性的态度感到厌烦了,向他承认这些负面的话语无助于解决问题,你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态度。无论清单长短,每天都要梳理一遍你的清单,为你配偶的优点而感谢神。如此操练,神一定会将你的思维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导引。

第四步,祈求神给你一个符合圣经的态度来面对配偶。求神给你一个全新的、积极的态度:

感谢神,你的配偶也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因此是极为宝贵的;

感谢神,你的配偶具有神赐下的独特天赋;

感谢神,你的配偶在神的国度里有着独一无二的职分;

感谢神,这份婚姻是祂的旨意,承认祂赐给你们的婚姻是祝福,不是诅咒;

感谢神,你能够有机会服侍、 帮助你的配偶,让他(她)在神的国度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第五步,你要开始在言语上肯定配偶的优点。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譬如说,第一个月每周赞美配偶一次,第二个月每周赞美配偶两次以此类推,不断努力,直到你每天都能至少赞美配偶一次。在圣经《箴言》中, 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教诲:“生死在舌头的权下。”(箴18: 21)当你开始在言语上赞美配偶时,你的婚姻就会被注入新的 生命。当你用肯定的言辞替代了批评和谴责时,你配偶的内心 就会热烘烘的,过一段时间,他(她)也就会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你,并会伴随有积极的行为。这不是一套操作程序,只是被欣赏之后的自然反应。 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心理学理论,只是一种常识。如果你选择了合适的态度,胜利的把握就更大。

策略三:学会说配偶的爱语

这部分内容在查普曼博士的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里有详细阐述,他的主要观点就是:我们常常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爱,在得不到配偶积极的回应时,我们就会很沮丧气馁。但其实每一个人都

有被爱的需要,也都具有一两种最基本的“爱的语言”让他/她特别感觉到被爱,所以我们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必须学会说对方的“爱的语言”。

爱的五种语言包括:

  1. 肯定的言辞:赞美对方的优点,感谢对方的付出等等。如果这是你伴侣的爱语,你一定要经常说出肯定他/她的言语让对方感到被爱。
  2. 服务的行动:帮助对方做家务或提供任何对方需要的服务,表示体贴对方的行动。如果你的配偶讲这种爱语,那么饭后主动洗碗让他/她休息一下,比千言万语都要更让他/感觉被爱。
  3. 接受礼物:对于爱语主要是接受礼物的人来讲,礼物能够代表一个人的爱。无需过于昂贵 或者复杂,送礼物的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也许一朵漂亮的野花都能让他/她感觉被爱。
  4. 精心的时间:如果你配偶的爱语是精心的时刻,那么展现你对他/她的爱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她)全心全意的关注。关掉电视,放下杂志,看着伴侣的眼睛,认真地听她/他讲话20分钟,你就在“爱的银行”存了款。
  5. 身体的接触:在一个婴儿懂得“爱”这个词 之前,他就已经从身体接触中感觉到爱了。如果身体的接触是你配偶的主要爱语,那么 没有什么能够比主动出击、爱抚你的配偶更好的爱语了。

查普曼博士亲眼目睹了很多心如坚冰的冷漠男女在听到自己爱的语言后,慢慢地被感化了。爱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它可以驱散寒冬,将百花盛开的春天重新带回你的婚姻中。真是希望天下的夫妻都愿意了解并学会讲对方的爱的语言。

策略四:学会倾听

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婚姻质量的必要因素。以体谅的心倾听对方说话,是提高沟通效率的一大法宝。这种“倾听”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起到医治作用。实际上,处理伤害、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最快捷、最积极的方法,就是让讲话的一方感到有人重视和理解他/她所说的话。带着体谅的心倾听也是建立配偶自尊心的一个有效工具。当你的配偶有着健康的自尊心的时候,他/她就不会那么具有攻击性了。

以体谅的心倾听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培养真正理解对方的态度。

心理学家保罗·托尼尔说得好: “每个人都想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很少有人通过交换看法来显示真正想要理解对方的愿望。” 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想要世界围着自己转,我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重要。 我们若能自觉地培养体谅他人的心态,真诚地努力去理解 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就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

  • 不要急于批评对方的想法。

在这里,我们要再一次根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毕竟,我们常常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只有忍住批评的言辞,谈话才能继续 进行。

  • 即使你不同意,也能肯定对方的观点。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换句话说,当配偶对你敞开心扉、以诚相待时,你要表示感谢。当你用言语 肯定你的配偶,让他持有与你不同的观点,并且保留自己的感 受,你就给了对方自由。另一方听到这番肯定的言辞后,不论会不会立即做好准备 接受配偶的观点,至少能感到自己被理解、被肯定。在营造良 好的氛围、让配偶最终愿意听取另一方的观点上,没有什么能 比肯定的言辞更重要了。 学习肯定对方的艺术,能够创造出积极的氛围,让配偶开诚布公地分享,并且能培养出适宜团队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 最终,那些种子将会开花结果。

