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第257期 | 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下)【好书共读】

点击播放键收听音频
钟医生与妻子及孩子们

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钟爱华一生是如何敬畏上帝、以上帝的旨意为中心、竭尽全力忠心服侍的。这也是他和他们一家人的智慧、勇气、喜乐、平安的源头。

在钟爱华四岁的时候写给教会的一封信(由母亲代笔),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幼小的他对上帝的热爱和对宣教的热情。 “我是一个四岁零八个月的男孩…我可以背诵儿童版《教义问答》。现在已经开始学精简版《教义问答》。我能背诵整篇《诗篇》23篇,《诗篇》19篇的绝大部分,《罗马书》12章的一部分,还有《哥林多前书》差不多全文,还有其他一些经文……普赖斯牧师在中国浙江创办了一所学校,我们这里的儿童宣教团已经开始支援那里的一个小朋友。”

钟爱华对上帝话语的无比渴慕也体现在他的大学时代。他在弗吉尼亚医学院就读期间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协会之家”发起了每日祷告聚会。从那时起,他会每日早起翻开圣经,并为自己的需求和朋友的需求祷告。

他将医学理论和实践中要求的精确的标准应用于学习圣经。他开始建立对上帝主权的绝对而又完备的信心。他也意识到《诗篇》中的警告是真实的:“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 “清晨守望”成为钟爱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他日后经历高强度的工作、高压力的生活时源源不断的力量的源泉。

在中国宣教的25年中,不管医院或宣教站里的事务多么繁忙,毫不懈怠的灵修生活依然是钟爱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每天清晨他都会花一个小时读经祷告。之后他会为朋友、同事、病人祷告,而且特别会为当天要上手术台的病人祷告。早餐之前他还会和妻子读一小段经文并一起祷告。早上8点整,医院礼拜堂的祷告聚会正式开始。

对于钟爱华而言,这样的读经和祷告并不是表面形式,而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活动帮助他在一整天中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并对上帝的旨意时刻警醒。在一次特别困难的手术之后他写道:“我常常被天父的真理和良善所震撼。只要我们愿意,他是多么想借着我们完成他的旨意。最难的事就是甘愿被他带领。”个人灵修生活给了钟爱华极大的力量去传讲真理并活出真理:“我见到人们来到医院时带着疾病,而离开医院时称基督为主。这时我心中有无法表达的喜乐,感到上帝已经使用我为他多赢得一个灵魂。”

钟爱华将病人对健康的需求和对上帝在基督里所赐下的恩典的需求看得同等重要。在他退休之前的最后一次讲道中,钟爱华为教会指出了唯一正确的前进道路,陈述了伴随他一生的坚定信念:人必须重生,成为“新造的人”

他说:“我在中国一个有380张床位的医院里工作了25年,诊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尽最大可能为病人提供医疗救助。这些病人现在都在哪里?我想90%的病人现在都已不在人世。每个人最终都要面临死亡,而所谓的‘社会福音’却对这样的事实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绝大多数病人在离开医院时身体已经痊愈,或病情得到改善。但他们在医院的时候,我们尽力将基督死而复活的信息分享给他们,因为这是上帝为人打开的通往永生的大门。在25年中,我待在监狱里的时间比你们所有人待在监狱里的时间加起来还要多!几乎每个周日早晨,我会带着一位护士去当地监狱为犯人治病,同时分享耶稣的爱。我看到那里的犯人,不论男女,都生活在语言难以描述的恶劣环境中,忍受不同形式的折磨。我也看到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些因着相信耶稣基督得着了救恩。为他们治病是提供人道帮助,但如果我没有和他们分享为他们的罪献上生命的那一位,我的行为就只能称得上是人本主义援助。”

钟爱华一生对上帝话语的渴慕也在每一天都带给他对上帝的坚定信心。圣经中他最喜欢的应许是: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1925年10月,当时不到一岁的儿子小爱华染上痢疾,最终未能度过难关。在那样悲痛的时刻,钟爱华对上帝的信心丝毫没有被动摇。他们夫妇二人在哀伤中将他们的盼望与两个女儿分享,相信死亡不是结局,他们一家会在天堂相见。正是因着那个盼望,他们才去到中国。

之后,在因着战乱几次撤离清江浦、不久又回到清江浦的经历中,钟家人始终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平静安稳的感觉。钟爱华说:“这时,我们自己的平安来自于对全知全能又充满慈爱的上帝的信靠。

1937年日军侵华时,钟爱华决定留下来和中国人民在一起。弗吉尼娅不仅同意丈夫的想法,而且她本人也坚决支持留下,拒绝离开。她引用了爱默生的一首诗:

若为真理,舍上生命,纵使毁灭,也得成全。

有空袭的时候,钟爱华会在防空洞带领大家唱赞美诗《我安稳在上帝的翅膀下》,噩梦也因此变成派对。有一天晚上,大家从防空洞出来后,弗吉尼娅为莉莲准备了11个人的生日晚餐。莉莲是淮安宣教站的宣教士,那晚刚被钟爱华带到清江浦。当时六岁的小儿子钟克莱也没有一点惧怕。他最喜欢的一句经文是:“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

曾有人跟他说这是中国的战争,但钟爱华却认为就像婚礼中的誓言一样,不管是好是坏,是健康是疾病,他们都应该和中国人一起承受。事实证明,与中国人民共患难的他们成为了有力且美好的见证,他们在中国的属灵事工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人们对福音的热心和对圣灵的感召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状态。

直到1941年,钟爱华夫妻虽然不愿意回美国,但弗吉尼亚染上了严重的疟疾,这才让他们最后下定决心离开服侍了25年的中国。医院的全体员工、无数普通老百姓都到大运河码头前向他们告别,所有人共同的呼求都是:快些回来!

上帝透过他们一家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从身体到灵魂,从那时到今日,更会延续到永远。

最后想要提及的是,钟爱华这一生的成就以及他对上帝的热爱和对侍奉的忠心都离不开母亲的祷告。在中国的那些年里,钟爱华写给母亲八九百封家信,事无巨细,他都向母亲汇报,并请她和她的祷告小组为之祷告。也正是这些书信忠实地记录了钟爱华一家在中国的经历,也成就了这一本《钟爱华传》。无论是从历史或个人的角度,一位殷切祷告的母亲都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好了,《钟爱华传——洋医生的中国心》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了,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买来仔细读一读,相信必定会对属灵的生命有极大的激励。也在这里像所有的宣教士献上我们的感谢,他们曾在我们中国人的家园上默默地生活、奉献,今天我们所获得、所享有的,都有他们的一分血泪和欢喜。这是一章不该遗忘的历史,这也是一片不能忘怀的深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