  • 只有在对方感到被理解的时候,你才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要求我们在沟通方式上做出巨大的改变。一项研究指出,一般人听别人说话不会超过17秒钟,就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最糟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很少带来富有成效的沟通。以体谅的心倾听能激发积极的情感反馈。过早地分享不成熟的观点,这是婚姻中的通病,这样的行为差不多总是以毫无果效的争论告终,让夫妻双方越来越疏远,婚姻也离冬季越来越近。

查普曼博士在书中还给出了17个?具体学会倾听的技巧,非常推荐大家去认真仔细学习一下。

策略五:帮助配偶成功

对你的配偶表达爱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了解他/她的梦想,并帮助他/她获得成功,让你们的爱成为彼此走向成功的天梯。

你对配偶实现梦想的支持会使他/她对你心存感激,你也能体会到助人成功的喜悦,这会让你们的“储爱箱”中增加一大笔存款。不过,帮助配偶成功的意图也可能意味着要共同走过失败的经历,但是至少你们是一同走过的。要记住,当你的婚姻处在春季和夏季,路上仍有可能遇到毒藤和小黄蜂,但若你们拥有二人同心合意的婚姻,便更能经受住风吹雨打而安如磐石。

你配偶的梦想是什么?你如何能帮助配偶实现梦想?与“帮助你的配偶实现神为他所设计的目标”相比,生命中没有什么成就能够更加让人满足了。

策略六:有效利用彼此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双胞胎,有时也会有截然相反的性格和许多不同的喜好。走入婚姻的男人和女人,由于性别的不同就已经存在许多差异,再加上成长家庭、学习经历、文化背景等等有所不同,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时候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摩擦—在激情的蜜月期结束之后,也许很多人都开始后悔。

然而,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里看待彼此的不同需要有从神而来的“完全接纳”的态度,因为伴侣也是神按照祂自己的形象所造。表面上的种种不同让我们操练“接纳”和“无条件的爱”的功课,而且神也期望我们有效利用彼此的不同来互补,夫妻可以通过互相帮助让婚姻的共同体得到最大益处。

对此,查普曼博士的建议是:从你的配偶与你不同的地方去发现其中积极的好处,并为之感谢神,继而表达对配偶的欣赏。若能掌握这个策略,你和配偶都能成为胜利者。

策略七:要有积极的影响力

你的配偶可能不愿意读这本书,不愿谈论改进婚姻关系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会白费功夫。你虽然不能控制配偶的行为,却可以向对方传递积极的影响,也许影响配偶的最佳方法,就是应用前六个策略中的理念。

成千上万的人都生活在自己建造的牢笼中,因为他们没能理解积极影响的力量。一方面,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由意志,没有人能够强迫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彼此相关联的受造物,每一个与我们互动的人都会影响我们。影响力对于婚姻的季节变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首先必须承认,我们不能直接改变配偶的个性或行为,不能控制他们的思维、感受或口中说出的言语,甚至在我们提出请求后, 都不能保证他们愿意积极回应。 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能够直接影响配偶的行为,那我们很可能会试图操控他们。操控背后的逻辑是:如果我这样做, 对方就必须那样做;如果我能够让对方足够幸福,对方就会回应我的请求;如果我能把对方搞得很惨,对方就会答应我的要 求。然而,每个操控行为最终都将失败,原因只有一个:配偶 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一旦发现我们正试图通过操控的手段 来控制他们,他们就会反抗。没有人愿意被操控。

尽管你不能直接控制配偶的态度和行为,却有能力影响对方——或积极或消极,或用言语或用行为。每次接触, 相互之间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你的配偶走进屋子,给你一个拥 抱或是吻你一下,并对你说:“我爱你,我一天都在想你。” 这已经对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如果你的配偶走进屋 子,却忽视你的存在,径直奔向房间或是直奔冰箱, 甚至走进来,直接批评你的样子或行为,就会对你产生消极的 影响。你的言语或行为也同样影响着你的配偶,你或是带来极大的痛 苦、伤害和沮丧,或是会带来安慰和医治, 影响着对方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所以,我们要学习将改变的工作交给神,自己做一个积极的“影响者”而不是“操控者”。当你的配偶对改进双方关系没有兴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祷告。无论你的婚姻处于什么季节,请把神的大能带到你的 婚姻当中。将你的伤痛、挫折、疑虑和喜乐都向祂倾诉,因为祂是你力量的源泉。求祂赐你能力,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被配偶的情绪左右;求祂在选择积极的态度、言语和行动方面赐你智慧和分辨力。

现在,你已经了解婚姻的四季和提升婚姻的七个策略,接下来就制订一个改善婚姻的计划吧!

神创造婚姻,不是要让我们陷入痛苦,而是要赐给我们丰盛的祝福,并且让地上的婚姻反映出基督与教会的关系的荣美。丈夫爱妻子要像基督爱教会一样,要舍己服事他的妻子;妻子也努力全身心地舍己服事丈夫,顺服丈夫如同顺服主。当丈夫和妻子都按照神为他们设计的方式生活时,他们就会互敬互让,并寻求对方的最大益处,在基督里合二为一,不仅享受婚姻的祝福,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婚姻荣耀在天上的父神。

有声第215期 | 时时刻刻的敬拜【生活随感】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Connie&Haiyan&舒舒

2020/11/12初稿 2021/06/02修改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MERCYYYYY-1.jpg

多年前参加证主读书会时,有一次和姐妹们讨论关于“敬拜”的主题。组长布置作业,让大家都写一点自己对敬拜的理解。

于是,我就写了一枚家庭主妇的“敬拜遐想”,取名为:时时刻刻的敬拜。这首短诗是这样写的:

每当我咀嚼你的话语,

思想你的道路和意念,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沉浸于美妙的旋律,

或引吭高歌,或心动落泪,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漫步在蓝天之下,

面对绚烂多姿的花草树木,

惊叹你手所造之物的美好,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在寒夜为孩子加添毛毯,

在烈日下送他往返训练的场地,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为家人呈上可口的晚餐,

耐心对付水槽里的锅碗瓢盆,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与亲爱的夫君深情对望,

读彼此眼中诉不尽的欣赏爱恋,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克服内心的恐慌开上高速,

为病中的友人送去一碗热粥,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搂着一个心碎之人,

一起落下悲恸的泪水,

主啊,我在敬拜你!

每当我内心与魔鬼厮杀无数回合,

离开罪恶的念头,转回你的真道,

主啊,我在敬拜你!

主啊,我敬拜你,

不只在听道时,

不只在教堂中。

当我一思一念之间都觉察你的提醒,

当我一呼一吸之时都感受你的同在,

当我一言一行之中都投射你的影像,

主啊,我原来可以

时时刻刻,敬拜你!

这其实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到如今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不过它一直是一个美好的目标。

今年再和几个姐妹聚在一起的时候,她们正好在共同阅读一本书《每日生活礼赞——日常生活的属灵操练》( Liturgy of the Ordinary:Sacred Practices in Everyday Life)。其中突出的一个观点是:上帝塑造我们成为新造的人,而塑造之处正是今天的微小时刻。

这似乎和我之前写的小诗有相互映衬的感觉。每一个微小时刻、每一件细碎的琐事都可以被上帝用来塑造我们。若我们存着顺服并感恩的心,接受祂的塑造,让自己像一株被整修的植物,静静地配合着祂的修剪,朝着园丁想要的方向生长,那么,我们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岂不是都能够成为全心敬拜祂的金子般的时光吗?

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位姐妹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也愿她们的感动成为你们的感动。

【海燕姐妹的分享:】

生活日复一日,我们很容易让时光毫无感觉地流逝。但本书的作者提醒我们,如何用毫不起眼的日复一日,以生命敬拜、称颂我们的上帝。

信主多年了,我仍然会被“神圣”和“世俗”二者拉扯——这两者似乎无法相容。常听基督徒形容主日崇拜为“充电”,即在神圣的敬拜中被圣灵洗淨、充满,然后再进入世俗消耗殆尽!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基督徒在日常生活里也该活出神圣的敬拜与赞美。因此,我们不是只在主日崇拜的时候充电,也不仅是每日读经灵修充电(虽然这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当如此。

自每天的起床洗漱、进入新一天的开始,我们就该思考如何重新开始新的生命。神无条件地爱和接纳了我们,并塑造我们成为新造的人。每日起床,我们都要提醒自己有新造的生命。这生命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工作,也不为赢得任何的奖赏。

书中写道:“当日子美好、阳光明媚,一切按计划而行,我看起来像是个还不错的人。可是一旦出了什么小差错,搅乱原本计划,真实的自我就暴露无遗。我的破碎露了馅。我也看到自己迫切需要恩典……好人并不需要耶稣,祂是为失丧和破碎之人而来。我需要培养自己,练习在忧伤、烦躁和愤怒的微小时刻遇见基督、面对祂的受死和复活——这是破碎和救赎的伟大故事……这些微小时刻揭露我的失落和破碎。我要培养承认自我身分真相的习性,而非急于为自己辨解或脱罪。在破碎和失落中,我也要培养愿意让上帝爱我的习性,再次信靠祂的怜悯,以及接受祂饶恕我和赦免我的恩典。

这些文字读来非常有感触。当我如此留意时,我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把事事顺心当成自己的目标。我害怕麻烦,担心失去,喜欢掌控。我总有错误的期望:期望东西永远不会坏掉,孩子们都听话、懂事,丈夫永远是好脾气,身边的人都接纳我……这些错误期望成为我的偶像。当事情不如意时,常常先有情绪的反应,像是抱怨、生气、指责(包括指责他人和自己)、失望,甚至绝望。

情绪之后,则是理性分析,力图靠自己的努力和资源去解决问题。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才会想到请主帮助,才会认罪及祷告。

另外,作者还指出:基督徒是奉差遣的上帝的门徒。因此,“对基督徒而言,不是说传福音、祷告或聚集崇拜这些属灵活动才是真实或重要的责任,日常工作就比较低等;也不是说我们每天琐碎的工作事项才是我们真实的工作,而属灵生活和主日崇拜只是额外添加的,好像灵修和道德教导只是日常生活中生硬、实用的尴尬插曲”。

人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把生命投入到工作中,成为工作狂。另一种极端,却容易被人视为属灵,那就是:逃离世俗,躲在自己的默想灵修中。作者写道:“我需要第3种生活方式——既非忙碌紧张,亦非逃离工作,而是被祝福和差遣所塑造的工作方式。” 我觉得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提醒。

我很享受与神同在的美好,愿意过属灵的生活,但总感觉生活、工作的琐事拖拉了我跟随主的脚步。我被作者提醒:那些等待我回复的邮件、该洗的衣服、乱七八糟的有待收拾的屋子、需要问候的弟兄姐妹朋友、每日三餐的预备,这些微小的任务,都是神培养我的机会。祂差遣我进入这些微小的任务,进入不被人看见的小事,活出神的祝福。

【皓玲姐妹的分享:】

 在现今这个慾望庞大、充满娱乐和戏剧化的文化中,我们需要培养安静的心态,需要《每日生活礼赞》这样的书来不断丰富我们的信仰生命。

我很喜欢作者举的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位学生向教授抱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实在太无聊了。这位教授回答说:“错了,这本书不无聊,是你无聊。”安静、重複和平凡的属灵生命,以及操练,或许看似简单,但却能让基督徒的生命延续不断。我们不可能跳过无聊的日常,得到精彩绝伦的信仰。因为,上帝对我们生命的改变和更新,是通过基督徒的每天信仰生活来展现的。

铺床折被、冼碗刷盘、为别人祷告、读经、安静……上帝就是通过这些微小时刻,改变我们的生命。这些与主同行同在的时刻,也是彰显基督的生命、让祂在我们裡面生根发芽的时刻。这也是祂将我们从世界拯救出来,赎回我们的时刻。

我们要瞭解我们的身体是敬拜之处。我们的身体是敬拜的器皿。如果我们忽视自己,或盯著自己的脸庞数算缺陷,那就是轻视神圣的处所、敬拜的器皿。

什麽是真正的美?教会就是美的先驱角色,是创造一切美善的上帝最好的明证。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时刻,都训练我们养成敬拜和分辨的习惯。上帝正是通过这些时刻,让我们专注、欣赏并接受祂所赐予的一切。

有声第213期 | 空心病的良药-读《从未名湖到生命泉》【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舒舒 2021/11/29

2018年曾有一篇文章吸引了许多眼球,不是什么哗众取宠的明星轶事,而是北京大学的徐凯文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用一组数据把大家(至少是我)吓了一跳:
北大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无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这些国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们,在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行动中以极其漂亮的成绩赢得了胜利,在“十年寒窗苦读日,终于换得今朝金榜题名”时——忽地就失去了活着的动力,而且,据说他们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徐教授称之为“空心病”。


转眼两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些得了“空心病”的孩子们现在怎么样了?重新拾回学习的热情了吗?寻觅到人生的意义了吗?物质、知识、成功的感觉都解决不了的内心的空洞被填补上了吗?……


我没有渠道了解“空心”孩子们的现状,心里为他们祈祷,愿他们不仅安好,且叩问人生的疑惑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答案。


我想,他们并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在他们里面鲜活的灵魂得不到必须的营养,正在毫不掩饰地发出饥渴的讯号。



不久前读到一本书:《从未名湖到生命泉》—百名北大学子的信仰之旅。这本书让我再次想到那些灵魂发出呐喊的少年。想到他们是因为这本书与他们有两个相通之处(有一个不同之处稍后指出):
1)这本书的作者全部都是北大毕业生,曾就读物理系、化学系、历史系、地球物理系、中文系、哲学系、社会学系……文理科兼而有之。
2)
这些作者们全部都经过或长或短的“迷茫混乱期”、“寻寻觅觅期”、甚至”精神呕吐期”。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北大生”这个头顶光环的名词背后的甜酸苦辣。


从北大毕业之后, 许多作者继续到国外读硕士、博士、工作、安家……他们的叙述行文涵盖了在校就读和北大毕业之后的生活细节。那些文字似乎在给“空心病人”望闻问切,抽丝剥茧,追溯到每个灵魂的最深幽之处。


最让我感动的是,所有的作者都非常诚恳,愿意分享自己过往生命中的种种不堪和失魂落魄。你大概很少会从身边的北大毕业生口里听到这些,很难看到他们“走下神坛”后的凡人生活。


然而对他们来说,若不是为着一个更加崇高的目的,又有谁愿意掀开自己华美的生命之袍,让人看到里面四处乱爬的虱子呢?


有人曾经走到哪里都要别上北大的校徽,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厉害,尽显虚荣骄傲;


有人毕业后在异国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曾在一天内就花光多年来所有的积蓄,一个青萝卜花了8磅(折合人民币大概72元左右吧)!悲惨到明天根本不知该如何度过的地步;


有人刚进北大时,觉得人人头顶光环,走路带风,但一段时间后,就不得不熄灭自己头顶的光圈。他发现无限景仰的北大校园内,在这群精英中间,也时不时发生各种不光彩、甚至有违道德伦理和法律的事情……就是这位作者形容自己经历了一次“精神呕吐”,实在是形象生动。虽然北大梦圆,但理想破灭,在北大这块镀金之地,他竟成为浪子……


有人坦言北大生们可能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执着,学习能力上也有些优势,但在性格与为人处世方面并没有比同龄人更卓越,甚至有些不合常理与偏执。他和一些女性谈到她们的北大丈夫或前夫时,从她们那里看到太多无奈和无语,甚至好几位已经选择了离婚…… 


你瞧,这些老北大生们也经历了耀眼光环无法填补的内心空虚。当他们在号称亚洲第一的北大图书馆也找不到经得起考验的真理和盼望;当他们的骄傲自豪在落魄困窘的生活里被无情碾压;当他们经历癌症、抑郁症这些身体或心理的患难;当他们发现人类不能克服人性中的罪,北大清华这样的优质教育也不能解决…他们又是如何面对难题、如何寻索求问、如何遇见光明、如何改变生命的呢?



说到这里,我觉得完全可以把《从未名湖到生命泉》送给那些得“空心病”的孩子们,让他们读一读学哥学姐们掏心掏肺分享的人生故事。


他们曾经得过同样的病,不同的是,这些学哥学姐们在人生各种境遇里认识了一位大医生——耶稣基督,从祂那里找到了良药,得到了完全的医治,知晓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如书中所言(第85页,《告别了,曾经的“猪栏的理想”》):

曹雪芹虽然不认识上帝,但是他真可谓洞穿人生真相:“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正如圣经《传道书》作者反复重申的,世上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当你没有神的时候,生命的亮光不过是来自于一些大大小小、忽明忽暗、不久就会熄灭的蜡烛;当你得着主的时候,你就会像林语堂先生那样不得不说:“太阳升起来了,把所有的蜡烛都吹灭吧”!

无论你是一位自己执着于名牌大学梦想的少年,或是想让孩子完成你未曾实现的梦想的“鸡娃党”(你还在用“都是为孩子好”的口号来说服自己),又或是正在憧憬着找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做你终生伴侣的人……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你能用一颗敞开的心来阅读本书,听一听这些“北大过来人”的分享。清华北大可以是人生的攀登目标之一,但绝不应该成为最终的目标,它无法给你真正的终极的喜乐、平安和盼望。

正如冯秉诚博士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讲:

“空心病”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这些年轻人在呼求上帝,他们需要的是福音真理!

“耶稣基督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在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以弗所书2:16-17)因为上帝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

在这本见证中,北大人用深邃的思辨、三观的颠覆、生命的蜕变,述说着上帝奇异的恩典,见证主耶稣赐给他们的活水,已在他们生命中“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他们期待自己的师长、校友、亲人、同胞能抬头仰望——因我们上帝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福音1:78-79】

有声第202期 | 道歉的五种语言【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作者 | 舒舒

播音 | 舒舒

2021/02/21

前些天分享了《爱语暖心田》这本书,里面提到作者盖瑞.查普曼的另外一本书《道歉的五种语言》,因为我还没有读过,于是就产生了好奇心。

回想一下我和先生的在这些年相处中,道歉和接受道歉的模式运行得还可以,但是和儿子之间呢,总是在两句话之后就结束了,每次都觉得还不如不道歉呢。

我和他说“对不起,我又对你发脾气了”,他说“啊,没关系啦,我已经习惯了。”这话呛得我马上就闭嘴了。如果他对我道歉呢,就说“妈妈,对不起啊,我错了。”也不说清楚错哪里了,我也不想多追究搞得大家更不愉快,也就说“没关系”就草草结束。

如此看来,我们都还没有掌握好道歉的语言。而我这个做妈妈的至今都没好好学习过,真是太惭愧了。所以,马上找来书给自己恶补,看完之后真是后悔没有早点学习。

人生有许多功课是我们自以为天生就会的,然而现实是我们错得离谱,在人际关系中造成太多不必要的伤害。

为何需要道歉?

只有在完美的世界里,人们才不需要道歉。可现实世界并不完美,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有意或者无意的伤害行为,所以我们不能没有道歉。

但是,为什么一句“我错了”让一些人那么难以启齿呢?通常,不愿意承认错误是和自尊心分不开的。掩饰问题、自我开脱、不想道歉的种子通常是童年时种下的。查普曼博士说,如果孩子因为一个小错误受到过度的惩罚、谴责或者羞辱,他的自尊感就会降低,并在潜意识里把错误行为和丧失自尊联系在一起。于是在他们的印象里,承认错误就意味着“坏”。

其实不然,美国成功激励公司的创始人保罗·J·麦尔(Paul J. Meyer)曾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坦然承认自己错了。”

真正的道歉能够实现宽恕与和解,继续发展双方的关系。

没有道歉,冒犯横在中间,就损毁了双方的关系。乐于道歉、宽恕与和解,常常是良好关系的标志。很多关系冷漠而又疏远,就是因为我们拒不道歉或者说不学习有效道歉的结果。

真正的道歉也会减轻犯错一方的内疚感。

犯错之后,沉重的良知负担会让人充满内疚和羞愧感。而倒空这一负担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你所冒犯的人道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正视镜中的自我、正视他人的眼神。但这并不是因为你变得完美了,而是因为你愿意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道歉可以学习吗

当然可以。道歉的艺术绝对是可以学习的。这本书中给大家讲解了道歉包含的五个最主要的方面,也称为道歉的五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很重要,但就个人而言,其中的一两种语言在沟通中也许会比其他的更有效。

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学习并愿意说对方能接受的道歉语言。因为就和爱的语言一样,你说出让对方能感受到爱的语言,爱才能真正在你们之间流动,不然你按照你的方式去爱,对方死活也感觉不到,你的时间和精力和感情也被白白消耗。同样,如果你说出对方偏爱的主要道歉语言,也会使他们更容易感受到你真诚的歉意,并真正地宽恕你。

真爱常常意味着坦诚地说对不起,真爱包含着冒犯者的道歉和被冒犯者的宽恕。这是修复破裂关系,建造充满爱的关系的有效途径。

具体该如何道歉呢?

查普曼博士和他的合作者詹妮弗·托马斯通过多年的咨询和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道歉语言。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一方在真诚地道歉,而另一方却根本没有感受到歉意,如此就难以达成谅解和宽恕。

道歉语言之一:表达歉意

表达歉意是道歉的情感层面,向被冒犯者表达你因自己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他而内疚、羞愧和痛苦。最常见的说法是“对不起” 。

表达歉意要注意的要点:

1.道歉始于怀有歉疚之意,需要真诚的、充分的歉意。

我们为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失望、不便感到后悔, 要为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道歉。被冒犯的人正在经受情感上的折磨,他们希望你多少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他们要看到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有多深。对一些人来说,这一点是他们最想听到的,是具有实际的疗伤作用的。

2.道歉千万不要画蛇添足,真诚的道歉不会为自己找借口。

许多接受调研的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她先是道歉,然后开始责怪我,说我先惹火了她。这种责备让她的道歉显得很不真诚。”

你瞧,当你在“对不起”之后,加上一句“但是…”,你的道歉马上就变得不那么真诚,变成了对别人的责备、攻击,而攻击绝对是不能带来宽恕和原谅的。

3.道歉不是操纵对方的工具,迫使其做出相同的回应。

有时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别人。即便如此,也要表达歉意,良好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如果你不小心撞到了人,也要说声“对不起”。你道歉不是因为有意撞了他,而是你的无意的行为伤害了别人,给别人造成了不便。

在亲密的关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意识到自己无意间令对方感到不舒服,可以跟对方说:“很抱歉我的做法让你这么难受。我不是有意要伤害你。” 道歉时应该具体谈论自己的行为,并对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表示理解。

仅仅为了不让对方继续纠缠而敷衍的道歉并不是真诚的道歉。也不要期望对方一定接受你的道歉或立即就原谅你。我们会经常听到别人说,或者自己也曾经这么说:“我都道歉了,你还不依不饶,你还想我怎么样嘛?”你道歉是你该做的事,别人是否接受道歉、要花多少时间来接受道歉、是不是原谅你,那是别人的事,你做你当做的即可。

道歉语言之二:承认过错

我们需要学习承认过错,具体描述这个错误,并用语言表达“我错了”。

这一点看似非常简单,但却由于内心的骄傲、顽固、要面子或者原生家庭的影响等等,很多时候人们做不到坦然承认错误,好像把“承认错误“和“否定自己的价值”划上了等号。

举例:拉里和吉尔结婚 25 年了。几年前,吉尔的一个叔叔给了他们家一笔钱。丈夫拉里认为这笔钱应该用作一家人的生活费,可吉尔却觉得是叔叔给她的礼物,她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很快就把钱花光了。为此丈夫拉里很不高兴,虽然没说过刻薄的话,但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妻子。 有一天,吉尔道歉说:“我意识到,我不该那样处理叔叔的那笔钱,我应该与你商量,一起决定怎么使用它。我的做法很自私,伤害了我们的关系,对此我很难过。我承认是我错了。”

拉里接受了她的道歉并原谅了她。两人相拥而泣。他们的关系在那一时刻得到医治。

所以,很多时候,表达歉意说‘对不起’是远远不够的。对方想要知道,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否真正能够感受你的错误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道歉语言之三:弥补过失

如果说道歉语言之一与二是偏向言语上的沟通,那么道歉语言之三四五则是行动。

回想一下小时候,如果别的小朋友抢走了你心爱的玩具,无论他再怎么说“对不起”或者“我错了”,最终让你破涕为笑的,还是他乖乖地把玩具还给你,不是吗?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罪的代价乃是死这样的说法,公义的上帝对人类的罪不是简单的“饶恕”就一笔勾销,祂是用自己的独生子代替人类偿还了罪的代价。为过错做出补偿的“弥补”观念深嵌在人类灵魂里,社会的法律体系和人际关系都深受这个基本观念的影响。

在有些案例中,弥补过失很容易操作。如果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衡量,那么罪犯只要赔偿一定数量的货币就可以了。

但是,在另一些案例里,弥补过失操作起来则很困难。比如当罪行是谋杀,那么杀人犯如何赔偿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损失呢?在这种情况下的“赔偿” 可能最多做到:罪犯向受害方真诚地道歉,承认罪行,并将余生致力于帮助他人——使他们免于步自己的后尘。

安迪·斯坦利( Andy Stanley ) 在 他 的 《“ 好 人 ” 叩 开 天 堂 门 》中写到:“真正的歉意体现在想要为自己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做出赔偿的意愿之中。

当我们被家人的语言或者行为伤害时,常常会感到愤怒,很受伤,主要是因为我们极度渴望被那个人爱。但他们刻薄的言语和伤人的行为使我们质疑他们的爱。 “要是Ta爱我,怎么可能那样对待我?”——这时候,对方说“对不起,我错了”仍然是不够的,我们想知道他们是否爱我们。正是这样的探询使我们要求“赔偿”,也就是期望对方通过一些行为来表现爱和关心。

所以,一些人认可的主要道歉语言是弥补过失,做出赔偿,或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仍然爱仍然在乎。

道歉语言之四:真诚悔改

“悔改”这个词英文是repent,韦式字典中有一条解释:turn away from sin and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amendment of one’s life,意思是“远离罪恶,并致力去修正自己的人生”。

悔改意味着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破坏性,为给对方造成的痛苦感到抱歉,于是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对不起,我错了,我应该怎么补偿你?”之后,他们会说“我会努力不再做这样的事。”

有人以为自己心里决定改变就可以,不用说出来,因着自己的骄傲或怯懦,怕说出来之后又做不到更让人失望。可是,你不说,被你冒犯的人不会知道你心里的决定。也许要过很久他们才能观察到你的变化,这个过程中你们的关系便不会得到改善。

悔改者自己要认识到大的改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改变的过程中也会经历到失败,但是那些失败不应该从根本上阻止我们做出真正的、积极的改变。

被伤害的一方也要晓得对方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但只要有真诚的意愿,有开始,关系的修复就会有希望。

另外,并非只有在犯了道德上的错误时才需要做出改变。在健康的人际关系里,我们需要做出的改变通常与道德层面毫不相干,却与建构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

道歉语言之五:请求宽恕

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有谁伤害了我,能做到以上四个步骤已经是超级足够了,我不会再奢求其它。不过,查普曼博士指出他们在调研中, 20%人还表明“希望他(她)请求我的原谅”。在他们看来,那才是表明道歉诚意的魔力之言。

为什么请求原谅这么重要呢?

第一,请求原谅表明你希望与受伤害者的关系完全恢复。

冒犯一旦发生,就会立即在两人之间形成一道情感障碍。只有清除这个障碍,二人的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你发现对方的主要道歉语言是请求饶恕,那么消除障碍的最好方法就非此莫属了。

第二,请求原谅说明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你有意或无意间冒犯了对方。

你的言行在道德层面不一定有错,比如只是开玩笑,但对方感觉不舒服或者被伤害,为了关系的和睦,你也应该请求原谅。请求原谅表明承认你的内疚感。

第三,请求原谅表明你愿意把你们的关系如何发展交给那被冒犯的人来决定。

你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达了歉意,也许还提出进行补偿。但现在你是在问对方:“你能原谅我吗?”这个问题你无法替对方来回答。原谅还是不原谅,这个决定必须由对方自己来做。

因为被你冒犯的人可能要为“原谅你”付出昂贵的代价。当他们原谅你时,必须放弃自己对公正的渴求,放下受到的伤害、心中的愤怒,尴尬、遭到背叛的感觉等等。有时,他们还必须承受由你的错误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被你冒犯的那个人必须忍受这一切甚至更多的后果,还要为了原谅你而独自舔伤。你向他(她)请求的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你必须认真对待请求饶恕这件事。

由于饶恕的代价很昂贵,所以你不要指望对方马上就会原谅你。

“如果你犯的是重大错误,而且一犯再犯的话,那么对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抚慰伤害和接受道歉;若他们的道歉语言是补偿和悔改,就更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做出补偿或真心悔改。”

我们基督徒知道圣经上要我们原谅饶恕,正如上帝饶恕了我们。那是上帝为着我们的益处,我们当这样要求自己。但我们绝不能如此要求别人,他们的决定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事。

如何知道自己的道歉语言?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中一两种语言会比其它的更能深刻地传递真诚歉意。你也可能喜欢听到所有五种道歉的语言。如果听不到自己的主要道歉语言,就会质疑道歉者的诚意。相反,你会发现,如果对方恰好用了你的主要道歉语言来表达歉意,你往往会更容易原谅。

这项关于道歉的研究发现,75%的夫妻偏好不同的道歉语言。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确定哪一种是属于自己的语言呢?

问题并不棘手,你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面对冒犯时,你期望对方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才有可能真正原谅他们?

2.这件事最伤害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冒犯者还没有做出任何道歉,或者道歉之后你并没有完全接受的时候尤其有效。)

3.当我向别人道歉的时候,哪种语言是最重要的?

普通人之所以不情愿道歉,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受外在文化的影响,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有些人会立刻采用谴责模式,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有些人则面无表情地否认自己的错误;还有一些人会草草道歉,但毫无诚意,只不过为了快点儿了事。这些都不是有效的方式。

如果有效的道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不会那么多,关系不会那么冷漠、僵硬。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会失败,我们当学会坦诚面对错误,也当表达歉意、承认过错、弥补损失、真诚悔改,谦卑地请求宽恕。

最后,我还有两点补充:第一,关于“道歉的语言”或“爱的语言”,最好能在家庭或者一个小组里面共同学习,这样每个人的重点都能放在了解他人的道歉的语言或爱的语言,然后可以用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去向他人道歉、更好地爱他人。我想更好地道歉也是更好地去爱的一个方面吧。第二,书中没有强调当别人对我们道歉的时候,我们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我觉得最好是不要说“没关系,我习惯了”,或“你是真心的吗?我看你也不会改变”这种挫伤对方的话。对方鼓起勇气道歉已经是很好的开头,此时我们要学习的是接受、宽恕、相信、耐心。

但愿这本书能使所有人都成为善于道歉的人,认识并克服不良的道歉方式。正如书中所说,“道歉的艺术虽然不简单,但是人们可以学会,而且值得去学。道歉为情感和精神健康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道歉之后,我们便可以正视镜中的自我,便可以正视他人的眼睛,便可以轻松地面对人类的良知。那些真诚道歉的人最有可能会得到真正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